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輝
(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中衛供電公司,寧夏 中衛 755000)
隨著電力負荷的快速增加,區域電網的互聯逐漸成熟,不斷增大的電網等級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停電事故的不時發生表明現階段仍需要加強對輸電線路安全的監控與風險防控。目前,對輸電線路的輸電能力的要求主要是以其對事故前期的預測與對潮流的預控制來判別。
配電線路傳輸量巨大,一旦出現故障,影響面廣,若修復不及時,會直接導致重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在平時的配電線路維護過程中,依據通信工程配電線路養護要求的實施細則中所規定的,明確線路分布區域的主體責任,由區域維護負責人安排技術人員,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相關的線路維修日常檢修、技術維護、障礙查修和故障報修等相關工作,排查周圍環境中的危險因素,清除線路上的障礙物及雜物,做好原始數據的登記、上報工作,進行通信設備的檢修,小問題能及時發現并處理,對于重、特大故障,按照上報流程,上報給上級領導部門,必要時協調相關部分,做好維修工作方案及應急預案,安排后續的故障排查和維修工作。配電線路運行維護部門每年組織人員進行檢查工作,了解配電線路的運行情況并對數據傳輸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異常數據產生的原因,對于后續配電線路的維護和維修制定計劃,評估設備的安全性,做好年度預算,將工作計劃及執行情況反饋給職能部門。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通信工程配電線路已經可以實現偏遠、高海拔、海底等復雜條件下的鋪設工作,跨遠距離、山區、偏遠地區的基站建設也離不開配電線路及設備。與此同時,受環境、地域、溫度等因素的影響,維護難度相對增加。在電纜的維修過程中,維修人員需要在山區、高海拔、高空作業,需要精準維護的同時,還需要足夠的體力和意志力去完成維護工作。維修設備的運輸距離較遠、時長長、運輸成本高,都成為影響配電線路維修進度的因素。維修人員也需要做好在惡劣氣候條件下,配電線路的保護工作,以防止雷擊、高溫等因素引起的線路老化、氧化等情況的發生。由于距離和環境條件的限制,維修人員的相對缺乏,不能保證的故障發生時,做到有序統籌安排維修工作,導致維修進度拖沓。
要加大對配電網的改造力度:需改造35kV 農網終端變電站,盡量把35kV 變電站當中的一回電源進線轉變為雙回電源進線,從而不斷提高配電網供電的可靠性。增多35kV 變電站的布點,降低10kV 配電線路供電半徑;在不同的10kV 配電線路間加設聯絡線,保證10kV 配電線路呈現出環網結構,從而構成手拉手的環網電源,獲得相互代供的能力。經過配電網改造大部分農網線路干線導線截面增加,在良好滿足當前負荷的基礎上適當留出余度。若是要在相鄰兩條線路的一個地方或是兩個地方架設聯絡線、裝好聯絡開關,一旦一條線路產生故障或出現計劃檢修時,經過相應的操作讓故障段或是工作段外的線路設備依然能帶電運轉。這樣通過改造10kV 配電線路、增設線路間聯絡線,讓某一部分配電線路產生故障要停電時利用聯絡線配出負荷,進而提高供電可靠性。
做好對自然災害的預防控制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提升10kV 配電網供電的可靠性。面對不同時間段的雷雨、暴風雪的高發時間段,電力企業需與地方的具體情況、配電網供電需求良好結合在一起,科學制定出有效的措施,進而提高配電網的防災水平。比如,面對暴風高發的地段,一定要在建設基礎設施時制定出有效的措施,有效對基礎設施如電桿等進行加固處理,調整導線的弧垂,定期對線路周邊的雜物、樹木等進行清理,避免對線路的正常運行帶來影響。
為工作人員提供業務培訓,當培訓合格后讓工作人員上崗工作。良好提高供電人員思想意識,讓工作人員具有專業的工作能力、還具有供電安全可靠的意識。農村配電網施工中,嚴格按照規范施工、按照工程竣工驗收,避免有不合格的工程投入使用。培訓供電工作人員的供電可靠性意識,將培訓落實到供電生產、運行、檢修、停電、維護等每一個環節當中去,避免只是表面形式。做好理論指導工作、培訓業務,通過討論的形式分析,供電人員要擅長分享相關工作經驗,進而拓寬提高供電人員素質的道路。
在線監測對整條線路的維護和正常運行維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運行維護中應加強在線監測。比如我們可以制定出保護器的具體維修時間,這樣就可以實現對保護器的定期檢測,對已經發生的問題及時處理,避免造成重大損失。在實施監測時,還應積極運用一些先進的技術手段,這樣才能有效提高監測的效率和質量。現在保護器的技術管理工作基本上是使用每個保護器本身形成的技術文件管理,主要是為了記錄操作信息的設備,以保證整個系統的正常運行和保護裝置的操作的有效性。在整個傳輸網中,過流變壓器的作用至關重要,它還涵蓋了許多功能,主要是對傳輸線起到基本的保護作用,有效地限制了整個配電網的電壓。通常,為了防止輸電線路受到嚴重雷擊,會使用設備,因為它能吸收和釋放雷擊產生的電,從而起到基本的保護作用。
在設計過電壓保護器時,必須考慮各種因素對其的影響。最重要的是如何保證最佳的防雷效果。保護器的主要是保護線路免受雷擊。因此,保護器的設計必須遵循科學合理的原則,在實現各項技術指標的前提下,使保護器的防雷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在設計保護裝置時,必須注意以下問題:首先,在設計過程中,必須充分注意線路的串聯和絕緣子串的協調。這種設置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避免過電壓在受到雷擊時產生閃絡現象;其次,線路中工頻延續電流的作用也一定要注意,保證在線路出現故障時能及時切斷電源。最后,過電壓操作也必須高度關注。在設計過電壓保護器時,要保證串聯間隙不會因電流沖擊而擊穿,以保證過電壓保護器的正常穩定運行。
相關企業要加大對有專業維修技術人員的培養,建立維修技術梯隊,有技術指導、維修人員、檢修人員、巡查人員組成。對于不同地域的巡查人員的培養,可以在故障發生時,有巡查人員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將相關數據反饋回數據中心,做好故障的初步排查工作。可以做到光纜故障現場的保護工作,避免對配電線路的二次損害,大大節約了時間成本。招聘通信工程專業的畢業生進行職業培訓,結合相關專業知識,保證在故障發生的2 小時內,做到故障分析排查工作。建立維修人員專項基金,對于在技術方面有特長、獲得相關證書及獎項的人員,進行物質獎勵,激勵更多相關專業人員,鉆研維修技術。避免人員流動情況下,維修人員缺口的出現,影響維修任務和維修正常進度。維修人員多為剛畢業的大學生,有足夠的熱情和體力,能完成復雜條件下的維修任務[1]。
有專人定期對配電線路進行巡檢,做好線路運行情況及周圍環境的檢查工作,在配電線路鋪設路段設立標識。做好技術維護工作,巡檢人員定期對線路運行數據進行整理,反饋給技術人員,對于需要調試和異常的數據,請技術人員進行實地調試及故障排除工作,避免因操作不當而出現整條配電線路無法正常運行的情況。加強對基站的維護管理工作,從維護項目、維護時長、周圍環境等方面進行正常的維護工作,可從提高對基站維護質量、加大配電線路的管理力度、創新維護管理方式、提高配電線路維護的信息化水平及維護人員的思想素質等方面著手,盡最大限度地排除基站周邊的一切安全隱患,對維護模式進行創新,提高故障排查和處理效率,降低因基站故障對于用戶的工作和生活帶來的影響,保證基站的正常運營。配電線路的后期養護工作,離不開當地政府的大力協助和支持。政府定期檢查配電線路的維護情況,發現配電線路北損毀的情況,應當及時反映給相關部門進行處理。大力宣傳光纜的用途及對于我們日常生活的影響,加大對于惡意損壞配電線路的行為的處罰力度,鼓勵群眾對相關人員和行為進行舉報,從源頭上阻止這種行為的發生[2]。
主要針對微弱電流而言,在帶電作業中,作業人員極易遭受到微弱電流的影響和威脅,雖然這種電流在經過人體之后,并不會產生大的危害,但是,作業人員本身依然會產生過電反應,如果長期受到這種微弱電流的攻擊,將給正常的作業流程造成不利影響。尤其在對電路進行檢修時,如果作業環境濕度較大,或者線路腐蝕嚴重,則極易發生觸電事故。因此,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電力部門應當進一步加大人體安全電流的防護力度,在作業過程中,可以通過加設電流泄漏警示器的方法,對安全電流的強度進行有效監控,一旦電流超出人體的接受范圍,泄漏警示器將發出預警信號,在這種情況之下,作業人員可以快速排除安全風險隱患,保障作業流程順利進行[3]。
一旦發現故障,應及時修復,盡量減少故障的影響。長期受到諧波的影響,保護器的使用壽命將縮短。由于技術和材料的影響,傳統保護器往往難以控制這一問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許多新的保護劑相繼開發出來。這些新型保護器在保留原有保護器的基礎上增加了許多新的性能,一些創新的研發成果大大提高了保護器的穩定性。此外,新型保護器還具有脫扣裝置,可顯著降低運行過程中線路故障的頻率,為線路提供最大程度的保護[4]。
維護電力系統的穩定與安全就成為必要的一項重要任務。過電壓保護器作為維護線路穩定的重要硬件設備,其穩定性值得關注。技術人員應認真完成保護器的維護保養工作,確保它能發揮預期的保護功能,為整體線路提供保護。由于過電壓保護器的優點和特點十分明顯,在10kV 輸電線路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為了進一步降低設備故障發生的概率,過電壓保護器的設計必須嚴格按照規范的要求進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