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華
(沂源縣悅莊鎮(zhèn)青龍山小學,山東 淄博 256100)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也逐漸意識到文本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科學合理地將文本閱讀滲透到課堂中,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加學生對閱讀的興趣,還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而讓學生在提升閱讀理解能力的同時,促進寫作能力。因此,本文對文本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及其策略分析是非常有意義的。
小學階段的學生因生性好動,注意力難以集中,無法長時間坐在椅子上閱讀,給教師的教學增加了難度系數。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接受能力以及理解能力設計相應的作文課程。同時,課程的選擇上應滿足學生的喜好,以此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還可以逐步的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進而讓學生在積累素材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寫作深度。
杜甫曾寫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千古名句,由此可見文本閱讀在寫作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在實際作文教學中增加文本閱讀,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眼界,擴展自己對外界的認知,還可以提高學生對事物的感知力,進而積累大量的素材,豐富自己的寫作內容。另外,文本閱讀具有趣味性和形象化的特征,不僅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還可以讓學生在閱讀中思考,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文本閱讀時,可以讓學生從作者所想表達的思想感情入手,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感悟體會文章內容,促使學生在實際寫作中可以發(fā)揮自己的真情實感,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1]。
學生在學習與創(chuàng)作寫作時,需要積累大量的素材,從而寫出有深度的文章。因此,學生在文本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文章中運用到的名人名言、好詞、好句、好段進行整理記錄,為今后的寫作積累必要的素材,以此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寫作內容,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進而促進小學語文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
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增加文本閱讀,可以最大化的發(fā)揮文本閱讀的作用。同時,教師應為學生設置文本閱讀的集體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規(guī)定的范圍和時間內完成文本閱讀,以此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閱讀的興趣,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氣氛,還可以讓學生充分利用自己的空閑時間進行閱讀,進而促使學生的語文能力全面提升。例如,教師在講完《我的課余生活》一課時,可以先引導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文中所引用到的寫作手法、技巧并講述一下自己的課余生活,其次,教師布置以我的課余生活為題目,寫一篇作文,要求作文內容要有真實性并添加自己的感情,結合平時積累的寫作素材進行創(chuàng)作,以此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
為了更好地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教師應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將文本閱讀添加到作文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導位置,讓學生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同時,提升寫作能力。例如,教師在教授《秋天的雨》一課,可以展開相關的教學活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示自己在閱讀中積累有關秋雨的好段、好句、詩詞或名言,比如,“秋風湖上瀟瀟雨,使君欲去還留住”,“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等,學生在相互探討交流中不僅可以加深對積累素材內容的理解與記憶,促進學生間的溝通,還可以深入對課文的理解。另外,學生在交流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篇關于秋雨的寫作并展開評比,寫得最好的學生可以得到獎勵,以此激勵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2]。
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添加文本閱讀,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專業(yè)素養(yǎng),還可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情感觀,進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首先,教師應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文本閱讀,并指導學生正確的閱讀步驟,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其次,教師可以將學生積累的寫作素材以板報的形式展示在墻面上,以此激勵學生的閱讀熱情。最后,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閱讀素材積累成果分享交流會,讓學生在交流中感受文本閱讀的重要性,以此促進學生文本閱讀的有效性[3]。
結論:綜上所述,文本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進而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另外,教師應及時的改變教學模式和理念,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氣氛,進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語文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