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婷
(貴州省銅仁市松桃苗族自治縣第二幼兒園,貴州 松桃 554100)
幼兒教育作為孩子的啟蒙教育,對孩子的一生具有重要意義,可以為孩子創造一生的財富,因此需要全社會的重視,為孩子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基于游戲化的區域游戲教育,采用適合孩子的方式,為孩子提供更多有質量與效率的教學,保證孩子能夠實現玩耍中學習,游戲中求獲得更多的知識,讓孩子在各種區域游戲中,學會合作、溝通、成長等內在能力,并培養孩子勇敢、善良、樂觀等美好品質,滿足孩子成長需要的素質教育,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針對當前幼兒園區域游戲的構建,筆者認為主要有兩個主要的大問題:一是游戲教學模式不普及,孩子教育學習方向錯誤。很多幼兒關于區域游戲的硬件設備達不到要求,教師無法利用游戲手段的有效性,構建高效教育學習課堂,導致孩子對游戲課堂的學習不重視。甚至很多的家長或孩子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認為游戲教學具有無用性,出現根本的方向性錯誤,因此需要教師正確引導孩子,改變孩子的錯誤認知,利用寓教于樂實現孩子的進步發展。
二是游戲和教育融入度不夠,導致孩子學習質量和效率不高。很多教師雖然采用游戲教學手段,但是教師的操作水平不當,導致只是淺顯的利用區域游戲十分之一的功能,導致游戲課堂變成單純的游戲,而沒有發揮游戲教育的本質功能,造成更多家長的抵觸。因此教師如果不針對此情況進行整改,制定適合孩子學習的游戲教學策略,就會導致孩子一開始,便喪失游戲學習的趣味性,加之幼兒生的學習自制力較差,枯燥無味的幼兒游戲教學課堂,會導致孩子的課堂學習效率低下,難以實現教育課堂的教學目標。所以幼兒游戲教師,可以利用游戲本身的教育性,開發更多的游戲教學功能,用孩子感興趣的動畫、圖片等形式,提高孩子的教育積極性,幫助孩子更好的學習教育知識,提高孩子的主觀能動性。
幼兒的特點就是具有很多的創造性,幼兒教師所要做的應該是幫助幼兒激發更多的潛能,并將這些潛能固定在孩子的體內,使孩子能夠靈活運用自己的潛能,但固定不是固化,不能一味的利用死板僵硬的方式,將孩子的創造性抹殺,而應該創設“開放性”的區域游戲,幫助孩子更好的培養創造力和探索能力。例如:幼兒教師可以開展安全知識小問答的游戲活動,不僅可以使孩子培養更多的安全知識,還可以有效的讓孩子自己探索,在不同危險情景中安全的活動方式,所有危險活動所對應安全措施,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幼兒教師要教會孩子們在不同的情景中的隨機應變能力,創設“開放式”的區域游戲,使得孩子成為具有開放思維的優秀人才。
利用游戲化的幼兒教學方式,最重要的就是為了實現寓教于樂,激發幼兒潛在能力,促進幼兒優秀又健康的成長。因此對于一些區域游戲的設置沒必要復雜,造成操作的不易性,難以實現長久性的教育,同時避免過多的規則限制,阻礙幼兒創造性的發展,或者產生其他的負面影響。所以區域游戲規則的安排,可以在確保幼兒安全的基礎上,給予幼兒更多的知識學習體驗,例如:幼兒在游戲區域內開展“作手工”的游戲活動,作手工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動手獲得,也考驗孩子的想象力和創新力,且在孩子們制作不同的手工作品時,可以更好進行幼兒間的合作交流,促進幼兒更好的融入集體,促進幼兒的發展與進步。
針對游戲化的幼兒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們創新教學思維,不能只是單純的固守幼兒教育的傳統方式,壓抑孩子的創造能力,同時不能單純的使孩子只游戲不學習,游戲的目的在于學習。因此需要教師們提高自身的教學素質,為祖國的棟梁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更好的構建多元化區域游戲模式,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比如:幼兒園教師在開展游戲區域構建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角色游戲扮演活動,教師可以和孩子共同進行游戲活動,增進教師與孩子、孩子與孩子之間的溝通能力,并進一步引導幼兒進行各項內在能力的開發,甚至是深入性地進行動手能力、語言表達、思維認知導向等方面的啟發性培養,利用游戲的方式使得孩子發現自身的優點,養成樂觀自信的精神狀態,更好的為未來發展奠定優秀基礎。
綜上所述,針對目前素質教育的現狀,需要全社會更加的關注幼兒教育,改變傳統錯誤的教學方式,為孩子提供更多的學習積極性,有效幫助孩子更好的獲得更多有益知識,利用區域游戲的積極方式,讓孩子們獲得更多有益知識,實現寓教于樂的教學目的。同時教師也要注意提高自身的教學素質,用適合現代化孩子發展的教學策略,構建師生的友好交流課堂,幫助孩子養成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給予孩子更多的自主性和啟發性,有益于孩子創建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