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銳
(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目前,許多教師過分強調引進西方文化,而不重視在我國高等英語教育中推廣和傳播當地文化。中華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教育者必須加強在日常教育中促進和傳播我國的傳統文化,使學生能夠理解和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并更好地促進文化交流,語言是一種不可分割的通信工具和手段,英語是世界上最常用的語言之一。英語教學要確保與傳統文化融合,提高學生的英語知識在同時,必須繼承和鼓勵中國的傳統文化,以確保繼承我國的文化遺產,讓學生們學會使用英語作為傳播和推廣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手段[1]。
高職英語教學旨在培養學生充分使用英語的能力,同時提高他們對綜合文化和跨文化交流的認識,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讓他們有機會學習有效的學習戰略,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礎。但事實上,大多數學校和教師都忽視了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教學。
高職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是發展學生的語言技能,例如聽說讀寫和翻譯。教科書的大部分內容包括國外的人文、風俗、地理和其他西方傳統文化。因此,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注重英語知識和文化的教學,開展與英語文化有關的課堂活動,但教授和開展致力于優秀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活動相對較少。
在文化多樣性的背景下,許多學生不再關注和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在我們的高職教育體系中,英語教學中缺乏傳統文化的融合和傳播,許多學生無法通過跨文化交流有效地傳播當地文化。這導致了語言在歷史和文化發展方面的缺失,中國文化在引進西方文化思想時沒有強調融入當地文化,但這導致了傳統文化的消失,許多學生不了解傳統文化,因此,許多學生無法在與西方的交流中反映我國的文化,他們盲目地接受西方文化,不知道如何在他們與西方的交流中表達傳統文化,也無法正確地傳播傳統文化[2]。
目前,許多高職教授沒有考慮到英語教學中文化交流的雙向性質,過分強調引進西方文化,忽視傳統文化的價值,失去了文化交流的雙向性質,加劇了文化不平衡。高職教育中的英語教育無法平衡文化交流的雙向性質,太容易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一味地強調英語學習的重要性,不讓學生理解英語可以用來在西方推廣中國傳統文化,這在某種程度上讓西方文化取代了當地文化的發展。
目前,高等教育中的英語教學模式仍然是一個重大問題,教師的態度沒有改變,他們還沒有意識到英語教學的作用是通過使用教學工具來幫助傳播和促進當地文化。因此,在英語教學中,首先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以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學習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學生學習英語的同時學會向外國人傳授和表達我國的傳統文化。同時掌握扎實的英語知識基礎,文化的精神和涵義可以有效地實現文化交流與傳播。在改變傳統教學方式時,有必要積極促進傳統文化向英語課堂的滲透。可以從英語教科書開始,適當添加有關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突出當地特色,并選擇反映中國傳統文化的文章進行教學。
除了強調將傳統文化融入課堂教學之外,還需要擴大實踐交流,以鼓勵學生參與相關的實踐活動,以促進中西文化的交流與碰撞。例如,可以舉辦一些音樂會、英語角等活動,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加深他們對中西文化差異的理解,激發學生進行跨文化交流的熱情,加深他們對不同文化的理解,讓學生可以體驗中西方差異的文化魅力。此外,可以組織一些關于中西文化沖突的討論,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討論,為文化交流和實踐提供更多機會,并在有效提高英語水平的同時積極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
英語教師的水平與教學效果直接相關。因此,教師需要首先增強他們的傳統文化素養,發展正確的教學觀念,積極提高他們的語言技能,并更好地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各種內容的英語表達,然后將這些內容有效地教授給學生。在教師教學中,應注意雙向學習文化交流,以避免文化貢獻失衡。在關注西方文化的傳遞的同時,也要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的傳遞。教師必須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跨文化技能,從而更好地教學英語,發展綜合性人才。
總而言之,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思想,將傳統的中國文化融入英語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引入傳統文化來認識學習英語的重要性,而不是過分強調西方文化的引入,從而使學生能夠實現全面發展,同時提高他們的文化和語言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