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艷燕
(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南 鄭州 450000)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種類型的工程建設如火如荼地發展起來。工程施工周期較長,且各方面的資金支出較多,如果管控不嚴格、不細致,很容易出現資金的“跑冒滴漏”,導致工程建設的實際花費超出了預算,給建設公司的經濟效益造成損失,嚴重時還有可能導致在工程的建設后期,因為資金短缺造成工程無法順利開展。成本控制可以使企業利益達到最大化,對整個工程項目的順利有序展開也至關重要。在激烈的行業競爭背景下,建設公司必須要結合工程項目的具體情況,將成本控制、工程質量、進度管理三者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創新財務管理方法、完善成本核算制度、重視財會人員培訓等實際措施,推進工程建設中財務管理與成本核算水平的全面提升。此外,它還有助于建設單位自我反省檢查自身的問題,不斷優化工程建設,提升企業綜合競爭能力。
工程進行財務管理,不僅是作為工程建設中采取相關的管控措施,也是結合工程的施工方案提前編制出預算方案,明確各個環節、各個項目中資金使用情況。在實際施工時,現場的管理人員就可以參考這一預算方案和資金使用計劃,協調好工程質量、成本控制之間的關系,保證項目可以有充足的資金保障并得以順利地開展。尤其是對于一些規模相對較大的工程而言,通過合理地進行預算監督,可以及時地掌握資金狀態,靈活的開展下一步資金調配工作,有效地避免因為資金短缺導致工程出現延期。
在現如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建筑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競爭不斷地加劇,但是通過合理的財務管理和成本核算工作,通過加強財務管理和成本核算,可以讓企業的綜合效益得到提升,在市場競爭中獲取更多的優勢。除了可以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外,還能夠為建設企業帶來許多潛在的效益,例如建設高質量的工程,不僅可以全面的提高企業自身的市場形象,與此同時也是可以為日后業務的拓展提供相應的基礎。
在工程建設中,核算和成本控制工作做到位,可以保證會計工作順利進行,同時也可以為會計管理提供相應的指導,對于工程建設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為了能夠達到良好的工程會計管理效果,參與工程建設的各個單位需要完善管理機制,保證工作人員樹立起良好的責任意識,首先項目建設單位需要建立和完善責任制度,對工程建設每一個環節作出細化,科學的設置管理細則,出具完善的獎懲舉措,這樣可以促進工作人員自身的責任意識提升,在責任機制的指導下順利完成各項工作。其次在實際實施中,需要對工程會計核算管理機制進行完善,科學的監督和管理工程核算,促使成本控制工作順利進行,使其在工作的科學性和規范性上得到提升,最終讓工程會計工作更高質量的完成。
一是需要做好工程成本造價預算,在對工程進行招投標報價過程中,項目建設單位需要結合工程項目實際情況和工程造價信息,做好項目投資概算工作,科學合理的設置招投標“攔標價”,有效的預防工程項目投資總額出現失效。二是在項目開始前,需要加強成本預算控制,在實際施工前,工程會計人員需要對項目作出初步的預算和測算。會計工作人員不僅需要對具體施工環節作出準確分析,還需要對一些不確定因素進行考慮,將其納入到工程的評估和判斷范圍之內,提出合理的處理措施,減少不確定因素對項目帶來的影響。三是項目建設中需要加強成本控制,首先會計人員需要明確管理好涉及到工程中的各種因素,對實際成本和預算成本進行對比分析,其次在保證工程質量前提下,科學的分配施工人員、機械及物料,盡可能降低工程成本投入。
總結:綜上所述,建筑工程企業競爭力的形成必然與質量優勢和成本優勢有關,但在技術、工藝、儀器設備相對固定的情況下,建筑企業想要在市場中取得競爭優勢則需從成本管理入手。科學、合理、高效的成本管理是建筑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的關鍵,建設公司應當基于自身的實際情況,以及在以往工程項目的財務管理中暴露出來的一些問題,及時采取針對性、實效性的優化措施。例如要引進成本管理的獎懲制度和成本核算的監督機制,重視財會人員的業務培訓,創新成本核算的方式方法,這樣才能為工程的施工創設良好的環境,確保工程會計工作高質量的完成,也讓建設單位能夠從工程項目中提高社會和經濟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