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詠
(沈陽職業技術學院軟件學院,遼寧 沈陽 110045)
從我國當前制造業的發展情況來看,雖然制造業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行業,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機械制造水平會對國家經濟建設產生重大影響,機械制造業為國家提供一定保障,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我國制造業的水平也水漲船高,如今,國家號召由當初的制造強國向創新強國轉變,盡管我國機械制造行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與西方強國相比還是具有一定差距,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增加雙創課程的學分,專業課程中增加至少一門專業創新課程,人才培養方案制定中貫穿OBE 的理念,人才培養方案的調研來自企業、高校、畢業生、教師等,在制定過程中建立專業基礎課程群、專業課程群。
現如今在高職機械制造中,人才培養依然是存在著課程設置不合理等情況,主要是因為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工作多數都是采用基礎理論課程進行培養,導致很多實踐課程受到壓縮,學生自身的實踐機會也是隨之減少。在高職院校之中,一般會受到應試教育所帶來的影響,因此不同學生的學習目標會存在不同,這樣會使得學校的人才培養效率比較低,在人才培養課程之中,對于理論知識人才培養相對較為重視,課堂當中,對理論知識的人才培養比較受到重視,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變差,不適應社會的需求。職業教育是現代教育中的一部分,需要為現代社會的發展提供專業化的人才,能夠為企業提供技術性的工作,但是現如今高職教育發展的過程中,人才培養課程設置具有較多不合理的地方,實際進行實踐的過程中也是無法很好的融合理論知識,導致人才培養和社會需要相互脫節,同時教師在實際進行人才培養中,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意識存在不足,導致學生沒有相應的研究和探索精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抄襲的情況比較嚴重,使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不到調動。而高職院校的辦學宗旨之一就是使學生的技術得到培養,可以讓學生在企業中做個相關的技術工作,現如今高職院校的培養方向出現了錯誤,導致學生動手能力并不能得到提升。
對于高質量的教學資源和優秀團隊而言,是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基礎,也是作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高的關鍵,因此需要積極的對人才培養資源進行整合,通過構建新的適合培養復合型技能人才的課程體系,學生在完成自身專業核心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積極的鼓勵學生進行拓展學習,保證學生可以掌握本專業和一些其他專業的相關知識,提高學生自身綜合素質快速的發展,為學生日后工作提供出相應的保障,因此在裝配制造專業中,必須要提高復合型技能人才的培養,采取多種措施,優化學生專業水平,提高專業技能,在此基礎上促進我國裝配制造行業快速的發展。
在教育部門一年一度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之中,是作為我國職業院校進行職能人才培養的重要舞臺,也是作為引領我國職業院校教學改革發展的重要方向。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其中競賽項目基本上是作為團隊協作和跨崗位等要求,這樣也是引導了每一個職業院校需要積極地向培養高端復合型人才方向進行持續的發展。所以對接技能大賽實踐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也是為技能競賽服務人才培養提供出全新的發展模式,通過開展全國職業院校技能競賽的方式,可以更加直接以及高效的檢驗和評價每一個職業院校的辦學成效。
通過分析現如今裝備制造類企業對于復合型技能人才的崗位要求,積極的探討典型復合型技能人才崗位能力,對裝備制造行業專業的學習資源進行整合,在這個基礎上建立起新的復合型技能人才培養方案。其中專業的學習培養學生核心專業能力,然而拓展專業的學習則是來自于專業群內其他相關的課程,為日后復合型專業課程組的學習提供出相應的基礎,同時培養學生日后職業崗位變遷的能力,在此之外復合型的專業課程重點培養學生自身綜合能力,滿足復合型技能崗位的能力需要。
總結:綜上所述,全面的提升機械制造的生產效率,對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也符合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號召。因此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的提出,地方高校應該結合專業特色,通過崗位能力導出基本素質、專業基礎能力、專業核心能力的要求,從而形成了環保裝備類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的課程體系,為了更好地實施及完善課程體系,積極進行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改革,同時在對機械類專業人才培養時,還需要對專業進行升級和改造,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