錢建龍 高四
(1.江漢大學體育學院,湖北 武漢 430056;2.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湖北 武漢 430070)
小悅,女,21歲,漢族,某高校大三學生,身高偏矮偏黑,臉上長滿青春痘,身體健康。家庭經濟狀況不太好。情緒平靜,睡眠質量較好,注意力和記憶力較好,學習成績較優秀,人際交往被動,與同學關系沒有大矛盾。
1.主訴
高中以來,常常出現焦慮情緒,有時睡眠也不太好,不能自我接納,與同學、父母很難建立親密關系,不愿意回家。
2.個人陳述
我是我媽未婚先孕生的,出生后放在外婆那里撫養,從小就沒有見到父母,長到4 歲才回到家里,但這個家是媽媽與一個已婚男人重組的家庭,男人也帶了一個比我大8 歲男孩。親父多年失去聯系,據說他坐過牢,我上大學時他才來找過我。因此,對家庭和父母都沒有什么感情。媽媽是全職家庭主婦生活在農村,父母關系不好,維持著表面關系,她希望過城市人的生活,但希望達不到,所以他們的婚姻并不幸福。后來媽媽椎間盤做手術,她的原領導經常來看她,她與領導似乎成了男女朋友和性伴侶。
因為家里的經濟狀況和自己的外貌,有明顯的自卑感,特別是在初中階段,那時的初中同學對我不正確評價,且歪曲地理解我,甚至詆毀說我是騷女生,這讓我很委屈難受。因此,現在缺乏自信,總認為自己做得不好,與其他表現好的同學相比我會覺得很擔心焦慮,認為自己更差勁了。
認為母親不了解自己,好多事情,她總是從她的角度教育我,如談戀愛,有被束縛感。從10 歲就開始長青春痘,為此,看過醫生,做過美容,但效果均不好,皮膚易受情緒的影響。
心理測量結果:根據SCL-90 測試報告顯示,來訪者焦慮、敵對、其他這幾個維度得分均大于1.5。其他測評結果均低于常模,評估為一般偏重的心理問題。
經過對來訪者的耐心傾聽,詳細詢問,仔細觀察,多次測試,全面分析,做出明確的心理診斷為原生家庭和童年特殊經歷導致安全感缺失后的親密關系問題。開始與求助者進行充分溝通和協商,確定咨詢方案,初期依據人本主義心理咨詢的原理和方法,從關心求助者出發;中期依據認知主義的相關治療理論和技術,為改變求助者錯誤認知出發,后期依據認知-行為主義理論,引導來訪者用正確的認知指導自己的行為,并對來訪者表現出的良好行為給予強化。
根據來訪者心理方面的評估與診斷結果,經過與來訪者共同商討,最后確定3 個具體目標,一是通過心理咨詢,能夠讓來訪者的人際關系更為和諧。二是幫助來訪者學會調整情緒。三是改變自我認知,更加主動地接納自我。
1.傾聽和觀察
來訪者正在進行建設性的探索時,最好是只傾聽而不說什么,因為插話會打斷來訪者的探索。除了傾聽來訪者的言語信息,也要傾聽來訪者的非言語信息。緊張的來訪者會有很多小動作,非常安靜,說話結巴或者話語不連貫。防御或者封閉的來訪者會交叉雙手或者雙腿,像是在給助人者設置一個障礙物。但不能以一種固定的意義來解讀非言語行為。坐立不安可能是在表達焦慮,也可能是在表達厭倦,這時就需要助人者通過與來訪者的談話來進一步檢驗這一假設。也就是說用非言語信息建立假設,再收集更多的信息來驗證這些假設。
2.即時化技術
運用即時化技術可以讓來訪者真誠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讓來訪者意識到自己是如何與他人進行交往的,幫助來訪者意識到自己行為的影響,從而改變問題行為。這樣來訪者就有了一次覺察和改變不恰當行為的機會,并能夠在咨詢室安全的環境中做出改變。
3.催眠訓練
催眠是以人為誘導(如放松、單調刺激、集中注意力、想象等)引起的一種特殊的類似睡眠的狀態,可以分為自我催眠和他人催眠。自我催眠由自我暗示引起;他人催眠是在催眠師的影響和暗示下引起的,催眠作為一種治療方法可以減輕或消除病人的緊張、焦慮、沖突、失眠以及其他的身心疾病。在本例咨詢中主要采用的是呼吸和想象的技術來使來訪者進入一種放松的催眠狀態,然后針對來訪者的心理狀況,運用自編自創的引導語進行引導,建立自我概念、形成自信心。
在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以后,結合求助者的具體情況,咨詢師運用傾聽,強化放松訓練和認知行為療法等對來訪者開展心理咨詢工作。
耐心傾聽,讓來訪者盡情宣泄自己的委屈,不安,并及時給予來訪者心理回應與安慰,尊重和接納來訪者的不良情緒,從而幫助來訪者體驗一種之前從未有過的被無條件接納的體驗,從而幫助來訪者建立一種積極的人際交往模式。運用合理情緒療法,幫助來訪者意識到自己情緒產生的根源,從而減少不良情緒的產生。
針對來訪者對自己出身以及外貌的自卑與不自信,讓來訪者回去列舉出自己各方面的優點,讓學生增加對自己的全面認識,從而更加優化地看待自己,增加自己的自信心。來訪者列舉出了自己外貌表現、體質健康、人文情感、思想認知、個人品質和工作能力多個方面的多個優點。
利用空椅子技術療法,改善母女關系??找巫蛹夹g是使來訪者內射外顯的方式之一。這種技術運用兩張椅子,要求來訪者坐在其中的一個椅子上,扮演女兒的角色,然后再換坐到另一張椅子上,扮演母親的角色,以此讓來訪者所扮演的兩方持續進行對話。通過這種方法可以使來訪者充分的體驗沖突,而由于來訪者在角色扮演中能從不同的角色接納和整合“女兒”和“母親”,因此沖突可以解決。通過兩部分的對話,使內在的對立與沖突獲得解決,內在的對立與沖突獲得較高層次的整合,即學習去接納這種對立的存在并使之并存,而不是要去消除一個人的某些人格特質。
改變認知,改善室友關系。引導來訪者多和室友進行情感交流,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告知室友自己的需求和想法,都做出適當的妥協。
針對來訪者的不同類別的心理問題。咨詢師引導來訪者弄清楚這些問題產生的認知根源,并通過改變認知的方式來改變自己的行為,并進行持續鞏固,以形成一種穩定的行為習慣。
咨詢第三次的時候,來訪者反映自我接納和親密關系好了一些;咨詢第四次的時候,反映效果好,有輕盈感,躺椅效果好;咨詢第五次的時候,反映睡眠好些了,找出了作息規律,會主動采取一些措施防止室友的干擾;咨詢第六次的時候,反映本周心情還可以,周末與同學出去玩了,也主動與父母電話聯系了,睡眠改善,SCI-90 的測評結果也顯示正常。
與來訪者確定的3 個咨詢目標已基本實現,來訪者情緒穩定,能夠自主調節自己的不良情緒;睡眠、人際交往和自我接納程度明顯好轉;能夠主動采取行動以改善目前的不適應環境,而不是充滿負面情緒。
整個咨詢過程基本按咨詢方案有序進行,各階段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咨詢效果達到預期目標,求助者情緒平靜,注意力和記憶力有明顯好轉,能夠積極面對生活中的不暢快,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社交活動。但是家庭關系由于長時間的積累,并不能很快地扭轉目前的狀態,有待進一步觀察和跟進。
求助者在感知到自己有明顯不良情緒的狀態下,及時找到心理咨詢師,這說明她內心深處還是愿意信任咨詢師的,同時也希望咨詢師能夠幫她盡快走出困境。本案例顯示了求助者主動咨詢的重要性,同時學校心理咨詢中心的宣傳和輔導員對學生心理健康關注程度的重要性。該來訪者是其母親未婚生育所生,幼兒時缺乏父母陪伴,又是重組家庭,家庭支持系統缺失。
學生心理問題的療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咨詢師、家庭、輔導員和同學的多方共同努力,以預防為主。在學校和學院層面,應從制度上和機構設置上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切實有效的促進提高學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調節能力,最終形成“家?!焙狭?,全方位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