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杰
(吉林化工學院外國語學院,吉林 吉林市 132022)
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文化、政治等各方面發展的不斷深入,語言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出來,各領域對所需要的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20 世紀末,素質教育這一理念被提出,該理念倡導學生全面素質的發展,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探索精神,激發潛能,健全人格,從根本上提升整個國家的人才質量。毫無疑問,要達到這樣的目標,教師團隊的質量也應更進一步。高校教師的專業素質能力直接影響了人才培養的效果,對社會的進步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英語課程是高等教育階段各專業學生的必修課,也是學生提升外語能力和綜合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英語這一學科覆蓋面廣,影響力大,是教育當中不可忽視的一項重要內容。由此我們不難推出,在人才培養當中,高校英語教師的專業素質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教師們的專業素質不僅直接關系到學生英語能力提升的速度和質量,而且還會對其綜合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學習主動性培養等產生影響。因此,我們對高校英語教師的專業素質應進一步提高重視,在新時代、新環境的背景下,促進整個教師群體專業素質能力提升。
高校英語教師教學專業素質能力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它不能簡單地理解為“課講得好”。從總體上來看,英語教師專業素質主要包括學術儲備和授課水平兩大方面,但如果進一步理解,我們可知專業素質還包括教學經驗,課堂發揮,與大環境相結合的能力,教研能力,自我發展意識,人格魅力,語言習慣等多方面的細節。此外,要研究目前我國高校英語教師的專業素質,還要考慮到個體差異,各校客觀條件差異,社會需求等多方面的內容。
從目前我國各高校教學情況來看,信息技術在課堂上的應用已經成為了主流。無論是常規的讀寫課程,專門用來培養聽力、口語能力的聽說課程,還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效、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消化吸收的自主學習在線練習系統,亦或是從側面輔助培養學習興趣的英語影視欣賞等,都廣泛應用了信息技術。信息技術的應用豐富了教學手段,緩解了教師的壓力,提升了教學效果,從整體上來說對英語教學起到了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但是,新的技術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對英語教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最直接的一項便是教師們在原本所需要完成的備課任務之外,還要再進行信息技術(如多媒體設備的操作)的學習,這無疑給他們增加了一定的負擔。
我國處于新的科技時代,傳統的宣講式、“填鴨式”教學早已不適應新時代的要求。我國上世紀末提出的素質教育理念對我國各階段的教育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們也在不斷尋求更有效、更多樣的教學方式。然而,這個過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逐漸變化的過程。由于個體差異、影響面廣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高校英語教學要發展,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從整體而言,高校英語教師英語知識學術儲備情況較好,絕大多數教師都能在英語知識方面滿足教學需求,但這僅是專業素質的一個方面。英語教師群體人數龐大,年齡層次分布較為分散,從從業多年的老教師到初入教育行業的新教師,各個年齡群體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從教學專業素質的各個角度來看,現階段高校英語教師在以下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首先,不同教師具有不同的教學風格和教學習慣。按照年齡層來劃分,我們可清晰地看出,老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但由于科技發展和歷史進程的影響,這些經驗大部分來源于信息技術應用不夠廣泛的時期,較常見的授課方式為“輸入-輸出”式教學,但這一方式已經處于落后地位。與之相對的,年輕教師教學經驗不足,但他們往往具有更活躍的思維和更高的對新技術的敏銳度,學習和操作更易上手。不同群體在教學風格和教學習慣上展現出的問題也有一定差異。毫無疑問,對新時代的大學生來說,一成不變的宣講式教學不如結合新技術進行的多樣化的教學有吸引力,學習積極性的調動和提升效果也有明顯的不同。針對這一方面的情況,我們研究后發現,老教師很難快速掌握新的信息技術,導致課堂沉悶,學生學習動力稍低。而年輕教師的課堂往往較為活潑,風格多樣,較為輕松,趣味性略高,學生更樂于接受,學習動力也得到了明顯增強。但是,這也會導致新的問題,即過于注重課堂活動的多樣性,降低了應講授知識的數量和質量,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學習的實際效果。
其次,新技術得到廣泛應用,教師們的課堂發揮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在傳統課堂上,教師只需要注意知識講授、學生情況等直接影響課堂的因素,但在信息技術時代,教師們不但要注意以上因素,還要提前調試多媒體設備,查看所需視頻、音頻等數據文件。在講授過程中,需要額外注意學生是否能跟上教師講課的步伐,需要注意自己通過多媒體系統講授是否清晰,學生能否流暢地與教師互動等,這些牽扯了教師一定的精力。
第三,英語教師不僅要講授課本內容,還要注重人才綜合培養以及四級、六級、就業等方面的實際需求。在信息技術廣泛應用的今天,高校英語教師不但要立足本班、本校,還要提升對社會需求的敏銳程度。在聽說讀寫等各個方面,教師都應注意與時代接軌,結合大環境的需求,有目的、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所需的能力,所選擇的材料也應與大環境相符合。然而,經過研究我們發現,有相當數量的高校英語教師將絕大部分注意力放在課本有限的內容上,對于其中部分已經過時的內容并沒有采取適當降低精力投入的處理,對于新時代綜合型人才應具備的思辨能力等也沒有著重強調。從與大環境相結合的能力這方面來看,高校英語教師還有待提升。
第四,新時代教師應具備更為靈活的教研方式和更強的教研能力,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很多教師依然保留著原有的教研觀念,采用傳統方式進行教學研究,在教研能力方面也沒有明顯的改觀。隨著新世紀的到來,越來越多的新技術被應用到了課堂上,但很多高校英語教師的教學研究仍然停留在傳統教學方法、教學效果上,對于信息技術的關注相對較少。還有一部分教師已經意識到了教研的改變,但自身條件有限,不知該從何入手。對于信息技術,很多老教師都覺得十分陌生,學習起來難度較高,想提升該方面能力困難重重。
第五,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可以預見,信息技術還將繼續發展,并呈現出更多樣的面貌,以更豐富的方式影響教育事業。然而,在現階段,不少高校英語教師缺乏繼續進行自我發展、自我提升的意識,認為自己能力足夠應對教學任務,對信息技術的認識也僅僅停留在播放音頻、視頻文件等基礎層面。事實上,信息技術在教育上的應用不應該僅僅是播放視頻、音頻文件等簡單的改變,而是綜合性的、根本性的變革,但大多數英語教師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仍然將大部分注意力放在詞匯、語法等與考試直接相關的內容上,缺乏對新時代、新信息的敏銳感知,長此以往只會越來越與新技術脫節,最終嚴重影響教學效果。
高等教育是為社會培養優秀人才的重要途徑,與我國各項事業的發展息息相關。為了更好地達到人才培養的目標,教師們應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豐富的學術資源、發達的信息技術為輔助,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我國目前各高校英語教師在專業素質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要提升英語教師的教學專業素質,我們應采用有針對性的方法,尋求更有效的提升路徑。
第一,明確教師所處年齡層次,并對其問題進行歸類和分析。如上文所說,不同年齡層的教師體現出的問題也有一定的差異,要提升教師專業素質,應先對這些問題進行區分,然后再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整。
第二,提升教師的繼續發展意識,幫助其認清大環境的新挑戰、新要求,防止故步自封的情況出現。通過溝通和調查,我們發現有相當數量的高校英語教師具有較高的職業自信,認為自己的學術能力、教學能力足以輕松應對教學任務。要改變這一點,應增加新知識、新需求方面信息的傳達,幫助教師以動態觀點來看待教育和教學,使其更清晰地認識到新技術時代對人才的綜合性要求,提升其繼續發展自身專業素質的動力。
第三,開展跨校合作、校企合作,適當提升學術交流的數量和質量,進一步開拓教師視野,增進提升熱情。不少教師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教學活動上,備課、上課、課后練習、試卷整理分析等已經占據了較多的時間和精力,這導致他們學術視野較窄,對企業的新需求、其他高校的新研究成果等不夠了解。教師應有更多機會獲取相關信息,從而推動英語教師們的競爭意識,形成良性競爭,從整體上提升專業素質能力。
第四,校方應積極拓展教研主題,緊跟時代發展潮流,調整不同類別主題所占的比例。傳統的教研主題主要集中在具體英語知識的教學方法、課堂活動的設計、從“填鴨式教學”向“互動式教學”轉變的途徑等方面,但隨著科技的發展,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關系研究的重要性也逐漸凸顯出來,此類研究的比例應有適當增加。
第五,為教師提供更多的信息技術學習機會,使信息技術不再成為課堂進程的阻礙,而是成為教學的輔助工具,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不少英語教師自身對信息技術不夠熟悉,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提升教學效果,各高校應為教師們提供更多的有利條件,如提供多媒體設備供其學習信息技術,配備信息技術方面的專業人員進行輔導教學,幫助教師提升該方面知識的掌握,幫助其在能夠熟練操作相關設備后更好地應對教學任務,以便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知識吸收效果,為培養人才作出貢獻。
教育要為整個社會所處的大環境服務。在目前的大環境下,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已經成為了教學當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在這樣的環境下,高校英語教師的專業素質能力的提升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其重要性不可忽視。唯有隨社會的發展而發展,教育才能不斷地為我國培養更具價值、更有能力的人才,更好地為我國各項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