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夢
(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南陽 473000)
隨著移動互聯技術的產生與發展,數字媒體產業逐漸從單一的互聯網技術性產業轉化為復合型媒體技術產業,人才類型也從單一技能型人才轉變成知識密集型綜合素質人才。而原先高職院校單一的技能型人才輸出已經不能滿足現階段互聯網產業的人才需求。人們對精神文明的需求在逐步擴大,對視覺美感的需求在日漸攀升,倘若僅是在高職、本科教育中培養技術型人才或理論性人才,已經不能滿足現階段的社會實際需求了。
數字媒體技術是現代科技中技術與藝術相結合而興起的一種新型技術,是通過現代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以及信息處理技術等,對文字、圖形圖像、音頻視頻以及動畫等媒體信息進行處理的一種綜合性的應用技術,其涵蓋了數字媒體(或者說是感覺媒體)的獲取、存儲、處理、傳播、輸出、管理以及安全等所有的環節。在實際應用中,數字媒體技術主要是借助計算機終端對相應的數據進行整合與處理,從而使原本抽象的信息逐漸變得具體化,以方便人們對相關信息的感知、處理以及傳播等。一般來說,數字媒體技術所涉及到的關鍵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數字信息的獲取與輸出技術、數字信息的存儲技術、處理技術、傳播技術以及數字信息的管理與安全技術。
1.信息傳遞的便捷性
數字媒體藝術的特質之一便是便捷性,這一點同傳統媒體不同,傳統媒體的受眾面相對較小,由此信息傳播速度相對較慢,數字媒體在這些方面表現出了顯著的優勢,同時,數字媒體藝術的便捷性特質亦表現在產品自身與受眾的互動層面。首先,數字媒體技術可以確保受眾同藝術品之間達成實時互動,并且在感應技術以及圖形控制技術的輔助之下,亦能夠幫助受眾同產品之間實現良性互動。其次,數字媒體技術能夠讓受眾的多樣化訴求獲得滿足,同時在大數據技術的幫助之下,將結合不同用戶的訴求為其進行精準的產品推送。
2.交互式
除了具有數字化的顯著特征外,數字媒體技術還具備“交互式”的顯著特點。在當前互聯網時代,加強技術的“交互性”,已經成為電氣概念時代發展的顯著特征,數字媒體技術也不例外,特別是在目前人機互動的潮流下,充分互動已經成為數字媒體技術最顯著的特色之一。
3.趣味性
數字媒體技術還具有趣味性的顯著特點。數字媒體技術融文字、圖形、視頻、音頻等于一體,能將過去枯燥的書籍文字轉換成動態圖、動畫片等,此外,還有各種各樣的游戲、小視頻和數字電視等,數字媒體技術在這些領域的應用,極大地豐富了相關領域內容的趣味性,不僅為廣大群眾提供了很多的樂趣,并且還在最大限度上降低了人們在通信方面的支出。
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對應的行業和崗位都非常豐富,例如,影視行業、教育行業、建筑行業、醫療行業等領域都需要以數字媒體技術為支撐,來進行廣播影視、數字動畫、游戲娛樂、虛擬現實等的設計和制作。并且,伴隨著手機App 短視頻平臺和線上教學的普及、擴展,數字媒體技術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成為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
當前,在互聯網時代下,報刊行業已經廣泛開始了電子報刊的創作,并逐步占領了較大的市場份額。而且,隨著數字媒體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在電子報刊中運用數字媒體技術,不但能加大信息的存儲量,同時還能延長信息存儲的時間,并且還能促使電子報刊擁有實時檢索以及個性化推送的功能,為人們的閱讀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人們可以利用移動互聯終端產品,隨時隨地進行閱讀,或者檢索自己需要的信息。對于廣播,當前各大廣播節目也都基于數字媒體技術,對節目進行了創新,實現了在互聯網時代的結構轉型升級。在實際操作中,很多廣播節目紛紛打造了多平臺的新媒體系統,積極利用微博、微信和網絡客戶端(“兩微一端”)建立統一的交互平臺,通過微博和微信公眾號實時向受眾推送廣播節目相關的信息,而受眾則可以借助該節目的網絡客戶端自主選擇收聽自己喜歡的節目,并且還能隨時與節目主持及主創人員進行交流互動。
在互聯網時代,網絡游戲的影響也日益廣泛,但其發展也離不開數字媒體技術的支持。甚至可以說,數字媒體技術是網絡游戲發展的主要動力。具體說來,在網絡游戲中運用數字媒體技術,主要是為了提高游戲的設計質量、改善游戲的視覺效果、并引領游戲開發的方向。但相對而言,數字媒體技術在網絡游戲中的應用,主要針對的是游戲角色的刻畫,各種游戲場景的繪制以及游戲故事的敘述及虛擬現實,此外,還在游戲的原型系統以及視聽效果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可以說,在數字媒體技術的支持下,網絡游戲行業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
新課程改革強調將學生視為主體進行教學,這一點在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實驗教學規范化管理過程中也是一樣的。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為此,實驗課程的設計可以依照具體的數字媒體藝術職業崗位為基礎進行開展,包含動畫編劇、場景設計等,教師可以設置相對應的學習任務,使得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能夠學習到相關的專業知識,并且教師需要鼓勵學生發揮出自身的特長和優勢,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培養出適應市場的復合型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人才。
貫通式的教學方法要以基本技能—實踐—理論—再實踐—綜合技能為宗旨的有目的的教學。根據我國目前在教學方法上的現狀,在高職教育階段的課程應該提升對學生創造性思維以及藝術素養的培養,同時在本科教育延續藝術專業課程學習的同時避免過于強調傳統紙質媒介的藝術傳達,而是鼓勵學生參加多方面多思維地使用電子顯示設備的課程進行藝術創作學習。表現在具體教學方法實施有以下三個方面:高職教育階段多采用藝術和技術相結合的方式,多設計實踐類課程,引導學生自發性地創作。進入本科教學階段后,在保證藝術素質教育的同時,多鼓勵學生在技術上去應用所學到的各類技能,課程設計上可以參考國外的實踐實驗類課程,讓學生進行實操,體驗運用電子信息技術完成可應用于實際商業場景的藝術創作。
在現今時代,社會公眾對于藝術的認知發生了較大變化,為此,在推動數字媒體藝術實現良性發展的過程之中,創作者應當注重對自身創作理念的改變與重塑,力求使自身所創作的數字媒體藝術作品能夠承載厚重的文化價值以及人文內涵,并且契合時代發展的需要。不過需要看到的是,思想自身便表現出動態性的特質,并且易于受到主體自身理念以及社會環境的影響。同時,主體自身的頓悟、想象力以及直覺亦會對自身的思想生成產生諸多影響。基于突破傳統藝術思想限制的考慮,數字媒體藝術創作者應當積極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去了解受眾對象對于數字媒體藝術作品的看法和觀點,并認真體悟生活,以便從中感悟和發掘全新的創作理念與創作技法,唯有如此,方才可以確保數字媒體藝術實現創新發展。
虛擬現實技術是信息技術的重要部分,虛擬現實技術能夠為人們帶來現實的體驗感。將虛擬現實技術應用到數字媒體技術中,能夠更好地提高仿真環境。數字媒體藝術創作的應用,能夠提供便捷的創作模式。數字媒體技術與虛擬現實技術的結合,能夠帶動用戶更好地融入虛擬環境中。兩者的結合,能夠更好地保證數字媒體藝術創作中充分地進行融合,能夠創建出真實度更高的虛擬環境。在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中,Quick Time 技術更容易受到人們的喜愛,同時此技術在實際的操作應用也是更為廣泛。Quick Time 技術尤其在三維圖像方面中具有突出的優勢。虛擬現實技術在空間立體創造中的應用,能夠有效地提升創作的自由度,這種模式能夠有效地提升創作的自由性。在建筑設計程序中的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中,設計師能夠直接在虛擬的環境中進行構建房屋模型,同時還能夠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對所構建的房屋大小進行改造,對房屋的高度進行改造。在對房屋模型進行構建時,設計師還能夠將個性化的設計想法進行添加,模擬空間中的構建能夠有效地反映出設計是否合理,及時地對設計進行更改,防止在房屋建造時發現問題不能及時地進行更改,影響房屋建造時的效率。
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的教學需要將現代化信息技術作為支撐,因此,高職院校應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強化學校信息化建設,提高各項信息之間的共享效率,進而提高高職院校教學的現代化和智能化水平,為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教學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首先,高職院校除了要有豐富的紙質教學資源之外,還要尋找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搭建網上學習平臺,發布各項學習資料和視頻、競賽活動等內容,通過學習平臺來滿足不同階段高職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其獲得更多的知識,鞏固學習成果。其次,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教師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選用微課、翻轉課堂、體驗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模式,在符合高職學生年齡特點的同時來提高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的課堂效果。最后,高職院校應加快數字媒體技術實訓實驗室建設。
從該課程內容的復雜程度上來看,整個學期采用單人授課,不僅難于選出合格的授課人員,而且會給任課教師帶來過大的工作量,容易影響授課質量。因此,建議相關機構組建一支與該課程相關的跨學科、跨技術的多人教師團隊,不僅能夠分擔單一教師的授課壓力,而且有助于提升課堂的教學質量。在備課和授課方面,按照課程設置的內容及順序,將每個獨立的知識單元,分別安排不同特長的教師授課,也即采用多人、分知識、分階段的方式安排教學任務,讓專業的教師講授專業的知識。在日常工作和教學技能方面,由教師隊伍定期開展教學研討,溝通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并交流教學經驗,以制定更加完善的教學計劃,并提升教師們的教學水平。在考核評卷方面,由教師隊伍經過協商后合作分工來完成。在追蹤新事物的發展方面,可由每個教師負責各自理論技術領域內的知識更新。建議將理論技術中的固有部分和更新發展的部分分開,也即將知識劃分為“結構良好領域的知識”和“結構不良好領域的知識”,作為各自獨立的模塊進行組織維護,這樣既保持了理論基礎的穩定性。
在當前我國教育工作中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有效地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還可以提高整體的教學水平。因此,需要加強對數字媒體技術的研究和分析,有效地融合到課程的教學工作中,提高整體的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