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靜
(邵陽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邵陽 422000)
高職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教學理念、教學價值取向以及教學技術的應用三個方面。從教學理念問題來看,這一問題在高職英語教學中一直存在。受到傳統教學思想與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所具有的教學理念呈現出了難以適應現代化教育發展要求的問題。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視學生在教學中的參與以及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展,沒有體現出對學生學習需求以及學生個性的了解與尊重等;從教學工作所具有的價值取向來看,這一問題在強調以職業導向、就業導向開展育人工作的背景下得到了突顯。部分教師在開展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都呈現出了學科本位思想,忽略了英語教學在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特別是職業素養方面的作用,這種學科本位的價值取向導致了英語教學難以體現出職業性,并限制著英語教學功能與價值的有效實現;從教學技術問題來看,相對于教學技術的發展而言,教學技術的革新始終存在一定的滯后性。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為高職英語教學改革與優化帶來了難得機遇,然而,無論是高職院校在教學投入還是教師素養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教學技術在高職院校現代化轉型發展中充分實現與體現自身價值。
英語教師教育理念的革新,對于推動高職英語適應新的發展環境具有重要意義,而推動以人為本理念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滲透,則是英語教師在開展教育理念創新過程中需要強調的重要方面。
以人為本理念在教育實踐中的滲透,對高職英語教師提出了兩點要求,一方面,高職英語教師需要尊重學生在理論知識構建以及知識運用能力養成中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所具有的學習需求,以學生學習需求為依據開展教學內容調整與教學方法選擇工作,從而促使高職英語教學在供需層面實現良好對接;另一方面,高職英語教師需要重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并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高職英語教學體系的構建當中,從而強化學生通過高職英語教學所獲得的積極體驗,為學生實現全面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從職業能力本位的視角對高職英語教學工作進行審視,能夠有效推動高職英語教學活動、學生英語素養與學生職業能力發展需求、社會崗位要求等實現良好對接,這對于促使高職英語教育彰顯出職業教育特色、有效提升學生所具有的專業素養與就業競爭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為此,高職英語教學改革與優化工作不僅需要著眼于英語學科本身,而且需要重視學生職業能力的提升與職業生涯的發展。
職業能力導向下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工作,要求高職院校能夠做好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方面,高職院校有必要引導高職英語教師與專業課教師開展深入的交流,共同針對學生專業強化崗位分析工作,即通過了解學生在未來工作中需要掌握的英語素養,明確高職英語教學內容與教學重點,從而確保學生所掌握的英語素養能夠與未來的崗位要求相適應;另一方面,高職院校有必要強化雙師型隊伍建設工作,在此過程中,高職院校不僅需要重視提升專業課教師的英語素養,而且需要深化英語教師對專業課知識的了解,從而為職業能力導向下英語教學成效的提升提供師資力量保障。
當然,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也要求教師能夠從多個角度開展教學實踐變革,具體而言,首先,在教學內容方面,教師需要有意識的引入一些專業課內容作為英語教學素材。如教師可以將專業課內容引入英語閱讀教學當中,也可以將專業課中的問題作為學生開展英語寫作的主題,從而有效強化英語教學內容與專業課教學內容之間的關系,為學生職業英語能力的提升創造良好條件;其次,在教學方法方面,教師可以將案例教學法、任務教學法引入英語教學當中,從而強化英語教學的實踐性并提升學生所具有的問題探究與解決能力,這對于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也發揮著不容忽視的推動作用。當然,高職英語教學工作還可以依托校企合作模式開展變革,即依托高職院校為校企合作模式所創造的良好條件基礎上,高職英語教師可以在學生開展實習、實訓之前布置英語實踐任務,從而促使學生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與真實的崗位要求下對自身英語知識進行應用,從而有效推動學生英語素養與崗位要求相適應;最后,在教學評價方面,英語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同樣有必要以職業能力發展為導向,只有如此,教師與學生才能夠更為重視在英語教學中開展職業能力培養工作,也才能夠促使教學評價更好地反映出學生職業英語素養發展現狀,從而為職業能力導向下的高職英語教學優化工作提供依據。另外,高職院校需要重視推動評價主體的多元化發展,即在重視教師評價、學生自評的基礎上,高職院校還有必要邀請社會用人單位依照人才需求、崗位要求參與評價指標體系的制定以及評價實踐,從而促使教師與學生更好地認識到英語教學工作所存在的不足,并對英語教學工作與社會人才需求對接路徑的探索指明方向。
現代教育環境的變化突出體現為現代教育技術的迅猛發展,在此背景下,無論是高職英語教育技術的變革還是教育模式的變革等都面臨著重要機遇,而積極開展變革并抓住這些機遇,則是促使高職英語教育水平在新時期得以明顯提升的關鍵。由此可見,高職英語教育工作者不僅需要依托現代教育技術對傳統的教育工具、教育技術體系進行革新,而且需要重視教育思維、教育模式與教育技術發展之間的契合性,從而推動高職英語教學發展實現現代化轉型。
從高職英語教育環境對高職院校所提出的要求來看,一方面,高職院校需要重視加大英語教育基礎設施投入,確保高職英語教育具有先進的教育設備、教育技術進行支撐,為高職英語教育實現現代化轉型發展奠定硬件基礎。如高職院校有必要做好教學多媒體設施建設、校園網絡建設工作,從而有效提升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教學信息處理能力、教學資源共享能力以及網絡教育與遠程教育能力,為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的轉變提供良好保障;另一方面,高職院校需要重視提升高職英語教師適應現代教育環境、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意識與能力,促使高職英語教育圍繞現代教育技術、現代教育模式開展積極且深入的科研工作,要求高職英語教師將現代教育技術、現代教育模式滲透到高職英語教學實踐當中,從而從教學實施主體層面為高職英語教學實現現代化的轉型發展提供保障。
在高職英語教學實踐當中,教師則主要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首先,教師需要依托高職院校既有的硬件條件,對英語教學工作進行優化。教學硬件的完善是一個需要長期投入與持續投入的過程,而作為高職英語教學工作者,不能因為教學硬件設施不夠完善而忽略對教學硬件的充分應用,反而需要重視在教學設計中充分提升對現有硬件設施的利用率,從而避免教學資源浪費現象。與此同時,圍繞高職英語教學現代化轉型發展需求,英語教師有必要向高職院校反饋教學硬件構建與完善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推動高職院校明確教學硬件構建與完善方向,促使高職院校能夠集中資源滿足英語教學現代化轉型需求;其次,教師不僅需要樹立正確的教學技術觀與教學工具觀,而且有必要重視針對教學技術的革新轉變自身教學思維、構建與之適應的教學模式。如微課、MOOC 的發展為高職英語教學工作的創新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教師不僅需要重視對這些技術進行運用,而且有必要依托這些技術開展翻轉課堂設計,從而在開展教學創新的基礎上實現傳統教學模式與現代化教學模式優勢的整合,進而為高職英語教學成效的提升提供助力。
綜上所述,在新的時期,改革與優化成為了高職英語教學發展中的重要主題,這些工作的開展對高職院校以及高職英語教師所具有的英語教學理念、英語教學取向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也要求高職院校以及高職英語教師能夠通過教學技術的革新、教學思維的革新以及教學模式的革新來適應新的教育環境,為此,高職院校以及高職英語教師需要重視強化自身創新意識并深入開展創新實踐,從而為高職英語教學適應現代教育環境發展提供良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