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華
(武漢信息傳播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武漢 430000)
對于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而言,畢業后多數從事的是軟件開發的工作,通過與企業的溝通發現,本專業的學生在學校所學習的科目雖然符合企業用人需求,但往往在實踐動手能力上與企業要求相差甚遠,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學生對于專業技術的了解多數只停留在所學習的知識點上,而知識的應用能力比較弱,企業卻需要的是實踐能力比較強、能夠動手的員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各高校不斷的對應用型學科進行改革,以期培養的學生符合用人單位需求,目前主要采取的是加大實踐課時的安排,同時應用性較強的學科還加入了課程設計的環節,學生在實踐課中通過實踐任務的完成,復習了理論課的知識,同時提高了動手能力。
新的教學模式雖然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但還是有一定的問題存在,主要體現在理論課與實踐課時在前,課程設計在后,這種方式使得到課程設計環節的實施過程中,出現前后脫節的現象,而如何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C 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是計算機專業學生的編程入門課,本門課程前期基礎性知識比較多,在此階段扎實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在實踐課程中引入項目的理念,采取的方式是:將本門課程要實現的系統進行提前演示,同時站在用戶角度去引導學生思考項目功能模塊的設計,通過對項目的前期市場調查,讓學生了解本項目實現的客戶需求,確定項目要實現的功能模塊,并進一步對系統大的功能模塊進行細化,然后分析每個功能模塊之間的聯系,通過這一系列的過程,讓學生對于要設計的項目有一定的認識,同時清晰的知識本門課程要達到的學習目標,從而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增加,興趣大大提高。
當學生對要實現的項目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后,授課教師會把各個功能模塊涉及到的知識點進行總體說明,使得后面的學習有了一定的目的性,而帶著目的性學習也會讓學習事半功倍。
有了前期項目的初步了解,加上理論課程基礎知識的學習,到了程序設計章節,就可以在理論教學中融入項目功能模塊的設計了,在該章節的學習中,授課教師應用的實例不再是一個隨便的案例,而是來自于項目的一個小的功能模塊,通過功能模塊實現的講解,讓學生在功能實踐中去理解本章節所學的知識,學會在項目中的應用方式,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同時在實踐課程中,學生仿照教師課堂上講授的功能模塊來完成自己項目的功能模塊的設計工作。
隨著項目進程的開展,知識的學習也在深入,而通常隨著后面知識的學習,項目中部分功能模塊的實現將有更好的方式來完成,此環節中授課教師會對兩種方式進行實現比較,引導學生分析各自的優缺點、應用的場景等,帶領學生樹立一種勤思考、多分析的好習慣,并逐步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
在項目后期,課程設計測試階段,引導學生應用白盒測試技術對自己設計的項目進行功能測試,這樣從側面讓學生了解項目的設計不僅只是完成功能代碼的編寫,還要兼顧功能設計的完全、項目的正常運行、性能的優良等因素,讓學生從大一開始在設計中就養成良好的編程的習慣,為將來進入企業做準備。
項目整個設計工作完成后,會在課程設計尾期引入答辯環節,讓學生在講臺前講述自己項目的設計思路,主要采取的技術及功能實現等,鍛煉學生表述能力的同時,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而通過答辯時指導教師的點評讓學生觀摩學習項目的設計整個過程及注意事項,為后期其它科目項目式教學的開展做好鋪墊。
通過對C 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項目式教學研究發現,本門課程學習完畢后,學生對于項目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時動手能力大大加強。而課程設計中教師的肯定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
從整體看來,項目式教學適合實踐性比較強的科目,在這些科目中,授課教師可以選取與本門課程相近的項目進行設計,項目大小可依據課程的理論與實踐課時來進行確定,同時要確保項目在規定的時間內學生可以完成,而隨著課程的深入,一個個小項目的完成,會不斷加深學生的項目理念,這也會讓學生后期的專業實習時綜合性項目的開展變得比較容易,有了前期項目的積累,在畢業實習時,課程設計就能按真正按照人培要求,全程由學習獨立完成,授課教師進行輔助指導,而這樣的實踐動手能力很強的人才也才是企業真正所需要的。
項目式教學一直是各高校研究的熱門話題,而目前項目式教學多數應用在專業核心課程中,本文重在研究項目式教學在專業基礎課《C 語言程序設計》中的應用,通過項目的引入,讓理論、實踐、課程設計融為一體,讓學生在項目中學習本門課程基礎知識的同時,慢慢積累項目相關知識和經驗,同時對該課程了一個比較清晰的定位,加強學習的目的性,盡而提升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