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琴
(江西省上高二中,江西 宜春 336000)
高中階段政治生活的核心概念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它是以我國公民政治生活的內容為基礎,以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為主線,以生活邏輯為線索來安排教材內容的。它關注學生的政治生活實踐,貼近學生生活來組織教材內容,其知識體系為:公民的政治生活→政府→國家→政黨→國際社會。這個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知識體系的特點,在于它從小到大,從近到遠,從具體到抽象。全書共安排四個單元,這四個單元的內容有遞進關系,每個單元的內在邏輯均可以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三個方面進行知識歸納。
第一單元“公民的政治生活”——主體:公民。可圍繞“公民政治參與”這一核心問題展開。主要講有關我國公民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性義務的內容,以學生能夠感受到的政治生活為起點,引導學生思考有序參與政治生活、行使政治權利的過程與方法。
1.“是什么”。包括我國的國家性質、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與特點、我國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內容等。
2.“為什么”。總體上看,包括我國公民為什么能、為什么要參與政治生活。具體而言:是由國家性質決定;是由參與政治生活的具體途徑各自的意義決定;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要求;是推動我國人權事業發展的要求。
3.“怎么樣”。(1)各種參與政治生活方式的意義怎樣?(2)公民如何參與政治生活?總體:依法、有序、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理念、堅持黨的領導。具體:參與政治生活的具體要求與途徑;該遵循什么原則;確保公民民主權利,必須堅持人民民主專政。
第二單元“為人民服務的政府”——主體:政府。主要從政府的性質、職能、責任、權力、監督、權威等方面復習。主要講公民與政府的關系,引導學生認識和理解政府的性質、職能,學會正確處理公民與政府的關系,參與國家公共生活的管理,體會我國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
1.“是什么”。政府的性質、職能、宗旨、基本原則。
2.“為什么”。由政府的性質、宗旨、職能、活動的原則決定的。
3.“怎么樣”。政府如何更好地為人民服務(依法行政)?必須堅持宗旨、原則,履行好職能,堅持依法行政(意義),審慎行使權力,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意義),加強對政府權力的監督(要求,意義),政務公開(制度、意義),樹立政府威信(決定因素、標志、要求)。
第三單元“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主體:國家、政黨。主要講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越性,引導學生理解我國公民政治權利的制度保障,明確我國各項重大政治制度的特點和優勢,以及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性,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觀點,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1.“是什么”。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具體要求、具體目標;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點與優勢;人大的性質;人大代表的“角色”;人大制度的內容;民主集中制的地位與表現;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方式;我國的政黨制度;民族區域制度;宗教政策。
2.“為什么”。為什么要堅持人大制度?為什么要堅持黨的領導?為什么要讓民主黨派參政議政?為什么要堅持基本政治制度?
3.“怎么樣”。人大代表怎樣增強自己的“角色意識”?中國共產黨怎樣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民的利益?怎樣進一步發揮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點與優勢?怎樣維護民族團結?怎樣實現各民族的共同繁榮?
第四單元“當代國際社會”——主體:主權國家、國際組織。主要講公民參與國際政治生活的問題,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引導學生認識我國在當代國際社會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樹立堅定地維護我國國家利益的使命感和責任心。這一單元有兩條線:一條是“國際社會主要成員——國際關系——決定因素”;另一條是“國際形勢:當今時代的兩大主題——世界多極化趨勢——國際競爭的實質”,兩條線交匯點和落腳點就是我國的外交政策。
1.“是什么”。國際社會成員及其權利與義務;國際關系的內容與形式;當今世界的主題;聯合國的地位、宗旨、原則;世界政治格局、主要障礙;中國關于國際新秩序的主張。
2.“為什么”。我國為什么要在國際問題上有自己的主張?為什么要“和平與發展”?我國為什么要加強與他國之間的關系?為什么我國對待國際社會問題有不同的策略?
3.“怎么樣”。國際關系是怎樣的?我國的國際地位怎樣?面對國際競爭,我國應該怎樣?我國應該選擇怎樣的發展道路?
我們不僅要掌握每一個知識點,還要把握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每一節、每一課都要編寫知識結構,知識結構要突出主干,盡量能夠反映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知識結構的形式可以多樣化,例如,采取大括號加小括號的形式,或采取網絡狀的形式等等。雖然許多教輔資料上都有知識結構,但是我們還要自己整理,盡可能把每一課、每一個章節、每一本書的知識點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來,然后按照它們在內容和邏輯上的聯系構建成關系密切的網絡,強化記憶知識脈絡,達到涉及一點便能聯想起整個知識網絡的目的。因為親自動腦筋、動手編寫的知識結構,對自己才最有用,才能鞏固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所以,在復習政治的時候不能把知識割裂開來,如果你在大腦中形成了完善的知識系統,在主觀題答題過程中就能由一個得分點聯想出相關的得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