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家輝
(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廣西 河池 547000)
目前,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計算機應用尤為普遍,特別突出的是計算機電腦鍵盤的輸入功能,對手寫功能產生了嚴重沖擊,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學生的書寫能力,從而導致人們書寫能力呈下降趨勢,而高職院校似乎成為了“重技能,輕人文”的災害區。對于這種人文素養極度缺失的現象,從根本上違背了教書育人的目的,也不符合現代化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同時,書法課程教學自身就具備很強的人文素養教育和技術能力培養,二者是書法教育的根本任務,因此要充分認識到三全育人視角下書法課程教學的重要價值和深遠意義。
我國的漢字教學發展源遠流長,至今是排名國際間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比如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甲骨文。我國漢字的起源,相關史料記載于“書契”“八卦”,現代諸多研究學者認為,系統性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單單是由一個人而創造的[1]。在我國古代漢字的不斷歷史演變中,字形隨著社會發展不斷簡化,但同時也有部分字體逐步繁化。漢字發展至今已經歷經了六千多年的發展歷史,由最初的圖畫文字至甲骨文,再至隸書最后至楷書、行書等。我國書法的基本特征,就是能夠將漢字的書法,經過書寫線條的自由變化,從而展示出疏密得宜的整體布局,融合了藝術的美感和內容的整合。
蔡元培先生是我國近現代藝術教學的倡導者之一,上世紀初期他組織且成立了北大書法研究會,之后依次完成了專題演講,很大程度地影響了書法藝術的教學發展,與各大高校的書法教學課程設置。自上世紀60 年代發展至今,我國的中小學均開設了書法寫字課。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進程不斷加快,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研發創新和使用,使得現如今的書法教學受到極大沖擊,我國的傳統書法藝術開始逐步衰落[2]。由此我國啟動了新一輪的基礎性教育變革,重視寫字教學以及書法教學,從而繼承和弘揚我國的民族優秀書法文化。此項教育工作的開展,有力地推進了我國的書法教學事業,起到了重大的導向推進作用。
漢字是中國歷史悠久的文化,蘊藏著很多人文價值。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也就相當于對漢字深層剖析的過程,也是接受文字信息的過程,書寫是有一定的技巧性的,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機械操作技巧,從某種理論上講,人文素養就是書寫能力養成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見書法教學具有“雙重性”[3]。同時,在高職院校中,課程教學本身就具有“高素質”和“技能培養”的雙重任務。這就充分體現出書法課程教學在高職教中的重要性。
學生如果擁有良好的書寫能力,在一些有關于書寫能力的崗位上會比其他學生占很大的優勢,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就業能力,而對于有些單位以字取人的招聘模式,則可以直接促進學生就業。同時,要認識到技術水平并不等同于職業能力,技術水平只是職業能力的一小部分參考內容。在日常生活中,書寫漢字是避免不了的,在職場中具備正確的書寫能力同樣是一大優勢,甚至是職業生涯中最有價值的技術能力,且擁有良好的書寫能力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務質量,還可以促進一個人的職業能力最大限度發揮。
從審美角度來說,書法教學體現的是和諧美。書法教育能夠陶冶學生情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生活觀,也能培養學生高尚的人格。通過學習書法,學生可以領悟到和諧美的本質,培養和諧精神,從而促進學生發掘周邊美的事物,明白社會與人的和諧、個體和集體的和諧,懂得照顧關心身邊有困難的人,盡自己最大努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懂得為他人服務,互敬互愛,進而以健全的心智投入到學習當中,確保學校穩定健康發展[4]。
書法課程教學的過程中,要先從根本上轉變思想觀念,對書法課程教學要有目標,有計劃地進行教學,將書法教育貫通在三全育人過程中去,讓師生能夠從根本上認識書法課程教學是在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提升人物素養,加深對祖國的愛國思想,且在措施和指導思想上要保證書法教學順利開展[5]。同時,增加投資力度,創造條件,比如可以在一些課堂上創設“書法教研室”,加強對書法的教研管理,使“書法課”從藝術范圍中抽取出來,作為獨立的學科,讓學生進行學習探究。在書法課堂上,可以設立相關的練習室以及展廳等,配置投影儀、幻燈片以及電視機等多媒體設備,以供學生進行交流、練習、創作的需求,從而加強和實際教學力度,提高教學質量。
學習動機是學生學習的方向,有了方向,才能更好的學習。學習動機是學生學習的特殊驅動力,而學習動機又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興趣的源動力。因此,在書法課堂上,興趣是教學的主要手段,從而體現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的內在含義。激發學生學習書法興趣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備課,講解時利用聲音的高低起伏使語言變得生動形象,其次再往書法教學中插入有趣的歷史傳奇,將音樂的律動與書法學習有機結合,通過播放相關的音樂旋律,使學生很快融入到書法教學的情境中,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且將書法的練習內容和名言佳句相結合,讓學生體驗不一樣的學習氛圍,在身心愉悅的環境中積極完成書寫任務。在作業評定中,教師要進行一定的指導,然后再進行學生之間的互評,自評,這樣做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氛圍,而且還有效提高了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6]。另外,教師可以將學生的書法作品或者是復印件展示在墻上,創建一種優雅古典的學習氛圍,在課外活動時,可以積極開展關于書法教育的培訓活動,舉辦一些書法大賽或者學生個人展覽等,利用這些手段,能夠很大程度上引發學生學習動機,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
書法課程的開設,其主要目標是為了普及書法這門學科的藝術。太理想化的教學效果是不現實的,在書法教學中更加注重引導學生,培養學生認識正確的書法學習方式,循序漸進的提升書寫能力。在這一過程中,不能忽視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情況,只有少數學生領悟力比較強,對書法學習表現出極大的學習興趣,這時,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情況“對癥下藥”,積極引導學生細學書法。可以成立專門的書法小組,鼓勵學生參與各種書法比賽,為了能夠取得優秀的比賽成果,學生就會自然而然的接受更高強度的訓練,逐漸地,學生的書寫水平就會有很大的提高。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對書法學習的興趣,樹立了自信心,還給學校帶來了良好的聲譽,使學校在社會上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如何公平、公正、公開評定學生書法成績是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書法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著教師教學水平的質量。在實際書法評定中,要根據學生的自身情況以及書法自身特性來確定,主要是掌握好書法筆畫、結構以及形體風格的規定,對書寫字數和速度的要求等等,同時還要做好平時書寫檢查與期末考察有機結合,全方面進行量化評估,通過建立好的考評標準,教師要嚴格按照其對學生書法進行考核,以此促進學生學習。
綜上所述,書法課程教學是一門專業性比較強的教學工作,擁有著自己的屬性規律,不僅僅是借助教師一人之力,要結合三全育人系列活動,將書法教學融入到三全育人過程中,不斷實踐,熟練掌握規律,才能更好地優化教學方案,從而實現書法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