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慧
(大慶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黑龍江 大慶 163000)
所謂圖書資料網絡信息化,實際上就是基于信息化技術以及網絡技術等諸多先進的科技水平,實現圖書資料信息化管理的一種方法。相比較于傳統圖書管理方法而言,信息化管理手段具有諸多優勢,比如可以提高圖示管理效率與圖書資料信息的準確度,同時還能實現信息共享,為廣大讀者提供足不出戶就能方便快捷獲取圖書資料的途徑,具有很強的現實作用價值。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傳統的圖書資料管理方式的弊端越來越明顯,具體而言,其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圖書管理人員的管理理念過于保守落后。傳統圖書館服務主要是靠讀者自主上門,服務手段單一化,且過于被動,不能給讀者以更好的閱讀體驗;其二,傳統圖書管理的資金投入力度不足,導致圖書館的館藏書籍數量以及種類都比較少,內容缺乏豐富性,無法滿足更多的讀者需求;其三,傳統圖書資料的借閱過程比較繁瑣,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圖書資源利用率;其四,傳統圖書管理模式下的圖書管理工作者個人專業素質能力不高,不愿意與時俱進學習新知識,逐漸被新技術所淘汰。
當前人類已經進入信息大爆炸時代,信息化技術應用在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無處不在,傳統的圖書資源管理方式已經不能滿足讀者心理訴求,因為線下圖書資源獲取,不僅需要花費時間,而且還要到指定的地點,具有一定的空間局限性。更多的讀者希望能夠滿足隨時隨地,不出戶就能借閱到自己需要的圖書資料。通過網絡信息化管理可以為人們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圖書服務,人們只要通過電子終端設備,比如手機和電腦,就可以線上對圖書館館藏資源進行下載使用,這種方式深得讀者喜愛,受眾人群數量不斷增加,由此可見,實現圖書資料網絡信息化管理,是符合新時代發展需求的。
另外,結合時代發展的特點,互聯網技術的覆蓋層面越來越深、范圍也越來越廣闊,對此,進行圖書館資料的網絡信息化管理具有必要性。如結合學生學習的特點可知,對于圖書資源的需求量較大,隨時隨地都可能應用圖書資源,此時,存在網絡模式的圖書資源,學生借助手機、電腦等設備,登錄圖書館網絡網址,便能夠查詢到相關資料,其間省去了大量的路程時間,提高了效率,為學生學習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這勢必利于教育工作的進步。結合相關其他行業而言,在查詢圖書資料時,借助網絡技術,也利于加快查詢速度,提高查詢效率。這表明,圖書資料進行網絡信息化管理,可以方便人們的生活,推動社會的進步,進而體現出與時俱進的特點。時代的發展,也要求圖書資源進行網絡化發展。
圖書資源管理服務是一項系統化的復雜工作,包含的內容比較繁雜,尤其是在新時期背景下,人們對于圖書資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對于資料形式的要求也越來越多元化,圖書管理服務的內容與形式都較以往發生了很大變化,實現圖書資料網絡信息化,可以為人們提供各種格式的資料內容,除了常規的文字和圖片資料以外,還可以提供影像以及音頻信息,圖書服務質量大大提升,這對于構建優質圖書館服務模式,打造良好的圖書館形象等,都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是促進圖書館長效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
網絡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人們熱衷于上網是十分普遍的現象。對此,相關對于圖書資源具有需求的用戶,也希望圖書資源能夠實現網絡化建設,資源共享,方便應用、查詢,這也利于圖書館的發展。對此,圖書館提供網絡圖書資源服務,則利于提高圖書館的形象,讓大眾形成對圖書借閱過程的滿意,進而提高圖書館的服務工作質量。圖書館服務工作質量提升,則利于用戶的推廣,形成良好的口碑,為圖書館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
傳統人工模式進行圖書資料管理,由于個人工作精力有限,所以管理效率也難以得到有效突破,再加上現代信息社會背景下,圖書資料數量與日俱增,如果再單純采用以往的人工管理手段,顯然管理效率會被大大降低,而且也難以保證資料的準確性。而利用網絡信息化技術,則可以通過計算機等設備對圖書資料進行自動化管理,工作人員只需要將相關信息輸入或者掃描到管理系統當中,計算機便可以根據事先設定好的程序,對圖書進行智能分類整理,而且還能同步檢索圖書資料內容的完整性,不僅節約了大量的人工勞動,提高了圖書管理速度,而且也簡化了后續讀者進行圖書借閱的流程,直接通過搜索引擎就可以進行圖書資源快速定位。
基于圖書管理的信息化模式,還利于減少有關圖書資源的消耗、磨損等,這對于確保圖書的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另外,結合信息化管理模式可知,相關信息以電子文件為主要方式,這對于資源的收集、管理、利用而言,可以大為提升管理速度,如結合電腦,便能夠實現圖書資源快速回收、發放等,相關工作只需要一人或二人便可完成,大為提升管理效率,節省管理成本。
基于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人們對于信息技術越來越熟悉,上至老人,下至學生,對于信息技術都不會陌生,并能夠有效操作信息終端設備,如手機、電腦等。對此,圖書館的發展過程中,應提高認識,了解社會的發展情況,積極進行圖書資料的網絡信息化建設,拓展經營渠道,以使圖書館不被時代所淘汰。對此,作為圖書館領導,應從實際出發,將眼光放遠,分析圖書資料網絡信息化建設的途徑,推動圖書館發展的與時俱進。
自從人們迎來網絡時代以后,信息技術已經逐漸滲透到各個領域當中,圖書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也都逐漸轉換成互聯網管理模式,數字圖書進入人們的視野并逐漸取代傳統圖書資源。數字圖書館多以光盤,多媒體出版物以及網絡圖書等數據庫這幾種方式存在,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讀者的借閱和查找更方便簡潔,同時減少了對圖書館場地的需求,進而節省了空間,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閱讀效率。這種數字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圖書資料管理工作往更好的方向發展。而只有圖書館存在大量的圖書資源時,才能夠吸引到更多讀者,擴大圖書館的知名度,促進圖書館的發展。對此,為了能夠使圖書館與時俱進地分分鐘,提升競爭力,管理者應注重圖書資源的拓展,強化圖書數字化的管理水平。具體而言,為了能夠有效進行數字化建設,應給予足夠的資本投入,聘用水平較高的管理人員,以能夠結合圖書館的實際情況,快速將有關紙質圖書轉化為電子版本的圖書。另外,這也要求相關既有管理人員加強信息技術背景下圖書管理方法的學習,熟練操作,快速為用戶提供服務。
實現圖書資料網絡信息化的一大優勢就是可以為讀者提供個性化服務,因此,在構建網絡信息化圖書管理平臺的時候,相關工作人員要盡量秉持讀者服務開放化的原則,將各項服務功能設置為多元化選擇模式,由讀者根據自身需求靈活選擇服務項目,而非將所有服務類目都固定成統一模式,否則也只是對傳統圖書管理模式的搬運而已。只有采取開放化管理策略,才能為讀者提供針對性服務內容,讓讀者獲得自由地閱讀體驗。需要注意的是,圖書館還應建立相應的反饋渠道,廣泛收集讀者的建議反饋,這樣才能不斷完善和改進網絡信息化管理方式。
經過以上分析闡述可以發現,在當前時代背景下,傳統圖書管理服務模式的弊端越來越多,實現圖書資料網絡信息化管理已經成為必然趨勢,且這種管理模式無論對于圖書館而言,還是對于讀者而言,都具有非常突出的應用優勢,對于促進圖書管理行業的轉型發展更是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因此,相關行業工作人員應當對此引起足夠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