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彥軍
(西藏拉薩那曲第三高級中學,西藏 拉薩 850000)
教育教學改革,已經全面開展起來,實驗課程,真正與學科教學改革,進行密切的結合,探究其本質,挖掘其奧秘,才能讓學生的應用能力得以全面的提升。實驗,作為高中化學課程的重要環節和部分,在優化和調整教學進程,變革其方法,探索新的教學資源,落實和踐行新高考政策方面將產生深遠的影響。作為高中化學教師,需要全面運用實驗課程,創新課堂教學結構,深層次的進行實驗資源的利用,教給學生科學的實驗探索方法,并把理論與實踐進行密切的結合,全方位進行課程的調整,讓學生尋找到實驗的突破口,并從生活中提煉實驗的原理,明確學生學習實驗的方向,加深學生的認知和了解,以全面提高學生運用實驗的綜合能力和水平。那么在實際的高中化學課堂中,應該通過哪些有效的方式和策略,提高實驗教學的效果和質量呢?
以往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由于探索性的效果不是很明顯,所以許多方面的鏈接并不是很密切,學生只能是簡單地進行實驗步驟的背誦,沒有進行實際性的參觀,導致學生的化學實驗素養受到限制,不利于學生探索精神的形成。面對這樣的情況,高中化學教師全面進行創新和實踐,靈活的組織探索性的實驗,挖掘出教材中豐富的內容,以獨特新型的方式,為學生傳授實驗原理,然后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應主動的進行實驗的總結和概括,這樣才能引導學生進行大膽的創新和思考,促使學生內心的學習欲望得以持續的上升,這樣才能讓學生主動的進行探究,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求是態度,以獲取更多的教育教學效果。比如進行第一章實驗(1~5)配100mL1.00moL/LNaCl 溶液的學生實驗中,教師不再簡單地進行陳述,而是制定出清晰的目標,以探索為目的,把注意的問題擺在學生的眼前,然后借此讓學生進行實際性的觀察和分析,此時學生不僅能夠掌握實驗的具體操作步驟,同時也能合理的調控溶液的配置和物質的量,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實驗探索能力必然會得到全面的提高。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觸動學生探究實驗的靈感,同時也能很好地開拓學生學習實驗的范圍和領域。
為了確保實驗內容的精準性,需通過直觀性的方式,設計實驗的操作流程,讓學生全面進行把握,避免操作過程的敷衍了事,這樣才能很好的規范學生的實驗行為,為學生帶來深刻的體驗,學生的整體實驗學習效果必然會得到全面的提高。所以高中化學教師在研究實驗內容中需要充分考慮實驗的具體步驟,不再單純地進行演示,而是通過直觀性的方法,讓學生親自進行參與,這樣才能把注意事項融入到學生的心中,大幅度提高學生參與實驗的興趣,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會充滿靈動性,不再單一的進行接受,而是更加全面地進行感知和體驗,總結出實驗的具體方法,有適當地進行增減,同時也能很好的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羅列出實驗步驟中的具體事項,這樣的傳授方式能夠很好的規范學生的實驗行為,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以更好的保護學生的生命健康。比如,我在為學生演示二氧化碳實驗室制作方法這一實驗內容時,便準備了幾組不同的實驗內容,包括碳酸鈉和稀鹽酸的化學反應;純碳酸鈣粉末和稀鹽酸的化學反應;石灰石和稀鹽酸的化學反應等。在全部演示完這幾組實驗內容之后,學生便會認識到哪種實驗是制作二氧化碳的最佳方式。同時在這一實驗的演示中,不僅讓學生能夠直觀的進行感悟,同時也能讓學生從中進行細化,這樣一來才能很好的規范學生參與實驗的具體方式和方法。
信息技術真正與學科教學改革進行密切的結合,為了適當的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不再照本宣科,讓學生內心的研究動力得以持續的增強,必須把科學技術與實驗進行深度的整合。所以高中化學教師在研究實驗內容中,必須以形象化的方法進行整體課程的改進和完善,這樣以來才能充分把握教學發展的規律。在實際的實驗開展中,必須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深度的實驗探索,把枯燥乏味的原理以具體形象的方式,為學生進行展示,不僅能夠很好地發揮現代化技術的輔助作用,同時也能體現實驗課程的魅力,并深深地吸引學生的目光,獲取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以保障學生從中進行感悟,提煉出最具實踐意義的實驗原理。比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播放氮氣和氧氣在雷電的作用下,會有小部分發生化學反應而生成一氧化氮,再在氧氣的作用下變成二氧化氮,然后遇到雨水變成硝酸,硝酸與土壤的礦物作用形成硝酸鹽,能夠被莊稼所吸收。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為接下來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加強整體課程的改革和實踐,從中挖掘出實驗的奧秘,才能強化指導,讓學生熟悉流程并不斷地進行感悟,總結出具體的方法,加深學生的了解,讓學生的化學技能得到全面的提升。一直以來傳統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由于缺乏實踐性方法的引領,所以許多實驗的方法不具有特色,沒有進行全面的點撥,致使學生的整體能力受到限制。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高中化學教師通過多元化的渠道向學生傳授科學化的實驗方法,強調操作的環節,并把與之相關的信息融入到學生的心中,這樣學生才能成功的找到問題并避免錯誤的操作,漸漸的學生也會熟悉其中的具體步驟,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化學技能和素質。例如,在“金屬鈉的氧化反應”實驗中,考慮到實驗操作過程中需要用小刀來切割金屬鈉,而小刀屬于危險品,教師應提醒學生注意小刀的正確使用方法,不可拿小刀做與實驗無關的事。待一切準備就緒后,教師便可引導學生展開實驗,并巡視學生的實驗操作情況,提醒學生關鍵環節要注意觀察。學生發現鈉在空氣中非常容易被氧化,會失去銀白的光澤,因此在實驗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鈉塊放在厚厚的濾紙上,并觀察鈉表面發生的反應。最后,教師對實驗進行總結,指出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予以糾正。
課堂教學在不斷地延伸,加強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才能鞏固學生的學習效果,而相應的學生才能順利的實現知識的學以致用。作為高中化學教師,需要通過教材資源全面探索與生活相關的信息和材料,并借此進行改革和創新,要讓學生能夠精心地進行準備,從中進行全方位的了解熟悉實驗的具體內容,并借此進行內化,并從多個角度進行實驗的挖掘,讓學生的內心感觸更加強烈,引導學生把所學習到的實驗原理引入到現實生活中,最終順利的實現知識的學以致用,開闊學生學習實驗的范圍,引導學生進行大膽地思考,創新實驗的具體環節,發展學生的實驗能力,鍛煉學生的實驗素養,全面提高整體的實驗運用效果和水平。例如,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收集油、鹽以及醋等作為實驗所需試劑,開展生活化教學,了解廚房用具在實驗中的反應現象和原理等。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生活廢棄物如銅片、碳棒等作為實驗材料,開展相關的化學實驗,能夠提高學生對生活物品的認識,增強學生知識應用能力。通過與生活之間的聯系,不僅能夠讓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力得以全面的發展,同時也能很好的體現課程的實踐性效果,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學以致用,全面進行整體課程資源的生活,順利地實現素質教育的推進和實施。
總而言之,把握實驗的本質,研究其內涵,不斷地進行整體課程的改進,確保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統一,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促使課堂教學的實踐性,效果得到全面的提升,真正體現實驗的可操作性特征,顯得十分重要。作為高中化學教師需要全方位進行實驗課程的改革,要運用上述策略更新教學觀念,以素質教育為契機,倡導自主合作的教學方法,轉變教學形式,逐漸形成良好的交流探究氛圍,創設活潑生動的教學環境,引起學生對實驗的密切關注,全面改進實驗的整體形勢,以提高學生的化學素養和綜合能力,促使學生的健康成長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