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杰
(遼寧省朝陽市生態環境局喀左分局,遼寧 朝陽 122300)
環境水質監測是環境工程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其主要目的就是對水質情況進行充分了解,一旦發現水質存在異常,則可以及時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技術手段進行處理,實現改善水質的目的,保障我國人民的飲水安全。雖然我國對環境水質監測的投入不斷提升,但是在整個過程依舊存在諸多問題,比如統籌管理方法不夠科學、配備方面存在不足、污染監測協調性不足等等,這些都影響到環境水質監測的質量。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環境水質監測的質量控制問題,探究環境水質監測質量控制問題的解決措施,從而促進環境水質監測工作質量的有效提升。
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存在以犧牲環境為條件的情況,使得各地區存在不同程度的環境污染情況,尤其是水環境污染對我國人民的日常生活產生重大影響。同時,在水環境污染越加嚴重的情況下,我國經濟發展也受到阻礙,給社會可持續發展帶來較大挑戰。而環境水質監測工作能夠解決這一問題,對水環境污染進行有效監測,幫助環境治理部門作出科學的決策及環境治理措施,從而保證環境污染治理效果,實現對水環境質量的提升[1]。
通過做好環境水質監測工作,可以對水體中存在的各種病菌進行充分了解,之后選擇科學的措施對其進行處理,避免我國人民的身體健康受到這些病菌的威脅。同時,水質達標的水資源能夠為群眾的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確保群眾的生命安全。其次,水質達標的水資源能夠滿足社會工農業發展的需求,使工農業生產活動得以順利開展。總之,通過環境水質監測可以提高水資源的質量,充分滿足群眾生活生產需求,使社會保持和諧穩定的發展狀態。
水質監測是環境保護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可以實現全面保護水環境的作用,及時掌握環境水質監測的信息,確定水環境污染的具體位置,使水環境保護得以順利開展。同時,充分發揮環境水質監測的功能效用,可以對當前的水環境情況進行準確地判斷,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出具有合理性及有效性的治理方案,使環境保護工程的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得以提升。
在環境水質監測工作時,需要做好環境水質監測的統籌管理,確保各個人員能夠明確自身的工作內容,按照規范的要求開展工作,使環境水質監測得以順利進行。但是就實際情況來看,環境水質監測的統籌管理存在較大不足,經常出現分工不明確的狀況,且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交流,導致部門之間的沖突較多,很難做到相互配合,嚴重影響到環境水質監測工作的整體效果。其次,在環境水質監測工作時,工作人員所采用的技術手段不符合需求,再加上人員操作不當,進一步影響到環境水質監測的準確性,給后續環境保護工作帶來一定隱患[2]。
根據以往環境水質監測的工作情況來看,整個過程存在不同類型的水資源,尤其是地下水的監測受到高度重視。然而地下水的監測是一個長期且復雜的過程,必須安排專門的人員對其進行常態化的監測,否則將直接影響到地下水監測的準確性。由于人員配置不足,地下水的監測存在效率低、效果不理想的情況,且設備設施的需求較大,導致地下水的監測面臨著諸多阻礙,難以發揮環境水質監測具有的整體作用[3]。其次,部分設備存在較嚴重的老化情況,使得監測工作的安全隱患較多,難以滿足環境水質監測不斷提高的要求。
我國水環境污染隨著工業發展而越加嚴重,特別是中小型的河流中存在大量的無機污染物,給環境水質監測工作帶來較大挑戰。在具體的環境水質監測工作中,無機物含量過高不僅影響到環境水質監測的工作效率,也無法保證環境水質監測的高水準,無法為水環境污染治理工作提供可靠的監測數據,最終影響到水環境治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為提高環境水質監測的有效性,滿足環境治理工作的需要,必須對環境水質監測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確保環境水質監測的準確性。首先,在開展環境水質監測工作的時候,應做好監測工作人員的考核工作,確保環境水質監測的工作人員具備較高的技能水平,能夠保持專業的狀態完成工作。同時,監測人員必須掌握環境水質監測的相關要求,確保環境水質監測的規范性,以此促進環境水質監測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其次,為保證環境水質監測的科學性,要求監測工作人員對無機物污染和有機物污染做出正確的判斷,通過全面分析對污染物進行協同化監測,充分發揮環境水質監測的作用,滿足環境治理工作的要求[4]。
在科技發展不斷加快的背景下,各種設備被應用到我國人民的生活生產中,對提高工作質量起到了較好的積極作用。為適應時代發展,環境水質監測也要做到與時俱進,重視對各種設備的運用,借助先進的設備來提高環境水質監測的效率及質量,在保證監測結果準確的同時,降低環境水質監測的人力成本。在環境水質監測工作中,需要做好監測設備的維護管理,并加強監測設備的研發和創新,使環境水質監測的全面性及準確性得以提升。對于監測設備方面的投入,必須考慮到水環境污染的實際情況,不斷調整設備投入,結合環境水質監測的需求對國內外先進的設備進行引入,從而滿足環境水質監測工作的需要。比如在石油類的水樣采集中,需要選擇專業的采集器,通過選型的方式完成測試,保證采樣器符合實際的需求,并做好相應的推廣工作,使環境水質監測中的技術難題得以解決[5]。
為促進水環境污染治理的順利進行,需要充分了解水體中的相關參數,以便能夠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處理,實現最佳的治理效果。在進行水質分析的時候,可以采用一些合理的策略進行改進,以此提高環境水質監測的可靠性、第一,選擇平行樣的方式進行水質分析,通過雙樣方式和平行樣的方式在水質監測中進行相對偏差的控制,使水質分析更具有精密性。同時,平行樣的測定數量為一批樣本的百分之二十,保證具有10 個以上的樣品,以便能夠獲得可靠的結果。第二,必須做好備用樣品的保存。由于環境水質監測不僅影響著水環境保護工作,也影響著系統資源的供應,必須保證環境水質監測整體的精確性,及時利用實驗室進行水樣的檢測,并做好樣本的備份,方便進行后續的復檢工作,結合兩次或多次以上的復檢結果進行對比,判斷環境水質監測的準確性。
在環境水質監測工作中,很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使得監測結果的準確性受到影響,這就必須做好事前的準備工作,對相關配套方法進行不斷完善,并制定統一的規范,切實提高環境水質監測的規范性,降低外部因素對環境水質監測的不利影響。為保證環境水質監測的有效性,要求工作人員掌握水源的類型,其中包括了地表水、廢水等等,可以選擇不同的分析方法,對環境水質監測室的質量控制能力進行針對性地強化,將質量保障措施嚴格落實,使環境水質監測的水平得以有效提升[6]。在監測地下水的水質時,需要做出一些明確的規定,結合環境保護的要求進行水污染的評價,采用適合的監測手段對水環境污染進行控制。
把握好環境水質監測工作的難點,有利于提高監測工作的效率,實現更高的監測效益。具體來講,需要對水生生物的水體監測的特征進行了解,依據綜合性的表現元素來確定環境水質監測的難點,特別要做好極低濃度的污染物管理,對水生生態系統中的有害物質進行全方位的監測。在水生生物暴露在化學物質中的時候,勢必會產生反應,能夠對化學物質或水生生物的變化關系進行評價。同時,通過生物監測系統能夠對水體環境進行連續性的監測處理,重點監測其中的有害物質,將生物體的反應作為依據,評價污染物的環境質量,使環境水質監測更加可靠。其次,在環境水質監測工作的時候,需要考慮到部分毒性物質共存的情況,根據生物毒理學進行監測管理,且毒性學普遍都是以推薦的標準為主,而ISO 中已經存在比較成熟的監測標準。雖然我國制定了相應的規定,但是在實施方面存在較多不足,必須對其進行不斷完善,使環境水質監測的準確性及可靠性得以提升。
綜上所述,為發揮環境保護工程的作用,改善我國人民的生存環境,必須提高對環境水質監測的重視性,深入了解環境水質監測的現狀及相關問題,以科學合理的方法進行改進,使環境水質監測的準確性及可靠性得到保障。在實際的監測工作中,應積極提高環境水質監測的工作力度,加強監測設備的研發及創新,做好監測過程的質量控制,完善配套方法、制定統一規范,把握監測難點、提高監測效益,從而促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有效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