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金安
(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第二小學,江西 九江 332200)
當前的人才標準是應用型人才、創新型人才、復合型人才,而要實現小學生的發展能夠朝向這些人才標準方向邁進,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利用知識實踐應用過程實現學生各項能力的提高,在學生綜合能力有效提升的同時滿足復合型人才的要求。小學數學作為小學生必修課之一自然要以當前人才標準為培養目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問題意識培養為核心,在學生問題意識提高的同時能夠對于自己存在疑惑的環節進行深入研究,在學生積極思考、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夠提高創新思維能力、知識的應用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促進學生朝向當前人才標準方向發展的重要措施。
數學教師應明確自身的職責是根據當前教育的要求培養學生朝向所要求的內容方向發展,由于當下的教育理念是要以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為教育核心,教師需要通過改變以往教學理念及將核心素養培養融入課堂教學中達到與教育理念相符合的目的。教師在轉變教學理念后要采用引導的方式及因材施教的教學過程達到提高學生問題意識的教育目標。采用因材施教教學手段的原因是每位學生的各項能力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化,可通過逐層引導的策略促進每位小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并在教師有效地引導下理解與掌握知識點且在將知識應用于問題解答的過程中提升學生問題意識。
例如,教師在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中的《認識時間》數學知識時,教師可以先采取向學生提出簡單性的與時間相關的知識了解每位學生的學習特點,采取這樣的方式主要是利用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會受到家長的引導、在幼兒園學習的過程中會受到幼兒教師的引導的這一過程,了解學生對于時間是否存在著已經理解與掌握的情況。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這一過程分析出每位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后續實施分層做好準備工作。在學生解答完成與時間相關的問題后,教師可以收集并分析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根據分析結果劃分出學習層次。最后,在開展《認識時間》知識教學時根據學習能力分層學生并設計出不同的引導方法,比如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可引導學生先理解與掌握鐘表中的三個針;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可以引導學生在掌握三個針的同時了解三者之間的關系;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可引導學生進行時間的計算。當然,教師在引導每一層學生都要讓所有學生參與進來,目的是通過學生參與到每一次引導教學中都能夠對時間知識點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
在培養學生問題意識時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方法,應采用創新的教學方式去促進學生了解如何提問。教師在創新教學方式時需要站在小學生的角度進行設計,因為小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正處于成長的過程中。如果教師設計的教學方法脫離了學生實際會導致學生不能理解而失去教學手段的作用并降低了課堂教學效果,進一步影響了小學生問題意識的形成。因此,教師可以在課余時間去站在小學生思維能力的角度去設計教學手段,讓教學手段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讓學生的思維全部集中于教學手段中,并且在教學手段有效引導下去掌握如何提出問題。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中的《觀察物體(一)》數學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物品展示物體,并引導學生去提出相關的問題,比如引入學生生活中熟悉的玩具——魔方,教師在課堂應用時要將魔方的幾個面向學生緩慢性的展示,在展示之前可引導學生提出相關的問題:“你們在觀看魔方每個面的時候,你會發現什么?”學生在觀看每一面時會帶著教師提出的引導問題去思考,這個魔方存在哪些特點,在思考的過程中會促進學生問題意識的提升。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游戲具有較強的喜愛度,教師在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時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喜好。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利用游戲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興趣,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會積極思考解決問題的方式,而在學生每一次思考的過程中其實也是提出問題的過程。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中的《6-10 的認識和加減法》數學知識時,教師可以采用找寶藏的小組游戲方式,教師可先將學生進行分組且要求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要求將寶藏藏好,要保證寶藏含有5 個且藏在不同學生的書桌內。學生在找寶藏時可根據教師的指令去挖掘寶藏,看哪組學生挖出的寶藏最多為最終的勝利者,比如第一個寶藏在1+5 的同學書桌里,其中的1 為第一排第一位學生,學生在根據教師的指令進行思考如何找到寶藏的位置,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會向自己提出問題而提升了學生問題意識。
核心素養教育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在培養過程中需要設計出有效的培養手段,達到提升小學生問題意識的教育目的,進而在學生問題意識不斷提升的過程中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