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蕾 魏杰
(承德廣播電視大學,河北 承德 067000)
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是學習國外先進技術或國際合作交流的重要工具,基于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為了進一步推動承德市經濟的發展和進步,培養多層次英語人才是當前社會發展和城市發展的迫切需求。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為了迎合當前經濟發展趨勢,各種新興產業如雨后春筍般冒出,更有一些外企逐漸入駐進來。河北省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地區中占有十分關鍵的地位和優勢,承德市屬于河北省的一個地級市,承德避暑山莊和周邊寺廟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吸引了來自五湖四海的無數旅客前往旅行觀光,也因此旅游產業獨自挑起了城市大部分的經濟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對多層次英語人才的需求量隨著城市旅游業不斷的發展而與日俱增。高職院校作為輸送人才的主要園地,想要使輸送的人才符合當前城市發展的需求,培養英語人才的方向需要注重與當地經濟的發展方向相結合。當地高校需要應當密切關注城市的經濟發展特色以及發展目標,從而明確多層次英語人才培養的基本方向,確保輸送出的人才能夠滿足當地發展和企業發展的實際需求。制定科學可行的多層次英語人才培養目標,為外語人才培養策略的順利實施奠定牢固的基礎,具體來講,高校外語專業要加強優化與整合英語教育資源,在培養英語人才的過程中,應堅持因材施教的培養原則,確保輸送的人才不僅具備一定的專業素養和專業技能,而且還要具備過硬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促進英語專業學生行業服務能力的提升,以便步入社會之后能夠更好的服務社會大眾[1]。
多層次英語人才除了掌握超高的英語應用能力之外,還要具備與未來職業崗位相關的專業技能,基于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想要實現多層次英語人才的培養目標,應當結合城市的實際發展情況,進一步優化及調整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是學習國外先進技術或國際合作交流的重要工具,在實際教學中,應以學生作為核心,著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以便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對于教學理念應做好三個對接[2]:第一,育人理念與企業用人理念對接;第二,實踐教學環境與企業生產環境對接;第三,教學培養評價標準與企業質量標準對接。同時還需要做好三個緊貼:第一,設置的專業內容要緊貼市場需求;第二,設置的英語課程要緊貼企業崗位需求;第三,培養的人才類型要緊貼企業對人才需求的標準。比如在實際教學中,老師對城市各類企業進行深入的研究和了解,以便熟知和掌握企業的工作流程和任務,然后根據相關需求對學生布置相關的專業任務,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僅掌握了相關的英語專業知識,而且還可以從中鍛煉學生實踐操作能力。老師作為高校培養英語人才的主要實施者,為了實現多層次英語人才的培養目標,不僅需要不斷的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同時還需要密切關注行業發展動態,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進行有機融合,通過采用項目教學、情境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等多元化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通過實施行業先導和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此外,加強高質高效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目前,我市大多數高職院校處于發展中階段,資金少、技術薄弱是當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問題,以至于未能形成完善高效的實訓基地體系,為此,高校應積極與當地企業合作辦學,創建科學完善的校內外實訓基地,學校方面可以聘請校外專業人士在校內開展專題講座,以便使學生充分的了解當前行業和企業的實際發展趨勢。另一方面,通過將學生送往企業實習的方式,加強學生英語專業知識的同時,培養其實際操作能力,從而實現多層次英語人才培養的目標[3]。
綜上所述,多層次英語人才除了掌握超高的英語應用能力之外,還要具備與未來職業崗位相關的專業技能。高職院校作為輸送人才的主要園地,基于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想要實現多層次英語人才的培養目標,應當結合城市的實際發展情況,進一步優化及調整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在實際教學中,應加強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有機融合,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致力于對學生獨立觀察能力、自主思考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培養,進而實現多層次英語人才培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