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幸強
(貴州省畢節市第一中學,貴州 畢節 551700)
高中化學是中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知識內容豐富多樣且抽象,是一門靈活運用和探索的學科。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正確處理教與學的關系,利用各種教學資源設計化學概念和規律的形成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既學又學,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逐步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在各種感官上協同發展,讓他們真正融入到學習中,才能讓他們主動學習,快樂學習,使全面發展,成為學習的主導核心。
興趣是第一任教師,人們只有對感興趣的事物才會主動參與。因此,在高中化學學習中,我們可以在知識點上進行自主學習,從而培養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掌握自主學習的權利,為提高自主學習效率打下基礎。比如,在“碳與硅的非金屬性強弱的比較”中,對于這一節內容展開自主學習。首先可以比較元素非金屬性的強弱有哪些途徑?通過分析與研究得出可以通過比較非金屬對應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強弱確定,之后再通過自主實驗進行驗證。在基于興趣的基礎上展開自主學習對提高學習效率發揮重要作用。其能發揮學習者的主體地位,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實驗是高中化學的重要部分,在學習過程中以實驗為基礎展開自主學習,能夠更好的掌握相關的知識,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助于鍛煉實踐操作技能,達到“做中學”的目的。比如,自主進行“滴水生煙”實驗中,首先理解與之相關的知識,了解實驗的操作步驟,準備所需的實驗用品。實驗中的金屬粉末不僅可以是還可以是鎂、鋅、鐵、銅等,用藥匙分別取少量的碘與鋅,并將其均勻混合。之后用小紙條將碘與鋅的混合物送入錐形瓶底中間,用帶滴管的橡皮塞將錐形瓶口塞住。之后再向錐形瓶中滴入4 滴水,觀察實驗的反應。最終得出:碘與鋅反應時會放出大量的熱,使碘升華成碘蒸氣。
首先,要注意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化學知識融入日常生活,用學生容易理解的語言進行教學。這樣,學生就可以充分認識到化學知識不是遙不可及的,而是與我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進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在向學生講授關于生活中常見的有機物這一章節的課程時,可以向學生講述杜康釀酒以及其兒子用酒糟制成乙酸的故事來讓學生充分了解乙醇與乙酸這兩種常見有機物的相關知識。其次,教師應該重視學生創造力與想象力的培養,這不僅僅是化學學習的關鍵,也是學生今后在學習其他科目、從事工作所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因此教師在開展化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充分給學生發揮的空間,面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應該引導學生學會自己去解決并自主進行試驗與探究,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我們可以改變傳統的教學理論,以新鮮的材料和實驗為基礎,調動學生在高中化學課堂上熟練運用材料的興趣,幫助學生理解高中化學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在高中化學教學中,要善于利用教材中教學內容的特點,創設適合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情境,培養學生學習高中化學的興趣,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主動性。這種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可以說是成功了一半,例如,在一些化學反應原理類似這樣的屬于實驗理解型課堂,教師可在課前事先準備好相關實驗,在課堂開始初期展現給學生看,通過實驗過程的現象和結果對學生提出問題,這樣學生就會被課堂所吸引,讓學生把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在無形中也為學生搭建了自主探究學習的平臺。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搭建了良好的平臺。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為學生提供獨立分析、數據提取的有效途徑。這就要求依托強大的互聯網資源平臺,將一年前的各種教學相關信息動態呈現給學生,突破教學空間和時間的限制,讓學生獲得更加直觀、細致的資源。此外,學生還可以利用互聯網收集、查詢更多的信息供參考,從而拓展思想空間,開闊視野。因此,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方法,可以為高中化學教學中的自主探究學習提供更有力的保障。高中化學既是一門理論學科,又是一門實驗性、動態性的學科。在高中化學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養成動腦的習慣,更要讓他們動手實踐。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讓學生做實驗,更直觀地觀察化學的原理、現象和結果。為了引導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在設置實驗課程時,我們不應該拘于單一的驗證性實驗,更多的要讓學生來做探索性實驗。現代教育教學改革實踐表明,探索性實驗教學更有助于學生變被動接收知識為主動探索知識,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論認識,更多的掌握科學研究方法,探索性實驗能夠更好的來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總之,自主研究性學習是學生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勇敢、自由、大膽的去探究和發現知識的形成過程。在這一生中我們都希望自己是發現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學習中,學生也希望成為探索者和真正的領導者在學習中的作用。自主研究性學習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為核心,教與學自然結合的教學方式,是教師在高等化學教學中的一種有效途徑,它不僅能使教師放松身心,同時也要解放學生,盡可能廣泛地開發學生的學習機會,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更有利于學生學習和發展的課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