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寅
(合肥市包河建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
混凝土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部分,對房屋建筑項目的穩定性有著積極的意義。其中裝配式混凝土是一種新的方式,其質量、穩定性可以得到有效的優化和改善。此外,還具有節約能源的特點,是現階段國家大力倡導的房屋建筑施工方式。在實際的應用中,也只需要對部分或全部混凝土預制構件進行裝配連接。但是其中很多環節在施工中需要細化,否則就會影響裝配式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因此,需要對房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中的關鍵技術進行研究和分析,使其在建筑工程中充分發揮作用。
具體來說,裝配式混凝土結構與傳統的混凝土施工不同,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性能更強,抗震能力更高,使得整體結構更加穩定。除此之外,與以往混凝土結構相比,裝配式混凝土施工中大多選用保溫材料,密封性也會大大提高,促使整體房屋建筑的保溫性、耐熱性也更高,滿足居住者不同季節的溫度需求,提高居住體驗。另外,裝配式混凝土結構中多選用鋼筋混凝土,這種構件的抗壓性較高,可以應對外界環境的變化,是新的混凝土施工材料。
房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可以有效縮短施工周期,具體來說,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房屋建筑項目施工中具有多個施工環節,因此施工周期也較長,其中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就是環節之一,在施工建設中只需要在墻體施工時預留安裝外窗需要的木磚,在結構封頂后,在外圍封閉條件下可以壓縮施工周期。傳統施工中,在完成封頂施工作業后,施工單位還需要再進行窗口的剔鑿、防水等施工,這些工作至少需要1~ 2 個月完成,致使施工周期延長。第二,在施工中通過加飄窗欄桿埋件、欄桿孔洞預埋、墻體水灌槽預留等,可以有效地縮短施工周期。第三,在粘貼保溫材料、裝修外墻等施工環節,通過采用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外墻可以與飄窗施工同步進行,這樣就可以節省很多時間,使工期縮短。如果采用傳統技術,至少要2 個月才能完成。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可以有效地縮減造價成本。在傳統的混凝土施工中,需要專業的人員去采購,采購完成后,還需要檢驗是否合格再進入場地,由專業的人員進行一系列工作。在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中,則是一體化完成,所需的構件等均由廠家進行生產、運送等,降低人力成本、時間成本等。
建筑行業構造中需要較多的材料,而且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這與目前我國倡導的綠色發展反向而行。因此,需要對建筑施工中的材料和工藝進行創新研究,制造出節約能源的新技術和構件。其中,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可以實現這一點,不僅有利于實現模塊化建設,還可以為施工單位提供科學的建造技術,實現高質量的建設;同時還能進行異地重建,對我國建筑行業的創新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上述對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施工優勢做出了簡單介紹,由此得知裝配式建筑混凝土結構由于其施工方式、材料的選用與傳統方法不同,使其的性能得到提高,施工周期、成本也能得到有效的縮減,并且還具有節約能源的作用。首先,在構造方面,房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是由車間生產預制而成,利用平面化施工方式、現代化計算機技術的方式代替了傳統澆筑式的立體交叉作業,使構件的精度得到大大提升。其次,預制構件可以實現防水和保溫的功效,并且預制構件的澆筑、養護和存儲工作都在工廠進行,基本不會受到天氣的影響,可以在任何天氣下使用。再次,房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構件均在工廠完成,待完成后會運輸到施工場地,根據施工的實際需求完成相應的裝配工作。在現場調配時,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實行并行工程,提高工作效率。最后,房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可以實現精準放線。因此,在施工時必須進行準確的測量,保證質量,并且要確保預留孔位置和尺寸的準確性,避免因精準性不高而重新開槽。
在房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中,前期的準備工作十分重要。因此,相關負責人員需要以工程的要求為基礎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如構件的運輸方案、吊裝方案、構件安裝方案和連接方案等。同時在施工時,相關工作人員還要進行試安裝工作,只需要選擇重要環節試安裝即可,然后根據試安裝的實際結果對方案進行優化調整。除此之外,還需要重視施工的技術交底工作,要以工程的實際施工特點、進度要求、構件類型和重量為基礎,針對性地選擇適用的機械設施,為房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施工夯實基礎。
構件的運輸和保存工作也十分重要,這就需要提前編制出運輸方案和保存方案。在運輸環節的方案編制中主要包括運輸路線、要求等,并且要對一些特殊構件編制針對性的運輸放置計劃,根據構件的高、寬等選擇特殊規格的運輸措施,以及運輸過程中的安全保護措施,做好排水處理。另外,在存放環節,還需要根據預制構件的類型、規格、所用部位、吊裝順序等進行分類存放,并在其底層和層間設置相應的墊塊。
構件的預制生產技術主要包括四個重要環節:第一,明確模具的方案,這一過程需要生產人員對模具的要求、使用要求、構造形式及生產的時間要求進行了解,并嚴格按照這些要求編制模具方案,還要了解生產中所需要的構件種類、數量,以此為后期施工方案的確定奠定基礎;第二,預埋、預留裝配式構件,在此過程中必須對吊件、連接窗、窗線、管線等的預留位置進行確定;第三,預制夾心保溫板,這一環節的生產中要注意保證內葉墻、保溫層、外葉墻等一次成型,再選用具有較高質量的連接件進行連接,這時就不需要再進行外墻保溫,從而有效地提高施工的簡易度,還可以提高建筑物的保溫性能和質量;第四,預制帶飾面構件,這一環節可以與混凝土成型施工同步進行,必須將外裝飾材料反向鋪設在模板中,再進行懸挑鋼筋籠和混凝土的澆筑工作。其中,在進行鋪設時,還需要通過使用膠紙使其與面磚連接起來,形成磚片,然后再按照模板上畫好的基準線將磚片反向鋪入模具中,完成這一工作后再使用雙面膠進行粘貼,并利用海綿條填充磚和磚之間的縫隙,預留一定的磚縫,避免后期有可能出現的污染問題。
裝配施工同樣是關鍵環節,例如構件吊裝定位、構件受力鋼筋間的連接、混凝土的澆筑等工作。構件吊裝定位需要借助設施開展鋼梁的調運、接駁器、鎖具等工作。吊運鋼梁需要對稱設置多組吊耳,適應不同構件的起吊;接駁器能夠連接構件和鎖具,其主要組成是底座、安裝孔和螺栓。此外,還需要嚴格地按照施工工序進行,如進入現場的檢查工作、安裝接駁器、連接吊裝鋼梁、吊運、鋼筋對位、落位、調整就位。完成吊運工作后,還需要在其底部設置限位裝置,設置調節斜撐,把其作為臨時支撐系統,并且傳力構件應在連接部位現澆混凝土等。連接構件與鋼筋時,預制框架柱接頭位置應呈縱向的方式。鋼筋通過后澆混凝土連接,通常情況下,預制構件為墻間豎起縫位置、預制梁接頭位置、預制梁柱節點位置、結構預制部分和現澆部分連接位置,這些位置應選用后澆筑混凝土方式,使其與構件表面部位連接起來,并且在預制生產中將其做成粗糙面。此外,在澆筑混凝土工作前,相關工作人員還需要對構件結構進行清理,并且用水濕潤,使其一次性澆筑成型。
成品保護工作十分重要,只有做好該工作才能保證后期的安裝質量。在此過程中,應該由負責人員根據構件的類型選擇針對性的保護措施,在此基礎上進行保存、運輸等工作。另外,為了避免運輸過程中出現損壞,可以使用塑料薄膜進行包裹,并對薄弱等易損環節進行重點保護,保證其安全。
結束語: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較為復雜,對施工技術的要求較高。在施工當中,如果一個環節出現偏差,將會給建筑施工帶來不可逆轉的影響。因此,建筑施工要在注重技術引進與創新的基礎上,采用人才選聘、培訓、制定實施文件及標準、加強施工監督管理等方法提高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以保證工程的進度、質量及社會、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