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麗華
(濱州市公用事業服務中心,山東 濱州 256600)
前言:城市化的不斷發展,對于城市的建設要求及功能需求也越來越高,為更好的提升居民的生活質量及水平,那么就需要架起城市的綠化建設。生態風景園林是城市綠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體現了自然生態與經濟發展和諧理念,有助于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在進行生態風景園林的設計建設中,也應當將生態設計的理念充分融合,整體上提升生態風景園林的設計水平,并結合先進的理念以及施工技術,提升生態風景園林的施工效果。
近幾年人們對生態理念越來越重視,在經濟發展與城市建設的過程中,也更加重視與生態自然的和諧共處。生態風景園林是城市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以景觀學及生態學為基礎的一種藝術性的生態建設,其以植物為核心建設主體,在遵循生態經濟學的原理基礎上,對土地進行設計、規劃和管理,從而打造出一個極具豐富性和多樣性的園林藝術,為人們創造出更加有益、愉快身心的良好生活環境及氛圍[1-2]。在進行生態園林的建設過程中,應當遵循觀賞性、生態效應性以及科學性的原則,從而在確保為居民提供整潔美觀的瀏覽環境的同時,充分發揮植物的生態功能,并保證生態結構的科學合理性,確保生態風景園林的建設質量,從而為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以及城市環境質量發揮積極作用。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生活環境及生活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進行城市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城市生態系統的建設,促進城市建設與生態的和諧發展,在確保生態平衡的基礎上,充分的利用城市空間,對自然環境進行改造,從而更好的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為居民創設良好的生活環境,提升生活質量及幸福感[3-4];另外生態風景園林是城市發展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對植物景觀的設計,在提升城市美感的同時,還能夠為居民提供更多的休閑娛樂場所,能夠將其作為旅游開發的重要場所,對于促進城市經濟發展以及產業結構優化具有重要意義;最后通過建設生態風景園林,可以進一步促進城市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為城市的生態文明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不僅能夠更好的促進城市的發展,同時還可以優化城市的環境,改善人們的生活觀念,逐步提升人們對生態觀念,并通過構建生態風景園林,起到綠化環境及優化空氣的功能,平衡城市的生態環境,充分體現了自然與人工的結合,能夠進一步提升城市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使得人們對于保護生態環境更加的重視。
生態風景園林設計具有較高的技術要求,需要設計人員有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及專業素養,能夠具備工程技術知識、自然科學知識以及藝術創造能力及審美鑒賞能力,為提升生態風景園林與城市環境的融合度,設計者還需要具備一定的人文哲學及社會經濟學知識,但是在當前生態風景園林的設計中,大部分設計缺乏綜合性的能力,且一部分施工單位聘用人員的制度上存在一定的問題,也導致部分設計人員的學歷水平較低、專業技能較差,在繼續生態風景園林建設的過程中,一旦遇到問題難以及時的進行護理,那么就會導致其會在工程建設中發生工期延誤,治療量問題以及設計與城市風格不符等狀況,極大的影響了生態風景園林的施工建設質量。
生態風景園林工程的建設中,植被的綠化及養護在園林工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是生態風景園林建設的主要部分,在進行施工建設中,為確保生態風景園林建設的合理性及美觀性,需要對植物進行相應的移動及裁剪,但是一些剛剛修剪完的草坪及花卉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及病蟲的影響[5],進而導致植被的成活率較低,影響了生態風景園林的建設效果,但是在當前園林設計中,對于植被后期的養護工作缺乏重視,且沒有專業的植物栽種及養護等方面的知識,在一定程度上就極大的影響了植被的成活率,進而可能會造成較大的資源浪費及經濟損失。
在繼續擰生態園林施工的過程中,缺乏完善的管理體制以及機制,在施工建設中,一般是根據國家建設標準及質量要求繼續驗收及管理的,但是在后期維護上,缺乏相應的制度管理措施。生態風景園林施工不同于其他建筑工程,其成本投入比較大,在施工的過程中資源消耗較大,且需要長期的養護管理,但是在當前的管理工作中,往往只重視前期工作,對后期工作的管控缺乏有效的管理監督機制,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生態風景園林施工質量。
隨著城市化的不斷發展,及人們對于生態環保理念的重視,在進行現代化城市建設的過程中,對于生態風景園林建設的要求不斷提升,但是我國在生態風景園林建設施工上的經驗比較少,且在我國發展時間較短,因此施工技術并不成熟,且缺乏專業完善的設計理論以及處理施工問題的能力,這都會極大的影響生態風景園林的建設質量。
在進行植被種植的過程中,盡量將樹木保證全冠全葉,不進行相應的修建,這樣能夠在施工完成后呈現更為良好的效果,同時還能夠提升樹木的成活率。在進行全冠喬木的移植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首先在選苗上,選擇使用無病蟲害、枝冠高度整齊的喬木進行移植;其次靠接營養輸送苗,選擇兩顆胸徑為移植喬木三分之一以上的同品種喬木作為營養輸送苗,在營養輸送苗種植存活之后,將冠幅去除,保留至一級分枝,并將靠近移植喬木的營養輸送苗的一級分枝靠接到移植喬木的主桿上,靠接處至少為一個;第三步靠接后培育:完成靠接后的一級分枝和移植喬木的主桿之間通過微孔保險膜扎縛固定,并進行常規養護至少40天,確保靠接處愈合;第四步預留土球:根據喬木地徑大小預留土球,土球直徑為喬木地徑的3-4 倍,土球高度為喬木地徑的1.5-3 倍;第五步進行根須的培育,分為左側根須培育以及右側根須培育;第六步進行移栽,將抑制喬木的底部主根截斷后馬上將其與兩棵營養輸送苗同時運輸至移栽地點進行移栽種植。不僅僅能夠提升園林景觀的美觀度,還能夠提升其成活率,減少成本損失。
從生樹是值得在一處聚集生長的樹木,具有較為出眾的造景能力,在園林綠化設計中具有較為顯著的作用。將叢生樹應用于園林施工之中,能夠豐富園林的植被種類,在進行種植時需要避免爛根的問題,叢生樹的樹干較為挺拔,形態飄逸,能夠實現景觀變化的多樣性,使得園林景觀更加的靈活富有韻味。
彩葉樹在園林綠化中能夠起到扮靚、點綴園林景觀的作用,可以將其應用在花壇、花池之中,提升園林景觀的優美色調,使其更加的豐富多彩,其應用主要分為三種情況,其一為孤植,能夠起到景觀中心以及引導視線的作用;其二為叢植,能夠起到豐富景觀色彩,活躍園林氣氛的作用;其三為群植或片植,可以營造出更有氣勢的景觀,展現園林的獨特美感;其四為道路兩側列植,能夠使得道路及建筑的色調得到協調,形成靚麗的風景線。
為進一步提升生態風景園林的施工管理技術,需要對管理方案機制進一步完善,提升施工活動的有效性及高效性,從而充分的發揮生態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經濟效益。在進行生態風景園林的建設之中,需要結合實際的工作規劃,對施工隊伍進行嚴格的篩選,對施工場地進行全面分析,從而制定適合當前施工需求的管理方案機制,確保各個施工環節的有效銜接,提升施工的效率及質量。
在生態風景園林施工建設之中,最重要的就是能夠提升植物的成活率,確保其能夠達到良好的生態效果,因此就需要施工人員對于生態風景園林建設的位置、氣候、地質等條件有更加全面的認識,并加強對土壤處理改良技術的研究,提升土壤的養分,使其能夠更好的滿足植物生長的要求及條件,提升植物的成活率,降低植物病死率及病蟲害問題的發生率。
為進一步提升施工技術,就需要在施工開展之前,組織施工方與設計方進行有效的溝通,對施工方的想法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從而制定出合適的施工方案及計劃,便于在施工開展的過程中,對施工質量、施工進度等進行相應的監督管理,避免使用不恰當的施工技術,影響了設計理念的表達,使得施工技術與設計之間有較大的差距,進而會影響到整體生態風景園林建設的美感以及藝術性,因此現在施工開展前,需要組織一次交底會議,雙方就各自的想法進行充分的交流,從而提升施工的效率以及技術應用的準確性。
想要更好的提升生態園林的施工技術,就需要對施工人員開展相應的培訓工作,提升施工人員自身的專業素養及技能,從而能夠更好的應對施工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對各項施工技術有足夠的了解,具有較高的專業性。施工單位可以定期開展相應的講座及培訓,或者安排施工人員外出學習,拓展自身的視野,并對施工人員進行相應的技能考核,確保培訓的質量及有效性。
結束語:綜上所述,生態風景園林是現代化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進一步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促進生態環境的和諧可持續發展,提高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尤為重要,這就需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完善相應的管理辦法,加強建設各方之間的溝通,重視對施工技術人員的培訓,提升其專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