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光輝
(史口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山東 東營 257000)
隨著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擁有農機數量不斷增加。為確保農機運行的安全高效,必須要加強農機安全管理。同時,隨時做好新農機技術的推廣。從一線農機應用成效來看,為提升農機應用效率,農機高效管理的核心應在于確保農機運行的安全性、做好農機具的整體維護與管理,以大大提升農機新技術推廣應用的水平,不斷擴大農機推廣效益。
目前,很多地區還有很多人在人力勞動。人工勞動限制了生產,限制了農業增收工作,很多人都不再愿意從事農業工作。對于基層農民角度來說,新型的農機技術,可以使農民在實際的操作中能主動學習,掌握新技術,提升生產的效率,從自身提高種植技術水平,從而帶動整個農業系統及整個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鑒于上述情況,農業新技術在農業機械管理中的推廣發揮了關鍵作用,要求專業技術人員為農民積極培訓、講解、學習和使用新技術提供平臺,改變基層農民傳統農業生產的思維,使農民學習機械技術的能力與熱情不斷得以提高。
農機新技術的推廣首先需要面對的是農民,許多農民對于傳統的人工作業模式已經使用得十分熟練,不愿意學習新的技術,并且一部分農民群眾的知識文化水平不高,在這種情況下,推廣工作人員就需要從農機信技術的優勢方面進行講解,避免使用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盡量使用農民可以接受的日常白話進行推廣,且在推廣中要盡可能從農民的角度出發,從而提升農民的接受程度。
在新技術推廣的實際操作過程中,因為受到農機管理部門的一些條件限制,造成農機新技術的培訓資金和設備落實不到位,進而阻礙了實地的講解和培訓工作的進行。例如,有些地區暫時還不能實現多媒體教學的方式。新技術和新設備得不到有力的展示,農民的理解能力難免會產生偏差,這也給農機新技術的實際推廣工作造成了阻力。這一方面就需要從政府機關層面出發,加大新技術推廣的扶持力度,做到切實有效的管理與推廣相結合。
在信息時代的發展浪潮中,智能手機等移動平臺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使得信息時代各個領域迅速發展,農業機械推廣工作也可以根據技術創新和網絡平臺的優勢進行相應的工作。如果農民能夠學會利用互聯網和手機終端學習,從而實現信息的普及,對新技術的推廣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但是目前網絡推廣技術和農機新技術的能力不足,新媒體推廣技術的相關人才也較為短缺,造成了移動平臺上農機推廣的技術方面并不先進,覆蓋面和程度并不到位。解決這個問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應當加強引進專業人才,對移動互聯和新媒體進行更加完善的網絡架構建設。
農業機械技術推廣設計的范圍比較廣泛,就農村而言,家家戶戶。根據農村實際環境,這些工作特點給農機技術推廣工作帶來諸多困難,需要一定的資金投入,國家財政資金投入有限,基層農機技術推廣站缺乏相應的活動資金,農機推廣工作不能順利進行。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們應該建立并完善農機管理工作體系,農機管理工作體系是后續管理工作的前提保障,因此,要想提高農業機械設備的管理效率,充分發揮農機設備的使用效率,首先應該建立并完善農機管理工作體系。管理人員要結合機械設備的實際使用情況,完善農機管理工作體系的細節,責任落實到人,從而保證農機設備的管理質量,提高農機管理工作體系的實用效率。發展村是指依靠大型農業機械戶,建立村級最基層的農業機械推廣網點,如農機大戶,購買先進適用的機器進行適度規模經營,在農村地區能發揮很好的領導作用,帶動村名共同使用農業機械、利用他們的優勢,實現農業機械推廣和商業服務,使農機推廣工作上下連成線,制定推廣方案,拓展營銷領域。
管理人員和管理技術在實際農業機械管理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提高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機械推廣系統作為一種重要的技術服務組織,必須加快發展,因此,在加快發展農機管理技術的同時應該更加注重專業建設管理團隊,提高管理隊伍的技術水平,建設農業機械技術推廣隊伍,農業機械技術推廣隊伍建設應堅持的政治思想和職業道德教育的結合,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提高。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結合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考核方式,持證上崗,并定期對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進行培訓,聘請農墾專家進行栽培技術指導。聘請廠家人員進行專業技術培訓。通過專業培訓,使多種技術發揮,對農機推廣人員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使我們技術管理團隊更加專業,保持一個較高水平。
相對于工作體系和專業團隊的建設,我們還應當加強農機管理的數字化發展。新時期下,隨著科學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農機設備管理工作也可以應用現在較為流行數字化技術,利用數字化技術對農機的使用情況進行實時監控,對機械設備的使用情況展開全面深入的分析,加快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在農業生產經營中的應用,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種子生產、畜牧業、漁業和農產品加工全面深入融合應用,打造科技型、智能型、名牌農業。因此,可以充分發揮農業機械設備的管理效率,加快農業機械設備管理工作的發展。實施農產品走出農村、進入城市的“互聯網+”工程,加強農產品加工、包裝、冷鏈、倉儲等設施建設。深化農村郵政快遞網點普及,加快建設一批智能物流配送中心。
農機補貼政策是一項很好的“惠農”政策,尤其是對于糧食主產區,建議繼續增加農機補貼資金。把農機購置補貼、報廢更新補貼、深松作業補助等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向大型農業機械傾斜,著力解決農民“買得起”的問題;農機補貼政策制定和推出有利于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來選擇農業機械產品和技術,對農業機械購置的財政補貼政策要向“種糧大戶”傾斜,向各種新型農業合作社傾斜,加強政策宣傳,利用形象宣傳欄中的數據,對農機化進行宣傳,接近農業機械技術推廣和農民之間的關系,促進農業機械技術推廣,采取政策的實施,使農機補貼政策真正實施農機補貼實施情況。加快土地“流轉”,加速小農經濟生產向大規模的現代化生產形勢轉變。
現今農業現代化發展已經處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了,傳統農機的管理與技術應用已經很難滿足當前的發展需要,所以我們要在管理和技術推廣的過程中不斷創新。在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可以搭乘信息高速發展的專車,提高信息化管理的水平。通過信息化平臺的建設,提高農機管理水平,在實際的工作中重視相關技術和專業人員能力的提升,從而在農機推廣過程中發揮更好的作用。
為應對農機生產技術和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且不同的設備與技術的適應范圍也不同,新技術的推廣工作也應當具有針對性。必須根據區域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生產設備,加強適合當地情況的推廣工作,從而提升推廣效率,做到真正服務于農業,服務于農民。根據當地的土壤結構選擇合適的農業機械;在選擇輔助生產設備時,應注意各種農業機械的科學合理匹配,提高整個農業生產活動的效率;要保證農業生產設備與相應技術的完美結合。例如,在玉米種植作業中,在確定了玉米種植設備的型號后,應進行現場檢查,深入調查生產區域的土壤,并根據調查結果調整設備的運行參數,以保證作物行距的均勻性。
積極開展農業機械監理科研工作。落實農機推廣職責,下移管理重點,積極認識農機化發展,提高技術水平和豐富信息服務,多聽取農機工作者的意見,能最大限度地發揮群眾參與的積極性,保證作業質量、效率和安全,及時解決質量糾紛。加強農業機械維修管理制度,對無證經營、不具備工作資格的維修人員,依照有關規定予以處罰。農業機械技術人員應當及時向維修作業人員提供全部新的技術信息和工藝規范,保證農業機械維修水平的不斷提高。要配合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對農機維修企業的監督檢查,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建立處罰體系,整合地方信用平臺,實行聯合處罰。加強農業機械技術和專業技能的培訓和學習,提高維修人員的維修水平和技術服務能力,保證農業機械的維修質量,減少農業機械故障造成的損失。農機技術推廣隊伍建設應堅持思想政治教育與職業道德教育、職業能力培養與綜合素質提高相結合。
擁有現代知識的人必須推廣農業機械化新技術、新設備和現代技術。做好宣傳、輿論工作,培養農民的主體推廣意識,將農業機械推廣納入農民新技術教學過程,培養農民科學種田新技能。做好玉米種植綜合機械化示范推廣,注重推廣智能化播種。積極開展無人駕駛飛行器、無人駕駛飛行器等新機具培訓,讓農民掌握實用操作技術,增加收入。搭建農機管理服務平臺,開展農機管理、市場對接、服務保障等信息化服務,讓更多人享受農機化帶來的好處。
近幾年,農業的機械化程度不斷提升,有力加大了農機管理與新技術應用相結合的力度,致使農業生產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加喜人。農機管理工作的完善和新技術的推廣旨在為農民打造高效,節能,省力的農業生產線路,做到立足于農業,著眼于未來,為中國農業全面實現現代化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