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麗 李敏
(云南省第二人民醫院,云南 昆明 650000)
心臟外科在對護理人員進行管理的過程中,要從多方面入手強化在職護理人員的專業理論知識掌握情況。首先要制定專科理論學習日,由在職護理人員采用多媒體的形式輪流授課講解和護理工作相關的知識內容。在授課后彼此探討交流,實現彼此對護理技術的交流和提升。其次,要通過晨間提問的方式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能進行考核和提升;再有要引導護理人員學習不同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急救預案,保證其在有突發情況時,能夠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并展開護理工作;另外,要定期組織護士參加護理部繼續教育培訓計劃,隨著護理工作的不斷發展,上級部門也十分重視護士的個體能力提升,所以各個科室要選擇適合的人員定期參加護理部的教育培訓的教育培養計劃,實現人才能力的提升;最后要對現有護士進行定期的理論知識考核,引導其制定護理計劃,通過查房發現護士護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引導其讓其認識到問題的所在,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及時整改。
首先,要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常規和專業操作練習,考核要根據護理人員年資長短設置相對應的考核內容,在考核的過程中實現其職業技能的提升;在科室內開展心臟疾病急救預案演習,要結合實際情況開展模擬演練,并對各小組進行考核評定,按照小組考核的成績進行聯系,以此來提高護士強化個體能力的積極性;再次要對新進科護理人員進行技能培訓,當科室內新進護理人員時,要通過科室輪訓的方式讓其在不同的科室開展護理工作,進而掌握綜合性的護理技能。輪訓的科室包括手術室、ICU、普通病房等科室,這樣能夠強化護士的專業護理技能,保證其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夠具備更為靈活的反應和判斷能力,提高其綜合護理水平;最后要在科室實行代教培養工作,按照護士的工作能力以及技術等級選擇代教老師帶領新護士開展工作,讓其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護理工作的學習,掌握護理工作的重點,要培養其對病情觀察的敏銳性、護理的細致性,所有代教老師要以自身為榜樣,強化責任心和使命感,進一步提高全科護士的綜合水平。
在心臟外科護理工作當中,要重視醫護交流,在主任及醫生查房以及對死亡病例進行討論的時候,要求護士參加護理討論,結合護理過程中服務的危重患者及疑難雜癥病例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在醫護溝通的過程中,提高護士判斷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這種方法能夠為日后護理計劃的調整起到一定推動作用,護士長和護理人員要在交接班的時候,護士長要在交接班的時候向護士傳遞醫生在查房中掌握的病人信息,對后續的護理工作作出技術性的指導,在醫護雙方討論死亡病例的過程中,可以提高護理人員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強化護理質量[1]。
科室要鼓勵護理人員撰寫護理論文并發表,當護理人員在國內期刊雜志上發表論文時,要給予適當的獎勵支持,并鼓勵科室護理人員參加學術交流會議,強化其個人理論知識要根據。科室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人員配置,保證外出學習的人數符合科內工作安排計劃,要合理控制學習的經費和人員數量以及時間。
心外科科室要對現有護理人員制定學歷提升計劃,鼓勵并要求護理人員在未來幾年內有學歷上的提升。護士長要鼓勵在工作時間之外護理人員參加護理知識的學習,同時也提倡我科護理人員通過網絡進行線上學習,以此來減少時間和空間對人才培養的限制。因為護理工作的特殊性,工作時間不穩定,網絡課程能夠讓護理人員更加自主、自由地選擇學習時間和地點,有效地解決學習難題,進一步拓寬護理人員學習的渠道,這樣有效提高護理隊伍的整體素質。
護理人員要重視信息技術學習提升過程中的重要性,可以通過網絡搜索并學習護理知識,護理部可以組織網上答題拓展護理人員的知識面。護理人員也可以在網上了解國際上先進的護理理論和實踐方法,實現知識技能的更新和鞏固,爭取提高全科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2]。
想要實現護理水平的提升,就要重視護理人才的培養,實現其能力的提升。在職護士的繼續教育是提高護理人員業務水平的必要條件,是醫院生存發展的堅定基礎,可以說,繼續教育的發展對心外科護理人員個人護理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和提升具有積極意義。護理人員只有深入開展繼續教育學習,不斷提高護理質量,為心臟病患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