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昭君
(河南經濟貿易技師學院,河南 新鄉 453000)
幼兒文學屬于兒童文學的一個板塊,它主要針對的對象是3~6 歲的小讀者。幼兒文學的主要作用是為了促進有利兒童的身心健康成長,幼兒文學在內容和題材上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理解能力,有助于少年兒童健康成長,培養審美情趣,受到廣泛的幼兒讀者的喜愛。在學前教育中引進幼兒文學的閱讀,能夠為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基礎,幼兒文學的內容貼近兒童生活,篇幅短小,語言簡單,傳達的思想積極正面,簡單純潔。在現代學前教育中,可以說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有幼兒文學的陪伴,探究幼兒文學在學前教育中的作用非常有必要。
根據幼兒文學在學前教育中的閱讀情況來看,大部分的學生都非常喜歡幼兒文學的作品,孩子們認為幼兒文學作品圖文并茂、色彩豐富,能夠滿足幼齡兒童充滿想象力的精神世界,但是我們通過調查研究也不難發現,很多家長對幼兒文學的作品選擇存在著盲目傾向,沒有能夠養成與孩子們共同閱讀的習慣,并且閱讀的方式比較單一,也沒有固定的閱讀時間,很少有家長每天能夠抽出固定的時間陪孩子閱讀幼兒文學作品,這種因素就會導致幼兒文學在學前教育中無法創造出良好的家庭氛圍。很多學生家長自身的文化程度不高,工作也較忙,還有一部分家長沒有意識陪著孩子共同閱讀的有益之處,這說明中國的學前教育工作任重而道遠。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幼兒文學作品培養學生的語感和人文素養,但是在當前的學前教育教師當中,也有相當一部分教師沒有意識到幼兒文學對學前教育的重要性,更沒有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比如在作品的選擇上年代久遠或者具有嚴重的成人化傾向,這些都不利于幼兒文學在學前教育中的作用發揮。
幼兒文學對于學前教育的孩子們來說,能夠顯著提高幼兒的人文修養,為將來的語文學習打下基礎。幼兒文學中,大部分都是優秀的經典少兒讀物,學前教育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培養孩子們的學習能力,學前教育的根本目標是為了培養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和素養。同時我們知道,人文素養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須要經過長時間的文學閱讀和文學積淀才能夠形成,從學前教育開始,孩子們就必須要學習多種優秀的品質,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塑造初步的文學框架,養成友愛同學、尊敬師長的好習慣,幼兒文學的閱讀能夠有效的提高少年兒童的理解能力。文學作品是語言的精華,在幼兒文學教育中,通過優秀文學作品的閱讀,孩子們能夠學習到更多的人文知識[1]。幼兒文學讀物往往包含著一些積極的小故事,對幼兒價值觀的培養非常重要,這一階段的學生在進行閱讀的時候需要教師的指導,教師要為學生創造和諧的幼兒文學閱讀氛圍,提高幼兒的思想素質和道德修養,確保孩子們能夠擁有正常的心理狀態。由此可見,幼兒文學的閱讀能夠促進幼兒的全面成長,豐富學前教育的過程,讓幼兒通過優秀文學作品的閱讀,樹立正確的三觀,為今后的學習生活打下基礎。
通過幼兒文學的閱讀能夠顯著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幼兒文學的讀者是年紀較小的孩子,處在這一年齡段的學前教育兒童想象力本身就比較豐富,幼兒文學作品經常通過小故事的手法,利用夸張、擬人、比喻等豐富的寫作手段,創造出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這些人物形象和描寫方式符合幼兒的心理特點,幼兒在閱讀這些文學作品時,他們的想象力和思緒會隨著這些情節天馬行空的飄蕩[2]。幼兒能夠通過文學作品的閱讀感受作品情節的變化和曲折,比如幼兒在閱讀童話故事拇指姑娘、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這些優秀的少兒文學作品能夠給幼兒提供豐富的想象空間,用可愛調皮的語言吸引少年兒童的注意力。比如上文所列舉的兩部文學作品,雖然都是童話故事,并不是現實生活中存在的事物,但是它們卻是以現實生活作為原型的,表達了真善美的美好幻想,通過這些閱讀,幼兒的想象力能夠得到極大的訓練,被書所描寫的人物和景物所吸引,發揮想象的翅膀。
在學前教育中引入幼兒文學的閱讀,有利于提高孩子們對幼兒文學的閱讀興趣。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學前教育的日常活動中,除了帶領學生玩耍之外,教師還要為學生打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充分利用學前教育這一階段的時間,打下今后學習的基礎。幼兒文學作品的閱讀就是為今后的語文學習做好鋪墊的重要方式,在學前教育中發揮幼兒文學的作用,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文學興趣,同時在課堂上為學生營造出輕松愉快的閱讀氛圍,提高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的自主性。除此之外,在學前教育中閱讀幼兒文學有利于師生關系的融洽,通過文學閱讀,教師可以通過文學共享的方式促進和學生的交流,了解幼兒心中所想,采取科學的方式和幼兒進行積極溝通,營造出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綜上所述,在學前教育中,幼兒文學的閱讀非常重要,能夠提高幼兒的文學修養,培養幼兒的想象力,提高幼兒對文學的興趣,教師可以借助幼兒閱讀,全面提高學前教育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