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修甫 楊澤鑫
(廣州華夏職業學院,廣東 廣州 510935)
傳統企業產品設計中,十分重視產品的造型與風格,同時,產品的技術水平及功能創新也是人們關注的重點,但卻忽視了使用者的實際需求。決策者對市場和企業現有技術水平的認知決定了產品的市場定位。現階段,社會生產產品更為豐富,企業經營者需基于設計創新,立足用戶的需求,重視用戶體驗,從而引導使用者高度認同品牌和產品,增強品牌的市場競爭力和社會影響力。
交互設計理念是通過了解人的心理和行為需求,對產品功能予以重新匯總和編排,給出更加便捷、科學、實用的一種設計理念。從用戶角度分析可知,交互設計理念的應用能夠讓人們與產品之間產生緊密聯系,降低陌生感,快速了解和掌握產品的使用規律和方法,了解其功能特征及設計意圖,熟練操作產品,為人們的生活提供幫助。交互設計理念下產生的產品,不會存在眾多無用的功能,減少人們在使用中問題的產生,規避不規范操作引起的危險,同時還能夠對人的心理及行為展開分析,在科學性和合理性原則要求下,對產品實施優化處理,滿足用戶的使用和審美需求,帶給用戶更加愉悅的體驗效果。
交互設計理念堅持以人為本的核心思想,從人的角度設定產品設計目標,達成用戶的實際需求。密斯凡德羅曾提出過這樣的觀點,即少就是多,該觀點要求設計者在設計中要拋開以往較為繁雜的思想理念,通過簡明扼要的方式和思想,完成作品的設計工作,降低復雜性特征,改善產品功能性的同時,提高操作的便捷性和科學性,為人們的使用帶來更多便利。與此同時,密切人與產品間的交流,滿足人們的各項所需。此外,諾曼也曾說過,復雜是世界的一部分,但不應該令人困惑,而好的設計就是為幫助人們完成復雜內容的簡單化處理,采用科學的方式措施,實現復雜的科學管理。如果將產品功能看作是一條條團著的線,交互設計理念就是對這團線進行重新梳理和規劃整理的有效手段。
隨著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的普及與發展,交互設計理念在實體產品中的滲透也在逐漸加強,交互設計理念下的專業人才培養也成為現今關注的重點。目前國內外很多企業都已經將交互性設計理念應用到產品設計和制作中,并在大量招收該方面人才,以求有效提升設計水平。國內企業有搜狐、騰訊、百度,國外有微軟、三星等企業。根據企業自身規模和條件,還設有專門的研發中心,用以了解用戶需求,做好產品的創新和優化,以期完善用戶的體驗效果,增強產品的可用性。交互設計理念的應用和發展,將人與產品之間的關系予以緊密連接,實現更加真實的交流效果。不過同國外交互設計理念相比,我國在該方面的發展還不是十分成熟,仍處于低階階段內。但總體發展仍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產品創意設計、用戶體驗及界面優化等方面可滿足用戶的實際需求,且借助展覽、交互裝置體驗等活動的開展,也能讓用戶更全面地了解到交互設計理念的作用優勢,對未來發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基于交互設計理念的指引,工業設計中以可用性目標及用戶體驗目標為主。前者主要是基于產品角度,確保產品的簡潔性和可操作性。而后者則是基于用戶角度,突顯產品的人性化和情感化特征。設計中需以可用性目標為基礎,以用戶目標為終極追求。
交互設計中的最基本目標即是實現用戶的有效體驗。用戶通過感受工業設計中的情感,加強對產品的目標感受,優化用戶對產品的體驗效果。根據用戶對工業設計產品的使用體驗,重點分析產品的可行性,探究其是否具有功能性,逐漸完善產品的使用功能,切實提高用戶對工業產品的認可度。在交互設計中以優化用戶體驗為基本目標,用戶可準確地把握工業設計中蘊含的情感,同時也可對產品產生較為準確的目標感受,以此優化用戶對產品的使用體驗。基于工業產品使用體驗,認真分析產品的科學性與可行性,明確其功能可否滿足要求,優化產品的使用性能,使用戶更加認可工業產品。
專業研究中,需立足產品使用的初衷加以分析,以此明確用戶的需求。用戶體驗目標的設定需要準確把握用戶使用產品過程中的心理狀態,滿足用戶的情感要求以及用戶對產品實用性和功能性要求。如在蘋果手機的設計中,就充分利用用戶情感和情緒分析,依據用戶的行為需求,豐富產品的功能性,為用戶打造更加理想的使用體驗。
可用性目標主要指基于工業產品使用評價設計的難度,產品可用性越強,則產品認知率也就越高。可用性目標主要分為有效性、易用性和易學性三個特征。其中,有效性主要指產品必須具備的功能。工業設計應立足客戶的需求,輔助用戶解決生活中的難題。所以,產品功能有效性是評價產品可用性不可或缺的指標。
易用性主要指產品可被目標用戶使用,充分發揮自身的使用功能。人們的性別、年齡、職業、文化程度和個人經歷的差異尤為顯著,不同用戶有著不同的使用需求和行為方式。也就是說,一款產品無法滿足所有群體的使用需求。對此,生產者就要以大多數用戶為目標客戶群,增強設計的針對性,認真分析人的行為方式和生理特點,從而提升工業產品的設計水平。
工業產品的易學性通常體現于新產品與原始產品間的繼承關系,在保留原有產品核心內涵的同時,讓用戶基于原有的知識結構全面地了解新產品。為此,需基于設計創新,合理保留原產品的重要特點,這樣一方面能夠帶給用戶一種似曾相識的感受,另一方面也可使用戶更快、更好地了解新產品。但是當前很多新產品均將產品的新穎性作為重點,若用戶不閱讀說明書,則無法掌握產品的使用方法與功能。工業產品與實際相分離,易學性較差,無法獲得大眾的廣泛認可。
觸覺交互是一種全新的交互方式,并在工業產品設計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極大地影響著人們的交流和溝通方式,這使得觸覺交互模式受到了人們的高度青睞。工業產品設計環節,科學運用觸摸技術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可靠的服務。如時下多款手機均采用觸覺交互功能,用戶可以用手直接觸摸操作手機屏幕,相較于傳統手機的按鍵操作,該設計模式的優勢更為顯著。如蘋果公司應用觸摸屏技術和放大鏡功能,實現了人機互動。將手機觸屏技術應用在產品設計中,能夠豐富產品的功能。微軟公司的平面計算機合理地應用了觸覺交互設計技術,產品中的鼠標和鍵盤逐漸淡出市場,便于人們操作和使用產品。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觸摸屏技術在工業產品設計中的應用使諸多新產品走入了大眾視野,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
傳統工業產品設計中,存在著諸多的不足,如工業產品設計人員更加重視聽覺和視覺間的交互設計,但該設計理念無法全方位順應人們的實際需求。所以在工業設計中,就要關注產品自身的生產工藝與性能,高度重視用戶的使用體驗。將人機交互設計理念應用于工業產品設計能夠增強產品的人性化特征。
現階段,我國信息化發展水平顯著提高,同時該趨勢也直接影響了現代工業產品的建設與發展。電子產品尤其如此,現代工業產品的功能更為豐富,電子工業產品滿足了人們的個性化使用需求,具備優良的人機交互功能,全方位順應了用戶的情感需求。但前期設計的工業產品并不具備上述功能,用戶應用產品時無法形成良好的體驗。設計者應依據不同的需求,科學應用人機交互設計理念,設計出更加先進智能的工業產品設計,為用戶提供更為優良的使用體驗。
虛擬交互技術在工業產品設計中的應用是不可逆轉的趨勢。虛擬交互技術綜合了多門學科,如圖像傳感器、計算機和多媒體等。設計的過程中,應充分融合上述技術,在虛擬空間之中形成一體化的感官體驗。
虛擬現實交互技術具有十分明顯的特征,首先,該技術能夠在虛擬環境中融入用戶的感受,以此為用戶打造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官體驗。用戶交互中,需以人的行為方式為基礎合理調整部分內容,形成優良的體驗。產品設計人員所打造的虛擬環境具有優良的實用性能,可順利達到既定目標。虛擬交互設計理念是基于新型信息技術所發展的設計理念,促進了數字圖像處理技術、多媒體技術等先進技術的深度融合,以此打造集人類多種感官系統于一體的近乎現實的虛擬環境。基于交互設計理念,用戶可利用智能終端設備,在虛擬現實環境中產生真實的感受。
未來的發展中,人們將實現計算機交互。微軟公司也十分重視計算機收集輸入資料方式的轉變,從傳統鍵盤鼠標輸入,向觸控、手勢和感應等更為先進的輸入機制邁進。傳統被動聽取指令的方式轉化為預設程序和標準代替人們的行動。微軟平臺計算機基于圖像處理技術,識別和調整用戶的位置和手勢,在系統的支持下自動了解和掌握用戶的交互意圖,之后做出正確的行動。因此,未來產品可判斷人的主要意圖,同時也可實現自我適應和自我調整,為工業產品交互智能化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科技發展中,工業產品設計環節,人性化是最為重要的設計原則。交互技術使人們以全新的角度看待社會發展,充分體現產品技術的高度,全面展現人類自身的發展需求,以此影響生活和生產方式。工業生產交互設計理念能夠引導消費者的物境、情境和意境,從而使消費者產生情感體驗與深刻感悟,體現產品的人性化特征,為科技、產品和人的有機結合創造條件。
總而言之,交互設計理念有利于產品的設計創新。其中,人機一體化及人性化設計是最為重要的目標,并以此組織開展工業產品設計。與此同時,也可在產品設計中產生全新的境界。交互設計理念是現階段工業產品設計的主流發展趨勢,其智能化和人性化特征可以更好地展現工業產品的優勢,為工業領域帶來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