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鴻莉
隨著社會進入新的時代,專業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課程已逐漸不能有效滿足國家思政教育的育人要求。而課程思政理念的提出很好地從隱性層面借助通識課、專業課的多學科優勢彌補了這一不足。網球作為高校體育課程體系中的一項專業課程,其具備的項目特點和蘊含的文化價值有助于學生增強體質、磨練意志、陶冶情操、健全人格。故通過對課程思政內涵的解析,結合高校網球課程教學現狀,探討課程思政融入高校網球課程的必要性,并提出課程思政融入高校網球課程的實施路徑,有利于實現立德樹人、全面育人的教育目的。
近年來課程思政作為一種新的綜合性教學理念廣泛被專家和學者提及。課程思政是新時代為完善學校育人教育而提出的新理念,是從隱性層面以通識課、專業課為載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是思政課程的拓展。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網球作為一項具有深厚歷史底蘊、健康前衛、文雅高尚的球類運動,從1885年傳入我國至今,已發展成為高校體育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高校大學生的身心健康起著良好的促進作用。故加快課程思政理念與高校網球課程的融合,深入挖掘網球課程的思政教育資源,有利于更好地達成立德樹人、全面育人的教育目標。
1 課程思政的內涵
課程思政是指以構建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的一種綜合教育理念,其本質是立德樹人、其理念是協同育人、其結構是立體多元、其方法是顯隱結合、其思維是科學創新。因此課程思政是對思政教育的一種創新,是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以外的其他通識課、專業課,從隱性的角度,對全體學生,在學習的全過程進行潤物無聲的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顯隱結合、協同作用,從而更好地達到立德樹人、全面育人的教育目的。
2 高校網球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近年來我國網球運動在中大型城市開展得熱火朝天。網球運動作為高校體育課程體系中的一門專業課程,由于其深厚的歷史底蘊和健康前衛、文雅高尚的特點,越來越受高校大學生的喜愛。但相較于籃球、乒乓球等大眾化程度較高的體育項目,網球項目的普及和推廣程度還有所滯后。其在課程教學方面也存在諸多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學生基數大,師資力量匱乏。隨著大學擴招政策的有效實施,更多的學生進入了大學的殿堂;且由于經濟和資源的限制,大多數大學生對尚未接觸過的網球運動充滿了好奇;致使學生基數變大,師生比例不協調,師資力量匱乏。二是教學方法普遍老舊,單一化比較顯著。在網球教學過程中,教師一直以來大多采用講解示范法,教完動作要領后,安排學生反復練習,教學方式較為單一、枯燥,容易導致學生學習效果不佳。三是場地設施不足,管理不夠靈活。由于建造網球運動場地設施對資金的需求量較大,受經濟因素的影響,設施建設很難完全滿足。而在管理方面,場地多用來進行教學,課外開放時間較少,很難滿足學生課余訓練需要。四是大眾化程度較低,學生基礎薄弱。由于網球課程尚未在中小學得到全面有效的推廣,大眾化程度不高,學生嚴重缺乏網球基礎。
3 課程思政融入高校網球課程的必要性
3.1 貫徹國家教育方針的現實需要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充分挖掘各類課程思想政治資源,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網球作為高校體育課程中的一門專業課程,需充分發揮自身的特點和優勢,深入挖掘其內含的思想政治資源,在教授網球知識和技術的同時達到立德樹人、全面育人的作用,為社會培養身體健康、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有效貫徹落實國家教育方針政策。
3.2 全面實現課程目標的必然要求
通常完成一節體育課程的教學需要達到相應的認知目標、技能目標和情感目標。在傳統的網球教學中,絕大多數教師都過于注重學生認知目標和技能目標的實現,而常常忽略學生的情感目標,這使得網球課程的教學目標未能全面實現,也使得網球課程的育人功能遭到了埋沒,不利于學生的全方位發展。故將課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網球課程之中,能有效加強網球教師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注重對網球育人功能的挖掘,有效達成網球課程的情感目標,致使網球課程目標的全面實現。
3.3 有效完善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徑
現今,專業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課程作為一種顯性的思政教育,已經漸漸不能有效滿足國家思政教育的育人要求。故提出課程思政作為一種隱性的思政教育,完善國家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課程思政主要是借助專業課、通識課潤物無聲的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而網球作為高校體育課程中的專業課程,在進行網球教學時將其本身蘊含的思政元素呈現出來,能對學生產生一種無意識的影響,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思想教育,從而有效的完善國家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培養優秀的社會人才。
4 課程思政融入高校網球課程的實施路徑
4.1 優化課程設計,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
課程思政作為一種新的綜合性教學理念,其與網球課程的有效融合需進一步優化網球課程設計,深入挖掘網球課程所蘊含的思政元素,從而達到良好的育人和育才效果。比如在網球技術教學中,采用合理高效的教學方法,優化網球課程設計,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領會團結互助、共同進步、敢于斗爭、樂觀向上的精神品質。且由于網球本身是一項具有一定難度的、時間漫長的、初學者較難堅持的、流失量較大的運動項目,因此進行網球課程的學習能夠有效的磨練學生的心性,養成持之以恒、不畏艱辛的精神品質。在網球理論知識的教學中,需深入挖掘網球項目的文化精髓。網球作為一項紳士的運動,除了遵守應有的規則外,還相當注重禮儀。相互尊重在運動員、觀眾和裁判三者之間表現得淋漓盡致,誠實守信是對參加“信任制”比賽運動員的根本要求,這些品質的養成皆有利于學生的社會交往。此外還可以借助榜樣的力量,在課堂上多列舉一些優秀網球運動員的事例,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懷和奮發圖強、勇攀高峰的精神。
4.2 革新課堂教學理念,提高思政育人認知
在傳統的網球教學中,教師都較為注重網球技術和知識的傳授,思政育人教育很少甚至沒有。然而隨著新時代的快速發展,只育才而不育人,將會對社會的和諧發展造成一定的隱患。課程思政理念是國家對學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而新要求的落實需每一名基層教師的鼎力配合。高校網球教師應深入學習課程思政理念的相關內容和要求,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革新課堂教學理念,提高對思政育人的認知,加強立德育人意識,把育人和育才通過課程教學體現出來,培養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
4.3 加強教師隊伍培訓,提高思政教育能力
《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要加強教師課程思政能力建設,建立健全優質資源共享機制,確保課程思政建設落地實施,見功見效。因此必須加強高校網球教師隊伍的培訓力度,使教師能集中有效地了解新的教育思想,學習新的學科知識,收獲新的教學資源,進而提升網球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政治素養,提高網球教師課堂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作為新時代知識、文化的傳播者,網球教師需及時革新自己的知識體系,拓展自己的教育視野,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才能擔負起立德樹人、全面育人的重任。
4.4 建立有效監督機制,保障思政教育落實
任何政策的提出都需要全面的落實,而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是落實課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有效保障。網球課程思政教育能否有效的落實實施,還需學校建立科學有效的監督機制。有效的監督機制能督促網球教師深入了解課程思政理念,革新教學觀念;積極學習新知識,提高思政教育能力;創新教學方法,優化課程設計;從而保障課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有效落實。此外還可以結合聯動機制和獎勵機制,更好的促進課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有效落實。
5 結語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新的時代已經到來。國家和社會對當代大學生的培養和教育也在不斷完善,課程思政理念的提出就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網球作為高校體育課程中的一項專業課程,其具備的項目特點和蘊含的文化價值給課程思政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將課程思政融入高校網球課程之中,能很好的從隱性層面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協同育人達到立德樹人思政教育的新要求。
(作者單位:哈爾濱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