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業偉 宣雪芝 蔡宏婷 麻慧云 胡若男
(滁州學院,安徽 滁州 239001)
茶葉產品貿易綠色壁壘是指在國際貿易活動中,進口國以保護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為由,制定繁復的環保法規以及繁瑣的檢驗、認證和審批制度等對茶葉進口設置貿易障礙,限制未達到環保標準的茶葉產品進口。安徽省一部分企業的茶葉都來自分散的茶農,茶葉生產集約化程度低,茶農在生產時只會考慮我國制定的各項標準要求,而不會考慮相關的國際標準。根據H-O 模型,安徽省作為人口大省,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價格低于國際市場價格,因而茶葉產品擁有出口比較優勢。為達到進口國的技術標準,安徽省茶葉出口企業必須投入更多的資金、人力提升茶葉品質的并支付昂貴的認證、評審等費用,客觀上增加了茶葉出口的成本,使得茶葉產品在進入國際市場時競爭力下降,比較優勢減弱。
但是,受綠色壁壘的影響,安徽省的茶葉出口數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一定阻礙,在國內國外激烈的市場競爭影響下,安徽省的茶葉出口市場以及面臨的危機也面臨著一定的危機。一些比較發達國家限制我國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給我國制定了嚴格的規定,這些標準嚴重阻礙了我國安徽省的茶葉走向國際舞臺。20 世紀90 年代,歐盟實施了綠色壁壘政策,對我國的茶葉進行了嚴苛的檢測,使得我國的茶葉出口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對安徽省的茶葉出口量,也遭到了劇烈的波動,限制了茶葉在歐洲等國家和地區的出口。
產量較低、產值較低、產業鏈雜亂。茶樹不能達到以前的豐產優質狀態,造成茶產量因而降低,從而出口量也隨之減少。安徽茶葉產業龍頭企業數量很少、規模小,知名度不高、影響力不強的品牌較多。安徽省共有大大小小的茶葉加工企業共計7000 余家,但省級龍頭企業僅有33 家,國字號龍頭企業僅有安徽茶葉進出口有限公司一家。
安徽省勞動力豐富,區位優勢顯著,地形和氣候都十分適合進行茶葉種植,茶葉一直以來也屬于安徽省的一種傳統優勢農產品,不僅僅供于國內市場,安徽省茶葉的出口量和出口額向來十分可觀。綠色壁壘和其他貿易壁壘一樣,會對國際貿易起到阻礙作用,綠色壁壘政策的施行對安徽省茶葉的出口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出口量呈現逐年下降趨勢。
在綠色壁壘設置之后,安徽省的茶葉種植業作為一種勞動力密集型的農副產業受到的影響遠遠超過工業制成品和技術密集型產品,農副產品在綠色壁壘下進行國際貿易對外出口介于“綠色”沒有一個固定的評判標準,所以會導致很多國家出于利益最大化考慮而提高標準,茶葉進口標準的上升必然導致價格發生變動。使得安徽省的茶葉出口市場萎縮,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外貿出口企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不利于安徽省茶葉走向國際市場拓展業務。
綠色壁壘政策的推行,減少了安徽省茶葉的出口量,大量的茶葉堆積在國內市場,國內的茶葉市場可能會出現供過于求的狀態,供過于求容易引起通貨緊縮,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經濟的增長。由于安徽省的茶葉出口減少,茶葉生產商會更加注重提高自身茶葉的質量,完善茶葉從包裝到運輸更加適用于綠色的規格,在促進茶葉的正向發展。
政府一方面要對企業加強綠色環保宣傳,引導企業將環境保護作為其價值取向之一,引進先進的國際綠色環保標準,密切關注綠色貿易壁壘動態,為企業的出口發展趨利避害。另一方面,政府應該盡快地建立和完善應對綠色貿易壁壘的信息服務體系和預警機制,研究我省主要貿易對象國的綠色貿易壁壘對我省茶葉出口的影響,及時采取積極防御措施,根據市場需求和茶葉生產的特點突破國外綠色貿易壁壘。
行業協會要進行有關綠色貿易壁壘法律法規知識的普及和宣傳,提供行業內培訓和咨詢服務,以及通過網站、刊物、報告會,發布和分析國際茶葉市場動態和信息,幫助企業調整出口策略和方向。對于茶葉出口企業存在經營分散、規模小、壓價和無序競爭等問題,行業協會應該實施行業自律,維護茶葉行業的市場秩序,避免茶葉市場無序競爭,提高茶葉出口競爭力。
我省茶葉出口受阻,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市場過分集中于歐盟、日本、美國,而這些國家也是實施貿易壁壘最為嚴格的國家。轉移目標市場,將產品銷售到技術標準較低的國家和地區,形成多元化出口格局,有效防范綠色貿易壁壘對我省茶葉的沖擊,才能維持我省茶葉的出口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綠色壁壘的“倒逼機制”有助于推動茶葉生產商以積極的態度迎接這次綠色壁壘新形勢下帶來的挑戰,不斷優化自身產業結構,跨越綠色壁壘,在激烈的競爭中求生存,刺激安徽省的茶葉種植業在保護生產環境良好發展的情況下更加適用于進口國的高標準和高要求,以求達到“環保-貿易”持續發展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