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區教育和體育局教研室,河北 保定 071000)
2017 年秋季,全國統一使用教育部編語文教材。部編教材突出特點是構建教讀課文、自讀課文、名著閱讀三位一體的閱讀體系,采用的是“雙線組元”的結構形式,兼顧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在教學實踐中要落實課標的要求,用好部編教材,注重單元教學的整體性,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部編教材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包括語文知識與能力,學習方法與策略,思維品質與學習習慣等。鐘啟泉在《基于核心素養的課程發展:挑戰與課題》中指出:“然而在‘核心素養——課程標準——單元設計——學習評價’這一環環相扣的教師教育活動的基本鏈環中,單元設計處于關鍵地位。”單元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構建促進學生發展的高效語文課堂。基于此,教師應樹立正確的單元教學觀念,改變以往語文知識點的訓練、單篇課文分析教學的現狀,走向指向素養的大單元整體教學。因此在教學中要科學地組織教學內容,倡導要以教讀帶自讀,引導學生舉一反三。教讀課承擔單元教學的主要任務,應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示范作用,講清重點,突破難點,注重規律性內容的梳理,切實起到“舉一”的作用;自讀課能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主要讓學生在自主閱讀體驗中靈活運用教讀課上習得的知識,實現知識與技能的遷移,真正達到“反三”的目的。其中,教師的組織、引導和合作是提高單元教學有效性的關鍵,這要求教師認真研究教材,找準教讀課和自讀課之間的連接點,架起從教讀到自讀的橋梁,進而實現“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
崔允漷在《如何依據核心素養開展單元設計》中提到:“這里所倡導的‘單元設計’與原來的教材內容單元有所不同,最大的差異在于劃分單元的依據不只是內容,而是立足學科核心素養,整合目標、任務、情境與內容的教學單位。或者說,一個單元就是一個指向素養的、相對獨立的、體現完整教學過程的課程細胞。”這就給教師如何進行大單元的設計提供了理論依據。
以七上第三單元的單元教學為例,本單元的主題為學習與啟蒙。魯迅在百草園得到了自然的啟蒙,在啟蒙時期去三味書屋求學,《朝花夕拾》中,社會中的各種人事物,對他也產生了不同的影響。莎莉文老師是海倫·凱勒的啟蒙老師,《論語十二章》的經典論述,對七年級孩子的學習也有啟蒙作用。圍繞單元主題設計了三個學習任務:
(一)回憶我的學習生活。因為學生有著豐富的學習經歷,在其中有樂趣,也有煩惱,有不為人知的心路歷程,也有滿懷著對回憶中的人、事、物的深厚情感。這個活動的目的在于讓孩子打開回憶的閘門,喚醒他們對曾經得到啟蒙和成長的認知,帶著這樣的閱讀期待,走進名家名篇,這樣學生就更容易和文本產生共鳴。
(二)走進名家的啟蒙故事。將整個單元的文本做了整合,整個單元就一個活動叫人物訪談,選擇第三單元中出現的人物,比如可以對魯迅、海倫·凱勒、孔子等人物進行訪談,目的是為了打破學生與文本之間的隔膜。
(三)發現身邊的啟蒙之光。讓學生帶著文本的理解,再次回到自己的生活,觀照自己的成長經歷,對學習與啟蒙就有深度的認識和表達。
這樣的學習,就是從學生的真實生活出發,整體的設計目標和內容情境和任務,就把課本的學習和學生當下的生活打通,把學生當下的語文生活和作品中的情境聯系起來。三大任務始終在真實的學習情境下,幫助孩子觀察、審視自己過去經歷、現在也正在發生的多姿多彩的學習生活,感悟成長,學會表達。
華東師范大學楊向東在《如何基于核心素養設計教學案例》指出:“所謂真實情境,是指那些貼近學生既有經驗且符合其當下興趣的特定環境。正是這樣的整合性真實情境,搭建了學生所處日常生活實踐與學校課程(領域)學習之間的橋梁,賦予學生學習活動以意義。”每一篇課文都是作者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精心構筑的特定的時空,這個特定的時空中蘊含著豐富的情、意、理。具有豐富蘊涵的時空,構成了作品的情境。學習語言文字作品,就是要“披文以入情”。
八年級下冊第四個單元,教材安排了四篇經典演講稿,以演講為主題,設計相關的活動與探究。因此本單元的設計力圖引導學生在單元學習的基礎上,遷移文本內容,拓展視頻演講內容,厘清優秀演講稿的特點、技巧,從而學會撰寫演講稿。通過拓展性的材料閱讀,深入感受優秀演講詞的長處,將其與學習生活的實際結合起來,做到課內外相貫通、學習與實踐相連通。最后一個任務是這樣設計的:馬丁·路德金以演講向世界發出自由之聲;馬云是先走的“阿里巴巴”的代言人,他以演講彰顯個人魅力,打造企業品牌。同樣,你們正處于十四歲的青春時光,擁有最美好的年華、最繽紛的夢想樂園,每個人都會有憧憬、有夢想。班級舉辦以“我的成長和理想”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同學們要講出自己的夢想,用有聲的語言,傳遞出個人的力量。
在此教學設計中,閱讀是基礎,活動是特征,整合是方向,實踐是精神,這樣的設計,貼近學生了真實情境,將學生所處日常生活實踐與學校課程有機的結合,與學生的生活關聯度高,可操作性強,對學生提升演講水平是大有益處的。
實踐證明,大單元教學自產生開始便為語文教學帶來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指向語文素養的大單元教學正是要引導語文教學的改變,使語文學習成為真實情境中的深度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