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琴


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女性骨質疏松癥患者股骨頸骨折術后實施康復護理干預的價值。方法 2020年1月~2021年5月,選擇我院66例老年女性股骨頸骨折患者(均患有骨質疏松癥),均分為AB組(n=33例),B組依照一般護理,A組采取康復護理干預,對比甲乙組髖關節功能恢復狀況及滿意度。結果 A組總體滿意度為96.97%,高于B組的81.82%,對比差異性顯著(P<0.05)。護理前AB組髖關節功能恢復狀況無差異(P>0.05);護理后A組髖關節功能恢復狀況普遍優于B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老年女性股骨頸骨折患者實施患康復護理干預,患者髖關節功能恢復狀況優良,臨床認可滿意度較高,有推廣價值。
關鍵詞:康復護理;骨質疏松癥;股骨頸骨折;髖關節功能
股骨頸骨折是多發于老年群體。從病理學進行研究,導致老年人人群股骨頸骨折病發的誘因諸多,骨質疏松癥、骨強度降低、機體協調力差都會增加臨床骨折幾率。老年女性由于體內雌激素水平逐年降低,骨質流失速度加快,使得骨質疏松癥高發,極易出現跌倒,導致股骨頸骨折發生。在進行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實施高效的臨床護理也尤為關鍵,可顯著提升治療成效。基于此,本文重點闡述針對老年女性骨質疏松癥患者股骨頸骨折術后實施康復護理的干預價值。現作以下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于 2020年1月~2021年5月間共納入老年女性股骨頸骨折患者66例,分為AB兩組。兩組女性例數均為33例,A組病患年齡61~81歲,平均(71.22±6.71)歲,其中骨折病因:交通事故傷16例、跌倒傷9例、鍛煉摔傷8例;B組病患年齡58~79歲,平均(70.72±6.27)歲,其中骨折病因:交通事故傷17例、跌倒傷9例、鍛煉摔傷7例。比較AB組資料,可比(P>0.05)。
1.2方法
B組患者術后接受一般護理。包括體征監測、飲食、用藥等基礎護理。A組采取康復護理干預,具體為:(1)疼痛干預。術后在患者膝關節下墊軟枕,使其保持屈曲狀態,減少對髖關節的壓力,對疼痛較輕者,可采用轉移注意力法,緩解疼痛;對于疼痛感較重者,遵醫囑給予適量鎮痛藥物。(2)并發癥預防。術后完善患者體位護理,定期進行翻身,提高患者舒適度,避免肢體長期制動出現壓瘡。另外,幫助患者進行叩背、排痰,針對無法自主排痰的患者選擇霧化吸入,避免痰液過度淤積,引發肺部感染;另外給予患者腹部、下肢按摩服務,減少其便秘、深靜脈血栓發生幾率。(3)康復訓練.術后1~3d在進行下肢按摩的基礎上指導患者進行趾、踝關節屈伸訓練,配合肱四頭肌收縮活動。術后1周指導患者自主完成翻身、下地行走活動,同時加強對患者下肢肌群訓練,加快血液循環。術后2~4周,患者切口恢復良好,患肢腫痛感基本消失,可引導患者進行下床訓練,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上下臺階、蹲起、關節屈伸以及負重訓練,根據患者機體恢復狀況,適度增加運動強度及時長,促進其肢體關節功能恢復。
1.3觀察指標
(1)對比甲乙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調查問卷進行調查。調查內容包括護理人員態度、業務技能操作熟練度、疾病知識掌握程度、臨床舒適度等,問卷為百分制,滿意率指標為:滿意(≥85分)、良好(85分>分數≥70分)、一般(70分>分數≥60分)、不滿意(>60分)。滿意率=100%-不滿意例數/33*100%。
(2)對比AB組患者治療效果髖關節功能恢復狀況。使用Harris評分方法,針對患者治療后關節疼痛水平(44分)、活動度(5分)、畸形(4分)、關節功能(47分)進行評估。得分越高,表明髖關節功能恢復越優。
1.4統計學分析
以SPSS26.0處理,護理滿意度以
檢驗、百分數表示;髖關節功能恢復狀況以(
)表示,行t檢驗。(P<0.05)時差異性明顯。
2結果
2.1滿意度對比
A組總體滿意度為96.97%,高于B組的81.82%,對比差異性顯著(P<0.05)。下見表1。
2.2 髖關節功能恢復狀況對比
由表2知,護理前AB組髖關節功能恢復狀況無差異(P>0.05);護理后A組髖關節功能恢復狀況普遍優于B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老年女性由于骨質疏松癥影響,髖周肌群功能逐漸減弱,身體協調能力較差,因此股骨勁骨折的發病率也成倍提升。骨折后應及時采取手術手段進行治療,同時輔以針對性護理,促進患者肢體關節功能盡快恢復。
本文中,A組總體滿意度為96.97%,高于B組的81.82%,對比差異性顯著(P<0.05)。護理前AB組髖關節功能恢復狀況無差異(P>0.05);護理后A組髖關節功能恢復狀況普遍優于B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為:相較于一般護理,康復護理干預臨床針對性更強。可基于患者術后病情特點及身體恢復狀況選擇更具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康復護理主要是針對恢復患者骨折部位功能而展開的。首先完善術后疼痛護理干預,幫助患者減輕臨床不適感。后續完善并發癥預防,減少各類并發癥發生風險。最后重點給予康復指導訓練,在術后各個階段進行肢體關節功能訓練,循序漸進,加快患者肢體、關節、肌群功能恢復進程。
綜上,老年女性股骨頸骨折患者實施患康復護理干預,患者髖關節功能恢復狀況良好,臨床認可度較高,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曹虹,張楠楠,晁愛軍,等.加速康復背景下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圍手術期醫院感染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21,37(22):1695-1702.
[2]來紅、徐燦達、湯樣華.老年股骨近端骨折髖關節置換術后發生對側骨折的原因分析[J].浙江醫學,2020,v.42(18):71-73+78.
[3]王可心,范江,李雪,等.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術后功能恢復的長期強化家庭康復訓練[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20(14):2158-2163.
[4]孫忠麗,許蕊.核心肌群訓練對高齡股骨頸骨折關節置換術后康復及并發癥的影響[J].安徽醫藥,2020,v.24(07):94-97.
[5]朱砂,霍玉龍.老年股骨頸新鮮移位骨折的髖關節置換術及其對髖關節功能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20,024(002):114-116.
[6]代振動,袁宏偉.全髖半髖關節置換術對老年股骨頸骨折術后髖關節功能恢復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20,v.49(22):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