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胡伊嘎
(察右前旗烏蘭牧騎,內蒙古 察右前旗 012200)
表演是一個步步推進的過程,前面的表演內容會為后面的情節走向奠定基礎,如果演員在表演過程中沒有把控好節奏,那么就會導致后面的情節難以推進,完整的表演包括開頭、發展、高潮、結局這樣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當中,只有對前面的表演節奏有正確的掌控,才可以推動后續的情節發展。為了確保表演的各個環節都能夠有效聯合,并且使表演順利完成,演員就要對表演節奏加以掌控,并且在適合的節奏下推動故事發展。
表演的一個很大魅力,就是通過演員的表達,用藝術的方式表現出劇中人物,然后以人物為載體,凸顯出情感,然后引發觀眾的共鳴。而演員如果想要將這種情感表達得更加深入,就需要實現表演和節奏之間的緊密結合。一場表演會有情節、人物、場景、音樂等,其中演員表演是核心,假設劇中人物的設定是處于激動的狀態,那么在音樂節奏和表演節奏方面都要比較快,通過快節奏來表達激動的情緒和狀態。而處于輕松愉快的氛圍時,節奏就要歡快,營造輕松場景。如果劇中人物處于悲傷回憶的狀態,但表演節奏卻歡快,那么自然與整體的表達需求不符,劇中人物的情感也難以得到凸顯,表演的效果會大打折扣。由此,演員在進行表演時,合理把控節奏有助于情感的最終表達,通過節奏變化來把握人物情感,將感情和節奏加以結合,提升表演的整體感染力,從而達到吸引觀眾的目的。
演員表演的過程也是進行角色塑造的過程,通過對表演節奏的合理把控,將演繹角色的特點表現出來,掌握住表演節奏,可以使角色的情感恰到好處地抒發出來。在進行人物塑造時,不一樣的角色特點有不一樣的節奏,恰當的節奏把控,可以使表演的角色形象更加完美,人物自身的特色也會進一步凸顯出來。揚州彈詞和蘇州評彈都是講一個完整的故事,而在故事當中也會相應有不同的角色,有主角、有小人物、有公子、有小姐、有老爺夫人、地痞流氓等,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天生就有缺陷的丑角等。不同的角色需要講述的人用不同的語言、節奏、碼頭話、表情、聲音的變化、語速的控制來表現人物的個性和特點,在這個過程中不需要化妝來扮演,只是純粹的表演。其通過說表彈唱的過程來進行人物塑造,說占七分,唱占三分,一邊彈琵琶一邊唱,還需要表演,演員要自覺給自己伴奏,所以如果不能合理掌控節奏,那么這些人物形象就無法通過一個人的表演完全表達出來,觀眾也無法在聽彈詞的時候分辨出不同的人物。
演員和普通人相比,可以通過一定的節奏來進行表演場景塑造,對于舞臺、對于鏡頭都具備了一定的掌控能力。對于一個專業演員來說,不僅要掌握表演技巧,還要對表演人物也需要有足夠多的了解,如此才可以針對人物特點來進行動作和神情的編排,然后在節奏的掌控下更好地演繹出來。演員在進行表演的過程中,難免會受到外界因素和突發狀況的影響,只有對表演節奏有所把控,才可以自如應對突發狀況,確保表演能夠順利完整完成。
戲劇演員要想更加準確地把握戲劇中的人物和情節,就要深入到生活中去進行親身感悟。戲劇演員要注重生活細節的觀察和發現,從生活當中去領會更加深刻的人生哲理,獲得戲劇表演的養分。生活是鮮活的,戲劇是虛構的,但二者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戲劇演員要通過虛構夸張的藝術形式,將生活內容更加深入地演繹出來。這就需要戲劇演員具備發現生活中戲劇元素的能力,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捕捉生活中的美和真。戲劇演員對生活的敏銳觀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實現的,要通過不斷地汲取和聯系,積累生活中的戲劇表演素材,運用生活點滴來澆灌戲劇演繹這枝常青藤,從而能夠在舞臺上更好地體會到戲劇所要賦予的真正內在含義,也能夠將自我生活感悟通過戲劇演繹傳遞給觀眾,引起觀眾的思想共鳴。
戲劇演員對于戲劇的演繹,很大程度上要依賴于對戲劇人物的理解和刻畫。戲劇人物是戲劇中的核心,是推動劇情的關鍵力量。戲劇演員應當深入角色,這樣才能夠實現自我與戲劇人物合二為一,使舞臺演繹更加自然和真切。有經驗的戲劇演員通常能夠做到情感上的帶入,也就是與戲劇人物“共情”。這種表演能力是需要在戲劇角色理解和刻畫時,將自己看作人物本身,從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角度去提煉出人物特點,如人物在特定的戲劇故事情節中,內心的活動以及個性的展現等。戲劇人物把握是一種感性與理性的結合,根據戲劇劇本對角色進行的分析,更多的是站在理性角度上,這樣可以保證戲劇演員所呈現給觀眾的角色是準確的。戲劇演員自我情感的帶入,則是一種感性的體現,通過感性融入可以使觀眾看到的戲劇角色更加鮮活和生動。
綜上所述,表演是演員表達輸出的過程,也是演員和觀眾進行交流的過程,一場表演如果在節奏把控方面沒有問題,那么也會給觀眾帶來更好的觀看體驗,可以說表演能不能對觀眾產生吸引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演員決定的,演員對于節奏所進行的把控,直接關系到表演的流程度與完整性,為了使表演更加契合觀眾要求,演員必須要進一步對表演節奏進行探究,確保整體的表演能夠更具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