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潔 唐傳輝
(荊州理工職業學院,湖北 荊州 434000)
產教融合是指高職院校根據自身的學科教學特點,為有效提高學科教學質量,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相關專業知識,并能夠正確進行實踐應用而加強與相關企業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合作力度,并結合企業發展的實際需求,聯合開辦相關的產業教學課程,包括訂單班人才培養模式,實訓教學基地的建設以及學生直接進入企業實習等方式,從而深度融合高職學科教學內容與企業產業發展需求,形成學校與企業一體的辦學模式,有效提高綜合型人才的培養質量[1]。
高職英語的教學重點是進一步加深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以滿足當前企業對高端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新時期產業發展不斷轉型升級,其對高端人才的要求也在提升,而當前高職英語教學在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存在人才培養目標與實際產業發展需求不一致的發展現狀,其依舊停留在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強調學生理論知識的系統教學,而忽視學生口語表達能力、英語專業思維等能力的培養與提升,也無法滿足新時期商務英語等企業和崗位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在核心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深入的新時期,高職英語教學雖然也在不斷創新教學方式,但受傳統教育教學理念的影響,使得高職英語的課程教學體系建設不完善,過度強調理論課程教學,忽視實踐訓練課程的開展。外加高端優質資源缺乏,高職院校對英語專業的實訓基地建設和基礎配套設施建設不完善,不能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都會導致學生不能有效轉變自身所學知識,從而使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較低,就會影響高職英語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質量。
高職英語教師大多科班出身,強調英語專業知識教學,尤其是部分教師缺乏必要的商務知識和實踐經驗,就會導致實際教學效果較低,尤其是在培養學生應用能力過程中,無法及時發現并指導學生存在的問題就會影響學生英語核心素養和應用水平的提升。新時期市場經濟發展變化較快,使企業對英語應用型人才的需求也在變化,教師缺乏市場調研意識,缺少最新的前沿動態和實踐知識,其教學內容無法得到優化創新,也會降低高職英語的教學效果。
正確認識并嚴格落實產教融合理念,加強人才市場結構需求調研力度,根據新時期人才結構市場需求合理設置人才培養目標,以保證人才培養目標與社會產業需求相一致,從而有目的、有計劃、系統性地培養英語應用型人才,能夠為學生的畢業就業打下堅實基礎。如當前各國之間的商貿往來日益頻繁,高職院校可以加大與對外貿易企業的合作力度,采用訂單班培養模式,從而有效結合企業的人才崗位需求和高職英語的教學目標,科學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和教學方案,才能保證專業化的英語教學與產業化的社會需求得到更好地融合與發展[2]。
在產教融合理念下,高職英語教師要重視優化創新課程教學體系,根據實際社會產業發展需求,強調高職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提升,以正確引導學生進行英語理論知識的有效轉化,從而切實培養當前企業發展需求的應用型人才。新時期高職英語教材的選用要強調英語的實踐性能,適當增加英語的實訓課程比例,包括帶領學生到外企參觀學習商務英語的應用背景和實際情況等實踐課程的開展,才能真正做到教學與現實相連接。
“雙師型”教師是保證產教融合理念得到嚴格落實的重要保障。在產教融合發展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師要重視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只有保證教師具有較高的英語應用能力和實踐水平,才能在潛移默化中帶動學生英語思維和核心素養的提升。因此教師要利用有限的時間深入企業了解當下企業對英語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明確新時期人才市場結構需求的轉變,才能保證實際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并積極推動高職英語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和創新。
新時期人才市場結構需求已發生明顯改變,尤其是隨著核心素養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高職英語教學要更加重視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在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學要合理設置人才培養目標,以保證英語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與產業發展需求相一致,并重視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加強“雙師型”人才建設培養力度,使其積極優化創新課程教學體系,合理安排理論與實踐課程時間比例,強調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才能不斷提高高職英語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