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震
(寧夏新澤源水利水電工程有限公司,寧夏 銀川 750000)
最近幾年,自然災害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大級別地震的發生頻率增加的尤為明顯,因此,對建筑結構的加固方面的關注度也變得越來越高,引起了建筑業以及人們的廣泛重視。對于建筑物來說,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結構的抗震性,如果是高層房屋建筑,那么就更需要進行加固。在我們國家,建筑的結構一般都是商品混凝土結構,這種結構有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就是抗震性能,因為這種結構非常容易出現裂縫,這對于建筑物的安全方面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隱患。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的過程當中,應該選擇合適的加固技術,使其能夠和建筑物的功能相互適應,這會讓建筑物的質量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也得到了相應的保障。
混凝土結構是以混凝土為主體,與其他材料按比例配合起來的一種建筑模式。混凝土是一種粘合材料,是一種性能很好的建筑材料。混凝土結構技術目前的發展已經很成熟,操作的方法也逐漸變得簡單。另外,混凝土的耐久力以及承重力也是很高的,提高了建筑的安全性,能夠抗震抗火。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相關技術人員必須實時測量和記錄混凝土溫度,作為施工依據。技術人員需要根據統計的溫度數據對大體積混凝土進行正確處理,以獲得最佳的質量和強度。在測量混凝土溫度時,必須準確計算各層的溫度差,并將溫度特性與短期變化記錄下來。在溫度應力控制的過程中主要有如下兩種方法。(1)減少水泥摻加量。由于大體積混凝土結構中的裂縫主要是受水泥水化熱的影響而引起的,因此,適當減少混凝土材料中水泥材料的用量可以有效降低水泥水化熱,并避免內部和外部的溫差過大。有效控制溫度應力,防止混凝土裂縫的出現。但減少水泥的添加量會對混凝土的強度產生一定影響,因此,必須添加其他材料,以使混凝土的強度滿足設計和標準要求。例如,可以添加減水劑,不僅使混凝土的強度滿足要求,且顯著降低了混凝土的水化熱。(2)控制澆筑溫度。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澆筑溫度與外部環境有很大相關性。如果澆筑溫度過高,混凝土的水化速度就會過快,溫度應力也會增加。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盡可能避免高溫,如避免混凝土澆筑工作在夏季中午進行。另外,可用冷水降溫,以有效降低澆筑溫度,降低溫度應力,有效防止混凝土裂縫的出現。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當中,混凝土配合比的計算和配置可謂非常重要。它是混凝土工程施工過程中非常關鍵的一步。混凝土的配合比既要滿足工程設計強度的需要,還需要降低其水化熱,因此,對混凝土配合比進行相關的設計與優化比我們想象中更加困難一些。在混凝土配合比相關的設計當中,我們要盡可能地避免使用水泥和水等物質,這樣可以有效地減少水化熱量,讓混凝土在性質上會更加的符合要求。除此之外,礦渣水泥非常適合混凝土配合過程中的物料選擇,再添加一些粉煤灰就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可泵性,這樣既能減少使用水泥等資源,還能夠使表層的混凝土強度更加優質。混凝土配合比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它的水化熱要盡可能的降低,所以在整個配置過程中,我們既要選擇水化熱低的礦渣水泥,還需要聯合一定量的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是一個非常嚴謹而且數據要求非常精確的工作,我們在開展的過程中,必須先打好基礎,首先要保證設計的強度,只有保證結構的穩固性能,才能開展下一步減少水化熱。
提高鋼筋混凝土的使用質量除了我們需要特別注意前期材料的質量配比和前期運輸之外,還特別需要注意加強后期的鋼筋混凝土前期養護管理工作。傳統養護的方式一般都是選擇給混凝土表面灑水,保證混凝土的強度可以達到最優化,根據混凝土選擇的水泥類別和混凝土結構使用用途不同采取不同的養護措施和符合規范的養護時間。現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市場上出現了一些混凝土養護劑,養護劑的使用方法更為便捷,提高了養護工作的工作效率和質量,在混凝土的表面上噴灑上養護劑,可以防止外面的空氣與混凝土接觸,最大限度減少蒸發的水分,進一步提高混凝土質量水平。
在整個項目建設中成本消耗最多的就是施工環節,工程施工會消耗大量的建設材料,也會產生較多的人工成本和工程設備管理成本以及其他建設成本。如果對施工企業監管力度不強,容易造成項目現場建設材料出現較大浪費的問題。部分施工企業在內部未能建立完善的造價控制監督機制,致使監督成為形式,造成工程監督的效果不佳。因此,在正式澆筑施工之前,必須做好提前準備工作,具體要求就是保證準備充足的施工原材料,如水泥、粗骨料等,并且對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進行科學設計。與此同時,施工單位要運用科學的方法開展腳手架搭設施工,準備充足的混凝土運輸與澆筑設備,對于鋼筋、模板與施工縫等一些地方中存在的雜物要進行仔細地打掃和清理,并給施工模板表面涂抹隔離劑。在這個環節中,為了避免施工架出現變形或位移等問題,施工單位可以采取分層等常用的澆筑施工工藝;在澆筑每層大體積混凝土期間,保證各層混凝土之間保持良好的粘合性,提升質量,對大體積混凝土實施面積和標準進行細致的規劃,切實提升實施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建設的規范性和可行性。
混凝土結構是整個工程建造的重點。如果施工人員在施工時,沒有顧及到建造混凝土結構的一些細節性問題,導致混凝土結構出現水化熱的情況,就有可能讓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降低建筑的質量,影響到安全使用。因此,工作人員在施工過程中,首先要做到根據相關的規定,將合適的添加劑加入到混凝土中,降低混凝土水化熱的程度,同時增加和易性,以保證混凝土能在更大壓力下還能保持良好的支撐能力。其次,還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抗拉性能比較強的材料,這樣可以減少混凝土的裂紋出現,進而提高混凝土結構的質量水平,提高安全性。
結合現在的發展而言,我們在混凝土建筑工程中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未來的進步空間還是很大。另外,高層建筑和混凝土的結構發展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施工技術中,我們要根據混凝土裂縫問題做出系統化的研究和預防措施,深入的分析裂縫的原因,才能有針對性的提出補救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