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勝
(山東省諸城市昌城鎮昌城小學,山東 諸城 262216)
做好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不僅可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還能夠為學生的數學素養構建帶來便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做好對學生認知能力和興趣需求的分析,并以此為基礎設計信息技術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完成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強化他們對數學知識的記憶效果,并學會如何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問題,在提升學生數學知識水平的同時,為小學數學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小學數學學科中,蘊含著的知識內容比較多,在對這些知識開展教學時,為了更好吸引學生注意力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就要求老師從學生個性特征著手,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展現課堂教學內容,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推進課堂教學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實踐中考慮到小學階段學生個性特征表現為活潑好動和喜歡新鮮事物,這時候老師就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圖文、音視頻結合優勢,引發學生對新知識進行關注,并激發學生課堂學習熱情。如:在對“認識人民幣”開展教學時,老師就可以以圖片的方式向學生展示1 元、5 元、10 元等錢幣,既能夠引發學生關注,又能夠調動學生感官,引發學生新知識了解和學習熱情,甚至老師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搜尋其他國家錢幣,并以圖片、視頻等方式展現出來,不僅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還能夠起到開闊學生視野和拓寬知識面的積極作用,并為課堂教學有序、高效開展奠定良好基礎[1]。
多媒體教學課件中有文字、動畫、視頻等,教師在設計展示這些數學知識信息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內容、學生學習興趣設計展示方式。信息技術整合下的數學教學,不僅是教育教學,還能進行有效的考核和檢測。有時候我們可以自己設計問題,讓學生回答,系統做出合理的評價。學習數學的方式多種多樣,我們通過選擇、填空、判斷、看圖回答問題等多種形式學習。我們學習的過程也可以在有條件的環境中存在課件當中。與傳統的數學教學相比,現代教育技術整合下的數學信息攜帶方便,并且容量大。傳統的數學信息只能保存很短的時間[2]。
隨著現代教育事業不斷發展,老師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更加側重對學生學科綜合能力進行培養,讓學生運用自己知識和能力在合作探究和實踐操作中分析和解決面對數學問題,為了使學生合作探究和實踐操作興趣更加濃厚,老師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造一個虛擬的學習環境,并讓學生在其中進行實踐體驗,進而達到學中做和做中學效果。如:在對“長方形和正方形”開展教學時,僅仰賴老師口頭教授讓學生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無法在學生腦海中構建空間圖形概念,學生對長方形和正方形公式含義、計算和應用也會產生混淆,不利于學生全面細致掌握,這時候利用信息技術以直觀形象方式向學生展示兩個圖形,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圖形空間概念,并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對長方形和正方形進行觀察和操作,以便更好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征,同時利用學校操場和花壇形狀,讓學生對圖形周長進行認識和探究,并設置實際問題讓學生進行操作和討論,可以活躍課堂教學氣氛,讓學生在合作探究和實踐操作中掌握和應用所學知識。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課后實踐訓練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傳統的課后訓練以習題解答為主,這種方式雖然能夠強化記憶,但在學生的數學素養構建方面略有不足,因此,教師需要對其進行改革。信息技術作為現代教育技術,將其應用到課后實踐訓練環節,能夠充分發揮出信息技術的教學優勢,實現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這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參與課后訓練的熱情,還能夠讓學生學會如何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問題,構建學生的數學素養。例如,在完成《運算定律》的學習后,我就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設計了“算24 點”的游戲。在該游戲中,隨機抽取3 張撲克牌,學生需要通過計算,讓3 個數字的運算結果等于24,看哪個學生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準確計算。因為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的特殊性,類似此種課堂訓練的游戲活動有很多。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學生不僅完成了對已學知識的鞏固,還能夠體會到課堂訓練的趣味性,這對于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小學數學素質教育目標由此得以實現[3]。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對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師若想要充分利用好信息技術教學需要轉變教育觀念,走出信息技術應用的誤區,合理利用信息技術。為此教師可以從以下接教學環節去引入信息技術,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有趣的課堂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時的注意力。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幫助學生了解教學重難點,讓學生能夠充分地理解數學知識,將知識內化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