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怡
(利川市團堡鎮小學,湖北 利川 445400)
數學作為理論實踐類學科,具有更強的邏輯性,對學生的思維要求更高,所以在課堂教學上更顯得乏味和枯燥,如果教師在實際數學教學課堂之上依然采用傳統的刻板簡單的形式為學生進行知識的講解,那么學生除了難以掌握教材內容之外,同時也會對數學學習產生厭煩和抵觸心理,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如果長此以往發展下去,學生會極大的打擊自身學習的信心,更加無法提高學習成績。所以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考慮學生在小學階段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理解能力及認知水平等多個方面的因素對學生進行綜合考量,教師也可以有針對性地引進一些比較先進的技術設備,如多媒體教學手段來為學生構建更加生動、趣味、娛樂、和諧的教學環境,引發學生在數學環境中可以進行更加主動地思考和學習。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減法這一部分的數學內容時,就可以為學生創造一個有效的數學情景,“在游樂園中,唐老鴨手上有六個棒棒糖,一隊小朋友走過,唐老鴨將手上的棒棒糖分出去了2 個,那么現在唐老鴨手上還有多少個棒棒糖呢?”教師可以制作動畫視頻為學生播放,學生可以在線進行觀看,利用多媒體的暫停和回放功能為學生提供計算的便利條件,學生在暫停的圖片上可以切身的數一數到底還剩下多少個棒棒糖,這樣的學習形式會加深學生的學習認知。然后教師再進一步地對數學內容進行講解,提出概念,列出等式,促進學生思考。教師也要注意對學生情況進行監督,引導學生可以在數學情境中正確地進行計算。而且學生在掌握基本規律后,教師要幫助學生進行相關練習,鞏固能力。
教師一定要充分地利用互聯網信息資源去發掘和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從而為學生構建一個更加生動、活潑、有趣的課堂環境,教師不僅可以利用一些學生更加熟悉的、感興趣的生活環境,同時也可以在這些原有信息資源的基礎上去增加一些更趣味性的元素,使探究教學法和教材內容有機結合,從而引導和輔助學生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多邊形面積計算的這一部分的教學內容時,可以先為學生展示一些多邊形的生活圖片來引導學生去認識多邊形,使學生能根據圖片對多邊形的性質和特點有所了解,然后教師再提出問題“如何推導多邊形的面積公式”或者“多邊形面積的大小又與什么因素有關?”引導學生進行更加詳細的分析和探究。在學生探究結束之后,教師再針對梯形、長方形、三角形的面積公式為學生進行詳細講解,學生在自己的已有知識的基礎上理解教師的內容會更加簡單,有撥云見日的感覺。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去畫簡筆畫的房子,然后要求學生去求出房子面積,這樣的問題和課堂形式更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究,根據自身能力去求解公式,全面提高學生的問題解決和分析能力。
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能使用單一的教學模式,這會造成學生的心理乏味,使學生對課堂教學失去興趣,教師一定要調整教學模式,可以適當引入提問式或者小組合作學習等多種教學模式。為更好地輔助學生進行知識的探究,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分層次、有階段地為學生講解和分析,激勵學生去參與到數學的實際教學和研討活動之中。
例如,教師在講解四則運算時,可以先為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在輪滑場地上一共有70 個人在練習輪滑,中午時有42 個人先后離開去吃飯,午后又有63 個人來到了輪滑場地,那么現在的輪滑場地上共有多少人呢?”教師為學生分配小組,讓學生以小組任務的形式來進行探討,要求學生根據自己探究的教學方法來對數學問題進行計算。在學生探究結束之后,教師再進一步為學生講解混合運算的概念,這樣可以使學生在計算中感受到如何應用數學公式會更加簡便,掌握運算規律。
探究式教學模式就是以科學探究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學習,突破以往填鴨式的教學模式為學生帶來的束縛,給學生以針對性的指導,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以學生的興趣為切入點,以探究性、生活性和趣味性的教學內容為手段,對學生展開多元化的數學課堂,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所以教師一定要關注學生發展,幫助學生整合教學資源,引進多元教學形式,實現教育事業的飛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