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秋紅 鄧珣
(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0)
“多才多藝,技多不壓身”、“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些傳統觀點也一再論證了學生們要飽讀詩書、博學多才,才能成為社會有用之人。隨著社會的發展,對當下教育環境來說,文化課程不再是學生們唯一的出路,繪畫也是一項非常好的選擇和出路。繪畫是一門藝術,繪畫的教學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藝術創造力,而色彩作為繪畫教育中的重點,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能夠深遠地影響學生在繪畫專業的長遠發展。然而,在我國目前的普通高校繪畫專業來說,對于專業的色彩教學卻遠遠跟不上時代的節拍,比如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知識與技能的傳授,卻忽視了培養學生的藝術表現能力與創造能力,這樣將影響到繪畫專業的師資人才培養。
在目前我國大多數普通高校美術專業教學來說,趨于模式化的色彩基礎課程教學是普遍現象,幾乎都是從色彩的基本概念開始講述,然后在指導學生畫色表進行擴展練習。對于已經趨于成年,性格各異的高校學生來說,教師們采用的教學方法大多都千篇一律,課堂上一再出現“滿堂灌”,造成教學效率不高,教學質量堪憂。教師和學生基本沒有互動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失去主動學習的興趣和求知的動力。這種傳統教學模式,在客觀上造成了學生被動的描摹,學生的思維已經惰化,所以往往出現做出的作品千人一面。
對于基礎色彩教學來說,現在大多數高校普遍采用讓學生大量寫生練習的方法,通過多次的訓練,達到熟練的掌握繪畫技法,也就是熟能生巧,從中去體會色彩關系的原理。雖然說大量的練習,可以讓學生們迅速積累豐富的繪畫經驗,對于學生們后期的創作是相當寶貴的一種經驗,但是如果學生們只是反復的重復練習,或者說,在這樣千篇一律的練習當中沒有體會到教學的精髓,甚至對于這種教學方式產生了抵觸心理,那么我們就無法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屬于他們自己的樂趣,無法抓住他們的注意力,造成一些學生不能理解繪畫技巧和融入良好的學習氛圍中,甚至會讓一些學生產生厭學的情緒。[1]從而也就無法幫助他們有效地通過練習達到教學目的,這也是我們目前高校色彩基礎教學需要去探討和研究的問題。
在高校繪畫教學中開展教學的關鍵是教師要根據學生特點尋找出一套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色彩教學作為一門非常重要的繪畫基礎課,一般這門課程都被安排在大學新生入學的第一學期進行,如果我們能夠在一開始就有效的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那么,對于后面的教學內容有效推進是非常有幫助的。
根據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我們可以看出,通常會采用由繁入簡的方法進行教學,也就是教師在一開始就搜集一些具有豐富色彩構圖飽滿細節清晰的圖片,或者是照片讓學生進行臨摹,首先讓學生在畫紙上運用九宮格畫法來大致的描繪草圖,盡可能的追求清晰的細節[2]。因為在這里運用的九宮格畫法,所以在描繪起來也相對的簡單一些,避免學生在初期階段就產生厭學情緒,然后在此次教學中運用的是細部刻畫推移畫法,逐步去豐富畫面色彩,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有很大的耐心去針對每一個學生提出的疑問,然后去做適當的示范。同理,也正是因為這樣一個一個氣不的推移來完成整個畫面,所以不需要宏觀的去掌控,也降低了學生控制畫面色彩的難度,通過這個教學過程,讓學生把看起來很困難的色彩畫面通過自己的努力輕松的完成,這樣可以增加學生的自信心,也可以打消學生的畏難情緒,從而提高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3]。教師從感性的啟迪開始教學,讓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去實踐,積極主動地在實踐中解決自己遇到的難題,這樣對于理論知識的認知才更為深刻,從而更好的將理論知識與實踐完美結合,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學習動力。
因為色彩的教學需要大量的訓練,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單一的形式進行訓練,僅僅讓學生進行寫實色彩訓練,這樣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色彩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城市進行材料探索,改變傳統教學訓練中所采用的鉛畫紙水粉顏料等作畫工具和材料,可以選用色彩簽名的采砂紙藝術紙油畫棒彩色鉛筆等工具材料,這樣使得整個實踐過程更加自由,更富有想象力,學生在進行色彩訓練,可以有效的提高自己的色彩表現力和創造力[4]。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不要過分強調材料的運用法則,否則會出現本末倒置的情況,這樣會失去訓練的意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大量的寫生訓練,讓學生在實踐過程當中去理解和掌握色彩關系以及色彩的變化規律,熟能生巧,訓練的越多,學生對于色彩的體會也就越多,色彩寫生的方法非常的靈活和具有多樣性的特點。這種訓練方法既可以去借鑒油畫的塑造手段,也可以采用水彩畫的表現技法,甚至可以將水粉把這兩種畫法兼容并用,這也能形成獨特的色彩表現[5]。為學生理解和掌握色彩關系以及色彩變化規律提供了有效的條件。
通常在學生們的認知基礎上,往往把色彩基礎訓練理解為靜物寫生的訓練過程,只需要在訓練中把所需要描繪的對象畫準,真實的還原描繪對象就達到了學習目的,這種觀念在一定程度上會遏制學生藝術表現能力的發展。對于全面的色彩教學來說,我們不僅要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還需要他們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個人的特色,風格以及自己的藝術修養。一定要把培養學生藝術表現力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然而,實現這一教學目的目標的有效手段,就是基礎技能的訓練。在繪畫教學中具有最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就是色彩教學,色彩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創作力和想象力。在色彩教學過程中,我們要要求學生在掌握造型和色彩基本規律的同時,積極地發揮學生個人的主觀能動性,這也是強調色彩的藝術表現,讓學生把個人的感受和情感帶進自己的作品畫面之中,以實現個人藝術風格的完美塑造,這也是我們的教學目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時時提醒學生,既要尊重客觀對象,又要尊重作品的個性化感受,基礎性和藝術性兼備,才能算是完成了色彩訓練的目標。
在高校繪畫專業色彩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作業訓練時,一直欠缺引導學生主動地去感悟色彩的情緒[7]。在日常的教學和訓練中,教師要有意識的去強調學生們在做創作過程中,要表達內心知覺以及情感,引導學生根據不同的心理情緒去組織色彩,進行獨特的藝術表現,這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學方式。一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科學地借助色彩理論知識,為學生們講解色彩與視覺的緊密關系,讓學生了解不同的色彩所具有的獨特性格,以及人們對色彩不同的心理和情感。每一種顏色都有自己特定的語言和含義,在藝術中,即便是相同的顏色形態與材質的不同,會導致色彩呈現多種知覺和感受。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借助具體的實物和案例來介紹色彩的具體創作方法,通過對具體作品的有效分析,來為學生們講解色彩規律,掌握運用技巧以及色彩創作的獨特技法,通過這種直觀的教學方式,更能激發學生們的創作靈感,挖掘學生潛在的創造性。
通常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某一物品時,我們記錄下來的第一元素就是這樣物品的色彩,然后才能根據色彩產生不同的聯想[8]。與此同時,這些聯想又能夠為我們提供一個想法,那就是怎樣對一個物體和設計做出反應,并且將他們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在生活中,每一種色彩都有隸屬于它們自己的特殊含義,而我們要根據文化上的聯想傾向和個人喜好,對這種含義作出相應的反應。
現如今,高校藝術設計教育已經呈現多元化的發展,也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同時社會對于畢業生動手實踐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對于專業色彩運用來說,繪畫色彩和設計色彩有著相同的原理,但在應用上卻有著自己不同的特點,繪畫色彩是設計色彩的前奏,設計色彩是繪畫色彩的發展和延伸,同時也是在寫實基礎上的更新與理性的一種飛躍,是學生們學習其他相關藝術學科的必經之路。
綜上所述,對于高校繪畫專業色彩教學方法創新,對于培養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對于能熟練掌握和運用專業色彩知識的學生來說,僅僅是通過傳統意義的色彩訓練,或者說對于客觀的事物圖解進行再現是遠遠不夠的。對于學生的專業色彩訓練,不能夠通過對現有事物進行描繪去做意識形態反映的本領,而是要從如何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為前提,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創造能力,從這一個角度來看,在高校專業色彩繪畫教學過程中,采取合理的色彩設計學習理念與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時,由于人們對于藝術作品的欣賞水平和鑒賞能力在日益提升,對于藝術來說,人們要求作品與時俱進,這無疑也是對繪畫專業的教育和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學校培養出更優秀的,更出色的繪畫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