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波 鄒華 王蓮香 徐丹 陳建忠
(湖南省株洲市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湖南 株洲 412012)
為了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教20 條)的要求,從2019 年開始,我國各個地區的職業院校與應用型本科學校開始了學歷證書與其他類型技能等級證書試點工作,實際上指的就是“1+X”證書制度的試點,在學校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學位證書的考試中,獲取相關專業學歷證書的同時,也讓學生多參與一些與職業技能有關的考試,提高學生專業水平與能力,增加其就業范圍。現就基于“1+X”證書制度下高職高專中醫學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的有關問題進行探討。
當前大多數高職高專院校中醫學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還在利用傳統的中醫教學模式,即以課堂進行中醫學理論知識講授為主,實訓室進行實踐教學為輔,而實踐教學也只僅限于在實訓室單個技能操作的學習,學生未能體驗真實情境中中醫對于疾病診治過程,學生知識片段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遠遠不夠,已不能滿足現代社會對高職高專中醫學人才的實際要求。高職高專中醫學職業教育培養就是彌補這個短板,其主要目的也是為了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就業人員,幫助學生獲得更多中醫學專業技能,獲得就業資格的同時,增加學生的就業選擇幾率與前景。
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的“1+X”證書是社會的實際要求。探索高職高專中醫學專業基于“1+X”證書制度“課證”融通課程體系開發與實踐尤其重耍。在各個院校開設與中醫學人才培養計劃相關課程時,首先要根據社會發展實際需要,建立完整的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利用不同的課程活動幫助學生獲得更加全面的專業知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與社會觀念,從而提高學生專業水平、職業素養與綜合能力,讓學生成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綜合性人才。并且,在學生掌握與中醫學專業知識相關知識技能時,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成為中醫醫師職業群體中的醫院,都具備從事醫療、養生、預防以及康復等工作的高素質專業型人才。并結合“X”證書的培養目標和教學要求構建課程體系,注重學生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讓其能夠在工作實踐中把理論知識與實踐進行有效結合,在不斷提升自身職業能力與素養的同時,讓學生更加符合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以及企業和基層醫療機構的人才需求。
中醫學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可以說是專業技術人才培養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以往中醫學專業課程體系構建中,都是以理論知識講解為主,這不僅導致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出現相分離的請哭腔,也使新知識技能不能與現有的課堂體系相結合。在“1+X”證書制度下,想要讓課程體系的構建符合社會發展需求,就需要根據行業背景來建設,從行業新需要來設計課程,在開設“必需、夠用”的理論課程基礎上,對原有課程體系進行合理調整,適當增加實踐課程的比例,從而讓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但基于中醫學職業教育的特殊性,從以下幾方面構建課程體系:
以學歷教育課程為主線.與職業資格證書培訓相融合。把職業培訓內容和學歷教學人才培養方案進行有效結合,利用理論專業知識講解的方式把高職高專中醫學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加入課程教學中,并對課程進行整體設計。中醫學專業課程體系包括公共基礎課程,專業必修課程和專業選修課程。
公共基礎課程主要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把所學知識更好的應用到各個領域,滿足學生在校期間的學時要求。除公共基礎必修課外,也可以在課程體系中加入一些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有利的課程,讓學生進行學習。如“大學生閱讀素養”“九型人格與職場心理”“食品安全與日常營養”和“傳統養生功法”等公共基礎選修課。
大部分院校在對專業課程進行設計時,都會從專業選修課程與必修課程兩個方面進行,專業必修課由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和綜合技能課組成。專業必修課是依據國家《高職院校中醫學專業教學標準》和中醫助理執業醫師考試大綱要求進行設置的。中醫學專業能選擇的職業證書有中醫助理執業醫師證、健康管理師證、保健按摩師證、保健調理師證和中醫體質評估與應用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等。健康管理師證對應學習主要課程有健康監測與評估、亞健康學、預防醫學和健康管理;保健按摩師對應學習主要課程有中醫解剖學、中醫傳統養生功法和推拿學;保健調理師對應學習主要課程有中醫養生學、中醫飲食保健學、中醫傳統養生功法、營養與膳食和推拿學;中醫體質評估與應用對應學習主要課程有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和中醫藥適宜技術。職業證書的課程設置與在校專業必修課程在教學內容方面具有相通性。而未包含在專業必修課程中的相關職業證書所需學習的內容,則在專業選修課中設置相關課程,學生根據所選職業證書的課程要求選擇適當的專業選修課程,實現“X”證書職業教學標準與高職高專中醫學專業課程標準相結合,如健康管理師證中的亞健康學、健康管理;健康調理師證中的中醫飲食保健學、營養與膳食;中醫體質評估與應用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中的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等,學生可以根據所選職業證書的要求選擇相應的專業選修課程。
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一體化。傳統教學的實訓課采取的是單一實訓的形式,即講到某個知識點,針對該知識點進行實訓,學生缺乏綜合分析能力,不能夠順利完成疾病的診治。而綜合醫學實訓技能課打破了學科束縛,以整體作為課程的單位,通過課程任務的方式,讓學生利用活動項目組的方法進行學習。借助大批量活動項目讓學生進行理論知識學習與實際操作訓練,有效提升學生觀察事物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獨立思維能力和強化醫學基礎知識等多項綜合能力。因此,實訓應多采用綜合實訓技能課的模式,并在綜合技能課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臨床課程的實踐教學學時數。在實訓、見習、實習、社會實踐等具有實際實踐性教學意義的活動中,充分利用附屬醫院、教學醫院和企業的教學資源和行業背景,創新實踐形式、開展具有多樣化特點的校企合作教學模式,從而完成課內外實訓、各類實習、畢業設計等實踐教學,有效提升學生利用所學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其滿足不同崗位工的需求。
引進學分銀行制度,學生可以通過學分銀行,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兌換為學分來獲取學歷證書,也可以將日常培訓、臨床實踐轉換為學分來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通過學分互認,打開學歷教育與職業資格培訓相接軌的通道,利用關聯內容的學分互認的辦法,讓一位學生都可以在獲取學歷教育學分的同時獲得與職業資格相關學分的兌換,有效促進學歷教育的針對性和靈活性,使學生用盡量少的時間獲得更大回報率。制定學分轉換的有效標準,把考核所要求的知識內容、技能要素融入課程中去,實現課證融通,一專多能。
教材是高職高專中醫專業專業教學的重要載體,傳統高職高專中醫學專業教材就是本科教材的縮減版,不再適用于職業化教學的需求,重新編制“1+X”證書制度下“課證融通”教材是高職高專中醫學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的重要環節,而校院合作、校企合作協同開發“課證融通”教材是落實“1+X”證書制度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以國家《高職院校中醫學專業教學標準》和中醫助理執業醫師考試大綱要求為準繩,通過對基層醫療服務機構和相關企業進行人才培養需求的問卷調查,結合職業證書的職業技能要求,校院合作、校企合作對高職高專中醫學專業教學內容、教學標準和行業等級證書標準進行分析,共同編制出適用于“1+X”證書制度下“課證融通”的教材。
授課資源上,校院和校企雙方依照高職高專中醫學專業“課證融通”課程體系要求構建實訓項目,一起研發實訓所需教材,把更多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進行整合,建立一個具有全面性與專業性的特點的網絡教學資源參考平臺,利用現代網絡構建出一個屬于自己的教學資源庫,為學生建設一個自主學習平臺,同時,校企雙方也可以利用當下比較流行的學習軟件進行教學,豐富教學手段的同時,使教學資源變得更加全面,將抽象化的理論知識變得更加具體化瘀形象化,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提升教學質量。
1.優化人才培養方案。高職院校對人才培養計劃進行優化,將職業技能等級與當下教學目標進行有效結合,不僅可以讓課堂教學目標變得更加明確,對學生能力提升也具有重要作用。在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優化過程中,首先要對課程構建體系進行優化,確定主要教學任務與核心點,改變傳統教學方式,通過課程重組的方式讓課堂教學與“1+X 證書”進行有效連接。此外,在連接過程中,教師要保證課程具有層次性特點,并且要能夠與時代發展需要相吻合,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滿足社會企業對不同崗位的需求要求。其次,高職院校要注重核心課程的開發,要對核心課程進行確定,從不同方面設計課程,注重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這樣既可以讓課堂教學更具全面性,也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核心知識的過程中,提升自身專業技能與知識有效利用程度。此外,在理論與實踐課程進行融合的過程中,教師要保證教學目標與職業技能獲得相統一、專業知識獲取程度與相關技能培訓同步進行、課程最終評價要能夠與職業技能等級相關聯,這樣既可以保證課程設計呈現出靈活性特點,也可以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最后,對于不同崗位專業技能培訓與發展,要能夠按照不同崗位需求進行教學,讓學位證書成為學生初級學習目標,這樣既可以讓“1+X”證書的含金量得到進一步提升,也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滿足不同崗位用人需求。
2.改善實訓條件。實訓可以讓學生對各項操作進行了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專業知識,完善自身不足之處。在根據等級證書對考點要求進行明確時,高職院校要能夠將教學教材作為教學實訓器材采購的基礎,最大程度上將實訓課程與課堂教學活動相融合。
3.注重教師綜合素質的提升。教師職業素養與課堂質量有直接關系。高質量的課堂教學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多知識與技能,因此,高職院校應該注重對教師職業素養的提升,通過不同方式鼓勵教師進行自主學習。
構建“1+X”證書制度下高職高專中醫學專業課程體系是十分有必要的,它不僅符合學校專業課程教學改革與發展的需求,也是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培養實用的寬、專、多能型中醫學人才的需要。所以,在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的過程中,應該注重職業標準的融入,以便更好地獲得“X”證書。為學生擴寬了就業渠道,提供了更多的就業選擇,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