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書慧
(中交一公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建筑分公司,北京 100102)
工會是黨聯系企業職工的橋梁紐帶,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完善與現代企業制度的創設,企業原有的組織形式、管理制度發生了極為深刻的變化,系列變化在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的同時,對于工會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诠袚恼稳蝿张c歷史使命,如何在新時期持續加強和改進工會工作成為國有企業的重點工作之一。
(一)工作作風不夠硬,隊伍建設亟待加強從目前來看,有相當數量的國有企業基層工會工作不太深入職工的實際生產生活,不夠接地氣。究其根源,主要還是在于國有企業基層工會的工作作風不夠硬,隊伍建設亟待加強。很多國有企業基層工會的干部都是屬于兼職性質,除了要做好工會工作,還要做好本職工作,很容易會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難以有效發揮出國有企業基層工會的戰斗堡壘作用。
(二)管理機構不健全,組織建設活力缺失很多國有企業工會都存在著組織凝聚力不強的情況,且規則制度往往不太完善,導致難以發揮出自身職能,難以最大限度地維護廣大職工的利益。與此同時,有相當數量的國有企業工會沒有對工作人員形成強有力的考核機制,導致工會管理工作易出現流于形式的情況。
(一)有創新開放的思想意識與眼界
如今國有企業改革正在全面落實,工會的工作內容、工作環境、工作方式也在不斷地發展和進步。因此,國有企業如果想要緊緊跟上時代的步伐,就要具有創新的精神,落實企業的改革政策。創新不僅僅要基于國有企業發展中所存在的問題,更要具有獨特的世界眼光,發現其他國家管理及技術上的優勢,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將其應用于我國的國有企業改革發展進程中。發展作為當今時代的主題,國有企業更要帶領私有企業走在我國創新發展的最前端,做好我國企業改革創新事業的領頭人,這樣才能引導私有企業全范圍、更高效地進行改革,從而更好地提高我國企業整體的資源利用率與社會責任感。國有企業干部的思維以及管理方式的創新,不僅僅要做到自我創新,更要廣泛了解職工心理,合理評價職工的創新策略,為社會打造良好的創新發展機制。國有企業的工會在保障職工利益,為職工解決基本的權益問題的同時,也要創新管理機制,用更好的管理辦法來解決員工的基本問題,工會領導利用創新開放的思維,關注國際社會主義國家處理工人階級問題的政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根據本國的國情與國有企業和部門獨特的特點,解決職工問題,給職工提供更具保障性的措施和更好的解決方案,在制度的基礎上進行創新,不斷地完善我國的工會責任和政策,從而切實保障職工權益。
(二)完善國有企業工會工作制度
為有效應對現階段國有企業工會在運行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工會工作人員需要從制度角度出發,認真開展制度建設,以制度規范來約束行為,確保國有企業工會各項任務落到實處,職工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障。在工作制度建立健全的過程中,工會需要立足于現有的法律制度、政策文件,結合國有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相關的政策法規,確保工作制度的科學性與有效性。建立工會工作考核、廠務公開等機制,加大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力度。建立起困難職工保障制度等相關制度舉措,利用自身掌握的數據,明確保障的標準、類型、內容與手段,形成對困難職工的有效幫扶。通過這種方式,大幅度提升相關工作開展的有效性,實現對困難職工的全方位幫助。建立法律援助制度,指導企業員工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將國有企業的矛盾穩控在合理范圍內,確保矛盾的快速解決。同時各項工作制度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夠幫助工會自身消除工作盲區,整合資源,更好地發揮出自身作用,為國有企業發展、為企業員工維權提供制度支撐。
(三)人才培養機制創新
一方面,國有企業應該要緊緊圍繞著工會當前和未來的發展目標,有意識地用一些具有吸引力的條件去引入一批工會管理人才,要重視人才、關心人才、愛護人才,要給人才有發揮才華的空間與余地,要信任他們,在不違反大原則的情況下,給他們發揮個人才干的場合;另外一方面,國有企業要做好工會人員相關知識的培訓工作,或邀請專家到單位培訓,或將工會人員送到高等院校學習,務必要讓他們能夠對最新的工會管理政策和方法進行嫻熟應用,除此之外,還要鼓勵工會人員在下班后加強學習,定期考試,若考試成績較好,那么可予以一定的物質獎勵。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來讓員工更好地適應新時期國有企業基層工會工作的需要,進而達到有效防范各種潛在風險的效果。
(四)發揮工會在國企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從公司法相關規定中能得出,公司在擬定多項經營發展規章制度中,要注重聽取職工以及工會發展意見與建議。工會在深入研究廣大職工切身利益中,要注重聽取職工以及工會意見。在當前我國現有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工會發展地位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要注重基于國有企業重組改制、轉型發展要求,企業要注重逐步豐富補充職代會內容,對職代會組織形式集中創新,探究企業民主參與方式,處理好工會與職代會、監事會、黨委會、董事會、股東會之間的關系。還要注重設立科學化的集體合同以及平等協商制度,將平等協商作為集體合同履行、合同簽訂關鍵環節。基于各個單位具體發展現況,逐步補充集體合同各項內容,保障多項合同與企業生產經營發展有效結合,職工利益問題緊密聯結。強化集體合同履約監督,依法對各項違約責任進行追究。現階段國有企業工會工作開展中還要注重擬定與廣大職工個人利益相關的政策規定,和企業多部門之間積極構建聯席會議制度。在宏觀參與制設定中,促使工會行政溝通渠道更為通暢,能有效實現總體發展目標。還要深入基層和廣大群眾同步發展,獲取更多發展新情況,集中整合各項新問題。全面拓寬多項問題發展新思路,促使工會工作更能有效貼近現實,提高工會組織整體發展活力。
(五)持續改進工會工作機制
工會工作機制在改進的過程中,需要在制度建設、人員素質提升的基礎上,著重做好民主管理、職工權益保障兩個方面的工作。具體來看,工會需要結合國有企業的實際情況,立足于企業職工的基本特點,對職工代表大會的內容進行更新,同時優化職工代表大會的組織形式,形成議事協商、民主監督的良好氛圍。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下職工隊伍發展變化的新情況和利益訴求的新特點,完善職工代表巡視制度,抓住職工普遍關心的技能培訓、勞動報酬、安全生產、醫療保障等熱點問題,加大源頭參與力度。筆者所在施工國有企業通過職工代表巡視,很多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問題得到公司黨委、行政的高度重視并及時解決。黨的十九大提出“發展基層協商民主”和“完善政府、企業、工會共同參與的協商協調機制,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總要求,應進一步發揮集體協商制度在推動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中的作用,堅持企業發展成果與職工共享,抓好工資集體協商和集體合同的簽訂工作,推動工資正常調整和約束機制。工會通過協商平臺的打造,使得職工群體獲得參與的渠道,能夠更好地發出自己的聲音,表現自己的訴求。工會作為企業職工的代表,在企業決策、管理的過程中,也應當積極行動,主動作為,發揮民主監督作用,確保職工的知情權與監督權,同時一旦企業與職工之間發生糾紛,能夠做好化解工作,在保證職工合法權益的同時,保證國有企業的正常運轉。
國有企業的工會干部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基層領導階層,但是工會是解決職工問題,維護職工權益的部門,因此工會領導要更加靠近工人階級,為工人階級維權,發揮工會的職能作用。培養新時代的工會領導干部,要求工會干部跟著黨的指揮走,加強自身的道德素質和工作能力,樹立嚴謹的工作作風,推動我國國有企業的建設和社會主義的建設。因此工會干部應緊跟國家的發展策略,順應國家建設過程中的發展要求,嚴于律己,為國有企業健康發展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與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