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珞珞
(南陽農業職業學院,河南 南陽 473000)
前言:高職院校中音樂文化的教學地位以及作用與高職院校教育功能定位以及產業發展方向是密切相關的。當下階段高職教育定位是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專業性實用型較強的職業性人才,而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推進了產業融合的發展,文化產業需要與相關的行業領域積極融合,這也促進了自身產業的優化和升級。一些高職院校借助自身的辦學宗旨和專業設置優勢,將物流、旅游、商業等專業知識融入到音樂文化中去,推進了文化產業與產業的融合發展,并且提升了自身的學科專業競爭力,從而可以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更多的專業性實用型人才。
在教育理念不斷更新以及教育模式不斷發展的形勢下,校園文化的打造與提升逐漸得到了相關人員的關注和重視,并且社會大眾支持并鼓勵提升校園文化價值。但是當下一些高職院校更加注重理論知識與實踐有機結合的教學模式,而忽視了文化的打造和傳承,對于校園文化認識并不夠深入。校園文化是學校教學理念、教學模式以及學生群體精神文明建設的綜合表現,是從校風校貌以及學生面貌方面體現出教學特點的。校園文化對于學生學習以及生活方面能夠產生重要的作用,可以提升學生的精神層次,豐富學生的文化內涵,因此需要積極提升校園文化價值,加快打造校園文化,從而建設具有高職院校自身特色的校園文化,而高職院校音樂文化產業的發展達到這一目標。
人們的生活水平在逐漸提升,逐漸對于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社會經濟的發展為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有利條件,創造良好的環境,同時這也是文化事業發展的良好契機。高職院校不僅是為國家社會培養專業型人才的陣地,同時也是音樂文化繼承和傳播的場所,在音樂文化發展以及人才培養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推進了文化事業的發展,完善了音樂文化產業。而通過一些運作模式,能夠將音樂文化事業相關產業鏈逐漸健全并完善,并且可以調動社會大眾參與文化產業發展的熱情和積極性,從而促進文化產業實現良好的發展目標[1]。
在學校精神文化建設中,音樂文化這種形式普遍得到了學生的認可和肯定,并且備受追崇,以此可以滿足學生的個人發展需求以及精神世界需求。而高職院校良好的氛圍有助于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輔助學生全面發展,這是基于音樂文化產業發展的基礎之上的。在良好的音樂文化氣氛下,能夠將枯燥乏味的學習生活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及文化生活發展,并且提高了學生的文化認識,從而輔助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本著科學發展的原則,高職院校需要落實多渠道籌資方式,以此可以推動音樂文化教育發展,并且可以促進音樂領域與時俱進。在當下財政投入力度較小的形勢背景下,需要優化并改革管理體系,能夠調動多渠道的積極性,獲得社會力量的認可和支持,吸收一些社會資金,從而可以推進高職院校音樂文化產業實現市場化發展態勢,完善并規范管理體制,積極融入到社會發展體系中去。因此,落實多渠道籌資方式,對于高職院校音樂文化產業發展產生的作用極其關鍵和重要,同時也是前提條件,也是必要基礎[2]。
高職院校和其他普通高校差異在于教學師資隊伍方面,普通高校教師往往以學術研究為主要教學方向,而高職院校更加注重學生的職業教育、專業技術方面的教學,教學師資隊伍更加注重理論實踐的有機結合,因此定位不同。高職院校教師不但要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基礎,并且要擁有實踐開拓精神,而且還要掌握扎實的操作技術能力。可想而知,如果沒有舞臺經驗的教師是難以培養出具有良好舞臺功底和舞臺表演能力學生的,所以高職院校教學師資隊伍需要得到高校管理層的關注和重視,積極建設高水平高素質教學團隊,以此可以滿足音樂文化產業發展的具體需求,同時也是對高職院校音樂專業學生負責的體現[3]。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需要積極推動高職教學體制的改革,為音樂專業教師以及學生提供廣大的發展空間,并且賦予相應的權利,調動教師以及學生的主熱情,提升高職院校、系別專業、教師隊伍、學生群體高職院校音樂文化產業發展的參與熱情,從而可以擴展高職院校與市場發展的渠道,逐漸實現由單一的教學體制逐漸轉變為多元化的教學體制,從而可以推進高職院校音樂文化產業與社會發展的積極融合[4]。
對于高職院校音樂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增強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可以創造機會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建議,促進高職院校音樂文化產業發展。而高職院校學科開設雖然與普通高校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教學師資配備以及教學硬件軟件方面并不能完善配備,但是在一些職業性較強的專業,比如通信、旅游以及設計等方面的專業還是較為完善的,因此可以在學生專業學習中逐漸融入一些音樂文化元素,不但可以促進自己專業的學習以及發展,同時也推進了音樂文化產業的發展。在尋求到準確的契合點以后,可以增強學生參與學習積極性,并且獲得學生的認可和肯定,這樣學生通過自主體驗以及感知能夠深入體會音樂文化產業發展的社會意義,并且調動學生參與音樂文化產業發展的動力和熱情,這有助于音樂文化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并提供了有利條件。
由于高職院校更加注重職業性和實用性,對于信息技術、旅游、物流等實用性較強的學科發展能夠具備良好的洞察力,并且可以積極借助并展現專業優勢和專業特點,從而可以促進音樂文化產業與自身專業的發展。所以極其有必要建設音樂文化實踐基地,借助高職院校豐富良好的教學資源,積極促進音樂文化與相關產業有機結合,從而可以實現音樂文化良好的發展,最終達到預期的目的[5]。
高職院校音樂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將產業與教育積極融合,而這能夠為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機遇,并且可以建設并鞏固發展平臺,如果要更好地落實音樂文化產業的發展,那么需要強化自主創造,增強競爭力[6]。在文化產業與其他相關產業積極融合的過程中,高職院校音樂文化產業如果要實現更好的發展目標,那么需要加強自主創造,不斷增強自身的市場核心競爭力,以此才能順應社會發展趨勢,滿足市場發展對于音樂文化產業發展的需求,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需要,以此才能提高高職院校音樂文化產業在社會中的地位[7]。
在高職院校音樂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需要緊密抓住產業融合發展的良好契機,要借助并發揮高職院校專業教學設計以及教學模式的優勢,科學地規劃音樂文化產業發展路徑,包括短期以及長遠發展規劃,大力推動音樂文化產業與相關行業領域的積極融合,包括旅游、物流、互聯網信息等產業的融合,并且還要加快高職院校音樂文化產業體系的建設進程,逐漸打造具有良好社會形象以及社會競爭力的品牌[8],從而可以建設具有高職院校音樂文化產業特色的品牌,在吸收并應用教學資源的基礎上,提高高職院校音樂文化產業在文化產業領域的地位,并且發揮音樂文化產業的作用優勢,進而可以促進社會的發展[9]。
結語:綜上所述,高職院校音樂文化產業發展需要得到相關人員的關注和重視。音樂文化產業發展對于院校教育教學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產生了重要意義。因此,為了更好地促進高職院校音樂文化產業發展,那么需要應用有效措施,那么需要落實多渠道籌資方式、建設高水平高素質團隊、推動高職教學體制改革、增強學生參與學習積極性、建設音樂文化實踐基地、強化自主創造,增強競爭力、科學規劃音樂文化產業發展,從而可以逐漸推進高職院校音樂文化產業發展的進程,并取得良好的發展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