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
(中國電建集團貴州工程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3)
隨著國家電網負荷的日益增加,電網建設已然成為了社會電力發展的第一要務,但是電網的發展一般來說均滯后于經濟發展,拉閘限電的情況時有發生。旨在有效處理此類問題,我們必須要意識到其中的關鍵點便是保障施工進度,尤其是在變電站施工期間,工期因為種種原因而被耽擱,總工期不變的前提下,電氣施工工作要求一再壓縮,這就要求相關單位和人員必須要保障工程按期完工、正常投入使用。所以說,加強變電站工程電氣施工進度管理可謂刻不容緩。
變電站工程電氣施工進度管理,指的就是電氣施工期間,項目管理人員基于目標施工工期標準去編制計劃、付諸實踐,之后在此基礎上經常性的檢查計劃執行情況,分析進度遲緩的主要原因,而后通過不斷的優化調整,促進項目按期竣工。施工進度管理過程中,主要是將影響施工進度的若干要素進行分析和協調,綜合使用各類行之有效的辦法,將項目計劃工期控制在預先設定的工期范圍內,既要降低工程造價,還要保障工程質量,在上述兩個前提下,最大限度上縮短工期。
變電站工程電氣施工工期,指的就是建設單位要求的,亦或是施工合同中明確做出規定的工程截止期限,通常從變電站土建工程施工全部竣工或部分竣工,并驗收合格交付給電氣安裝項目之日開始算起。
變電站電氣施工項目中,施工單位會對施工企業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并且業主、建設單位、物資部門、政府、運輸部、設計單位也會對電氣施工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特別是設計單位,假設其不能準確且及時的為業主、相關單位提供設計方案,亦或是因為設計偏差,造成設計方案必須變動,這必然會嚴重影響電氣施工進度。
設備和材料不能在規定時間內正常供應,亦或是材料規格和質量不能滿足施工要求,這些問題存在均會導致施工中斷。誠然,資金鏈短缺也是致使施工進度遲緩的主要原因之一。
施工現場環境和條件,這兩者和施工前期現場勘查時的信息存在差異,再加上高溫和惡劣天氣的影響,會導致部分施工流程難以正常進行,特別是連續高溫或者連續暴雨存在,嚴重時會造成停工。
因為施工單位的技術能力不達標,在施工中會頻繁出現安全事故以及技術事故,所以必然會耽擱工期。另外,雖然新型施工技術和新型施工材料得到了廣泛應用,但部分施工單位對新技術和新材料的掌握程度不深,因此就難以保障施工水平,進而影響了整體施工進度。
實際施工的過程中,因為在人力資源和機械施工上難以實現科學搭配,亦或是工作布置不合理,上述問題存在均會造成施工進度計劃無法有序執行,所以就不能保障按期竣工[1]。
首先,成本管理意識弱。部分變電站電氣施工項目中,因為缺少有效的計劃和組織,所以施工中頻繁出現材料浪費、人員消極怠工、設備閑置的種種現象,造成施工成本投入遠超預算。另外,一些項目經理不能基于施工現狀和施工特點合理選用施工器械,這就會導致設備資源被浪費,并且在后續施工中盲目追趕進度,至生產效益于不顧,一味地追求經濟效益。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在施工后未能做好成本管理和成本分析等一系列工作,雖然電氣施工項目中均具備一定的成本目標,但卻沒有下達到各部門、各班組之中,項目成本管理責任未能深度落實,常會出現問責無門的情況。
其次,成本管控機制缺失。在一些變電站電氣項目施工中,項目負責人錯誤的認為項目成本責任應由成本管理主管全權負責,因此就會遺漏成本控制體系的構建,同時也沒有建立賞罰分明的管理制度。成本控制未能融入激勵機制,員工參與成本管理時必然會遭受重大影響,因此對待工作就不能盡心盡力。再有就是沒有透徹分析成本結余和超支的情況,這就會造成會計師和項目經理不能準確把握成本運行態勢,所以也就難以提出針對性的成本管控決策,這也必然會影響到各項工序的按時推進[2]。
首先,在控制施工進度時,先是要明確進度控制特點和具體內容,并且還要明確進度控制措施和手段以及目標,之后在此基礎上側重分析施工風險,全面掌握各類急需處理的問題。
其次,施工組織整體進度計劃編制至關重要,應要求施工人員按照施工進度計劃要求去進行充足的施工準備,進而保障每項任務都能夠在計劃時間內完成。
最后,施工進度計劃表編制時,一是要保障全部設備和人力資源可以滿足計劃工程量的需求,二是保障施工程序具備科學性、實用性,三是要保證施工設備必須和各工種配套且設備運行處于最佳狀態,四是要保障施工人員能力和素養達標,五是要做好設備運輸工作,六是要做好現場廢料清理工作,七是要制定有效的驗收計劃和竣工計劃,八是要對可能影響施工進度的技術問題、環境問題等進行綜合性分析[3]。
首先,定期收集和整理施工數據,按照數據信息對施工進展情況加以評估,進而保障施工流程正常推進。進度控制周期的設置,通常要基于變電站電氣工程項目管理目標以及內容去制定,假如說工期十分緊張,那么進度周期理應保持一周一次。
其次,要全面掌握施工中的項目變更情況和項目持續時間,之后在此基礎上酌情增減,并且要詳細分析內外部施工條件,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最后,做好施工調度和施工管理工作,在施工過程中,務必要及時關注技術物資的供應情況,最大限度上減少勞動力強度,提升勞動生產效率和質量,為按期竣工保駕護航[4]。
施工后的進度控制甚是重要,要對工程索賠、工程驗收、工程進度等資料進行及時的歸檔與整理,因為有些變電站項目正式投產后,往往會由于竣工資料提交不及時而無法正常辦理簽證[5]。
首先,成本預測。唯有做好施工成本預測工作才能有效的控制成本,要通過計劃編制前的成本預測和投標決策時的成本預測以及計劃履行中的成本預算等手段,全方位、多角度的進行成本預測,遵循“定量+定性”的基本原則,提高成本預測水平。
其次,材料管理。首當其沖是要降低材料消耗,進行施工材料采購時,務必要全面掌握貨源和價格以及備料時間等一系列信息,一定要統籌考慮,并且還要做好物品回收工作,在不影響施工進度的前提下,盡可能的節省資源。
再者,成本核算。一些勞務分包工程項目,按照公司和勞務施工單位簽署的分包合同,要將當月驗收后的工程實物量、分項工程的質量和工期以及安全驗收等考核情況,統統納入到人工費計算流程中來,合同履行完成后做好結算工作,按照結算單詳情去科學調整項目,進而獲取實際成本,變電站電氣工程項目人工投入成本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最后,成本考核。變電站電氣施工中,成本考核是成本控制的最后一環,也是關鍵一環,應結合項目部下達的管理規章和責任要求等,科學合理的評價成本管理工作,再通過考核成本預測情況、材料管理情況、成本核算情況等,保障成本控制得到有有條不紊的落實,全面提升施工全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認真參與成本控制工作,為企業和工程的發展貢獻力量[6]。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國家電網建設進程日益加快,建設單位對變電站項目的工期要求越來越高,這就代表著施工進度管理工作難度驟然提升,所以說旨在全面提升變電站電氣施工進度管理成效,就一定要從施工前、施工過程中、施工后三個方面進行進度管理,并且還應該做好成本預測、材料管理、成本核算、成本考核等一系列工作,通過高效成本管控,保障各道工序平穩推進,使工程早日竣工投入使用,服務于國家各項事業的建設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