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雄麗
(寧夏話劇藝術發展有限公司,寧夏 銀川 750001)
引言:任何一個舞臺劇表演都不可或缺對相應節奏的調和,在舞臺上也需要各角色之間協調配合,對話劇節奏進行把控可以營造出不同的舞臺效果。演員在表演時應把握每一節拍,跟隨節奏完成整套動作并使其可以連貫暢通是一項間艱巨的任務,即在實際表演當話劇表演者要如何做才可以把握好相應的表演節奏是一個重點研究對象。只有掌控好每一個動作與表情等才能同觀眾心理產生強烈的共鳴。
不同的時代背景,舞臺話劇表演所呈現出來的含義不同,所表達的主題思想也不盡相同。一部話劇最終的表達風格、體裁及氛圍融洽度會受導演、編劇的思維方式的影響而有所改變,一方面,不同演員對角色的領悟程度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劇情,間接地影響了表演節奏。另一方面,演員的表達技巧對舞臺節奏也有一定的影響。為了能進一步加強對話劇節奏的把控,話劇表演者需要將劇作中的情感基調與具體情境結合在一起,同時還要將自身領悟的情感融入其中,這樣可以形成一種獨特的表達形式,從而為廣大觀眾帶來與眾不同的體驗,最終促使表演節奏上有所差異。相關人員在對現階段的話劇體裁進行分析時發現大多數話劇作品多受國外文化影響,還有一些作品是基于本土人文風俗繁生演變而來,這促使話劇劇作具有多元化的表現形式,這在一定程度上嚴格規范了話劇表演者的表演行為。為使話劇表演者能在舞臺上可以準確地將作品的情感表演出來,他們自身需要付出十倍的努力,才能最大限度的還原劇作中的人物性格與故事情節[1]。
導演的正確引領同樣影響著話劇表演的節奏,這是影響創作表現的另一重要因素。話劇導演是基于幕后指揮而衍生出來的,他們的存在往往會對整個話劇舞臺的表現、藝術體現和美術創造起到主導作用。話劇導演將自身對話劇藝術的領悟與構思融入其中,讓演員按此思路進行表演發揮,通過演員在舞臺上的表現將其傳達給現場其他觀眾,所以這個角色具有主觀幕后操作性。演員一般情況下都會嚴格按照導演的創作靈感和審美意圖去表演創作,基于此,他們對節奏的把握和藝術行為的展現形式通常也會充分滿足導演的基本要求。對當今時代的話劇做調查研究會發現我國話劇創作多是以導演中心進行創作表演,且多是遵循導演的思路進行發揮。即話劇表演者需要完全按照導演的思維去演示,充分按照導演的構思方式對話劇演出的脈絡做梳理,完全根據導演對作品的理解,將會促使演員將話劇喻涵內容更好地表達出來,而根據導演的要求進行表演創作通常也會廣受觀眾喜愛和歡迎。若演員完全摒棄導演的正確指引,按照自己對作品的情感領悟與理解程度進行表演創作,將不會受到歡迎,基于此確立了導演的位置。導演通常情況下會是話劇表演者的第一觀眾,他們可以從客觀的角度對演員的表演行為進行評價,提出指導意見,并對演員的表演創作節奏進行調整,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演員的表演創作具有流暢性、合理性和相對完整性的特點。為了提高作品的質量,演員需要不斷調整、規范化自身的表演創作節奏,演員在綜合自身的理解程度的同時還要及時與導演進行溝通,需充分尊重導演對作品的創作靈感與意圖,使二者充分結合在一起,可以更好地闡釋出該作品的含義。
有些舞臺話劇最終呈現出來的主題思想多是固定不變的,這就要求演員在特定的制約情景下進行話劇表演。基于情景制約進行話劇表演創作時,話劇表演者需要綜合考慮劇本中的情節變化、時代特點、情節的真實性等,這是每一位話劇表演者必備的專業素養,因為它會影響演員的整體話劇表演創作。演員基于話劇劇本進行表演創作時,會受到服裝道具、音響、照明設備、場景布景等因素的影響,這會限制他們的表演創作行為,這些情境制約條件是演員需要考慮的事情。為了還原作品情景使其具有真實感,演員需要充分掌控話劇節奏使其能在表演中發揮得淋漓盡致。為此話劇表演者需要嚴格遵從特定情境的制約,以此保證人物角色的性格特點、體態特征、時間軸等不會因為時代的變化而發生改變。基于此,在特定的情境中,為了使劇情可以展現出它獨特的發展走向與變化趨勢,話劇表演者需要合理的、科學的控制表演節奏,不能讓自身表演行為受劇作中人物影響,需保持頭腦清醒,靈活地將角色與現實生活結合在一起,使劇作中的人物‘活’在現實中。以莎士比亞的劇作為例,他的作品具有豐富性和生動性的情節特點,所以演員需要在基于制約性的特定情景進行話劇表演時有目的性的掌控表演節奏,這極其考驗演員的專業表演創作能力[2]。
把握好整體節奏感對演員的話劇表演創作有重要意義,它作為指導具體表演節奏而存在。話劇表演者在進行表演創作時應將重點放在掌控節奏感的技巧上,可推動演員快速抓住劇中人物的動作、表情、語言等要素,如果對節奏感進行細致研究,將會促進整個劇情順利發展下去。演員在對節奏感進行掌控時需要帶一定的技巧,即話劇表演者在拿到劇本后需認真研讀,可以通過不斷的練習從而提高自身的認知水平。演員在研究劇本時需要充分了解劇中角色的線索要素、整體劇情的揭示、情節的發展過程,在對劇本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后,與導演進行溝通確定其他相關細節,然后反復進行練習,通過不斷的演練可以提升自身的表演技藝。合理地把控整體節奏感是每個話劇表演者最基本職業素養,若將節奏感貫穿到整個話劇表演創作中,將會使話劇舞臺氛圍更加融洽。為此,話劇表演者應調整自身的演出節奏,以便于自身可以充分適應話劇舞臺的整體節奏感。通過對具體節奏的統籌管理,可以實現統攬全局的目的,進而推動話劇舞臺上可以呈現出劇本整體的劇情變化趨勢。
在一場話劇演出中,若是擁有“抑揚頓挫”的節奏感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出一種別樣的藝術氣息。為此,話劇表演者需要在表演創作中努力制造這種氛圍,應致力于給觀眾帶來全新的體驗。這種“抑揚頓挫”的環境氛圍中,其劇情也會隨之不斷地被揭示和發展,因此需要演員貫穿整個劇情將劇作全過程發揮得淋漓盡致。每一部話劇都具有相同的劇情走向,它包含劇情開端、事件的發展、劇情的高潮和故事的結局。每一個表演階段又會分出許多小片段,基于此從微觀視角和宏觀角度來對劇情進行分析,應使其具備“抑揚頓挫”的節奏感。話劇表演者應基于自身對整個劇情的了解和把握程度,合理地控制表演節奏,按照舞臺藝術的發展規律進行表演可促使整個話劇更擬人化。若話劇本身可以顯示其旺盛的生命力,將會吸引更多的觀眾前來觀看,進一步傳播深遠[3]。
話劇表演者若是塑造一個鮮明的角色形象往往會給觀眾帶來更真實的感受和更切實際的體驗,亦會促使其成為一場優秀的演出。演員在舞臺上的行為都會成為塑造角色形象的一個關鍵要素。話劇表演者在拿到劇本后需要對劇本進行深入的研究,可以促使其對角色有更深刻的認識,演員可以對該人物角色所處的社會背景、生存環境、社會關系、家庭狀況、以及性格特征等要點進行分析,用自己的思維構建一個思維框圖,這樣可促進演員對演出節奏的進一步理解,合理地將其行為方式運用到話劇舞臺上。話劇表演者需要極具專業性才能借助人物角色特點將作品內容很好地呈現出來。
結語:話劇是一門應用于實踐生活的藝術,演員是充分表現其形式的一個主要角色。演員了解作品的屬性及創作者心理對話劇表演節奏有促進作用,只有掌控好話劇舞臺上的表演節奏,才能將劇中人物特點生動形象地還原出來將其呈現給觀眾,亦是順應劇情發展,凸顯出他們自身表演天分水準的重要途徑。只有真正了解節奏的表現形式,才能制定出科學的改良方案,從而促使更多優秀作品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