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建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體育大國和體育強國,是中國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發展足球運動,給予有力的、持續性的支持。習近平總書記表示,足球運動的真諦不僅在于競技,更在于增強人民體質,培養人們愛國主義、集體主義、頑強拼搏的精神。2015年7月,由教育部牽頭,會同多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的實施意見》,提出當前校園足球工作的重點任務是提高校園足球普及水平、深化足球教學訓練改革、加強足球課外鍛煉訓練、完善校園足球競賽體系、暢通優秀足球苗子成長通道。可見,教育部對校園足球的發展高度重視。于是本文主要針對中小學校園足球訓練理念與人才培養策略進行以下相關的分析和研究。
1 當前階段中小學校園足球訓練的基本理念
事實上,“校園足球”最初的名稱是“學校足球”。“學校足球”的口號是針對廣大青少年體質下降,以及“體校、足校、職業足球俱樂部梯隊”等單一的、低效的培養渠道難以可持續發展的狀況下而提出的。在學校足球活動籌劃的過程中,由于要體現足球的健身、娛樂、大眾參與等基本特性,有關領導提出從稱呼上把原有的,較為嚴肅的“學校足球”改為目前一直沿用的,聽起來較為悅耳、且具有游戲性質的“校園足球”。反觀當前階段之中的校園足球,因為受到傳統教育制度的進一步約束,足球的場地比較少,而且訓練器械不夠充足,訓練的人數也比較少,而且還缺少一些有教育經驗的專業教練,學生們學習的都是純技術。在中小學階段學生們如果過于追求比賽的最終結果,比賽結果比過程還要重要的話,那么就會導致中小學校園足球很多的學生對于足球運動失去興趣,這與中小學校園足球之中普遍培養學生的足球項目初衷相違背。所以,教練在培訓中小學校園中學生們的足球運動技術之時,不能夠太嚴肅,而是需要讓學生們感受到足球訓練之中的樂趣,不要只是重復的訓練技術,使得學生們在訓練的時候可以得到釋放,讓中小學生都可以感受到足球練習以及培訓所帶來的魅力,促進學生可以真正的喜歡上足球運動項目。
2 中小學校園足球訓練人才培養策略
2.1中小學校園足球技術等級評價結構、評價指標確定階段
2.1.1理論基礎積累階段
問卷設計后(適用人群水平、人群年齡范圍、級別設置、段位設置等),先通過一對一進行專家問卷,最后課題組結合專家問卷調查結果,反復論證確定評價結構,使下一步評價指標的選擇更有目的性、科學性和準確性。
2.1.2技術等級指標評價
收集、整理、觀察數據,遵循“低門檻、遞增難度、嚴控高段”的原則并討論確定區分界值,運用Excel處理數據。
(1)提出初選評價指標:先查閱文獻資料,例如《青少年運動技能等級標準》、再一對一專家訪談提出初選評價指標(Ⅰ、Ⅱ、Ⅲ級初選評價指標)
(2)評價指標的初次篩選:采用五級評分(非常重要5分、較重要4分、重要3分、一般2分、不重要1分),通過一對一方式進行專家問卷,統計平均值和標準差,評價指標初次篩選;
(3)評價指標的論證確定:通過一對一專家訪談方式,進行經驗論證,確定各級別評價指標,構建各級評價指標。
評價指標的權重:專家問卷運用“指標序號法”確定各級評價指標的權重,建立評價指標;先計算各指標F值,為指標數, 為序號,為序號內的頻數。再把所有指標F值相加,各指標F值占比就是其權重。
同時,學校還開發研制了在“體育、藝術2+1項目”實驗背景下中小學生運動技能五個等級的評價標準,該標準建構打破年級界限,建立A、B、C、D、E逐級遞進的等級評價模式,遵循成功體驗原則、動機激勵原則、可選擇性原則和層次性原則。采用中小學生自愿報名、不分年級自由選擇測評等級根據所測數據的百分位數建立了《評價標準》,并構建了相應的測評模式,最終可以針對中小學校園足球運動指標進行科學化評價。
2.2創建出技術等級指標培養的足球人才培養基本模式
使得學生從小學到初中都可以進行科學化以及系統化的學習足球運動的相關技能。從中小學開始培養學生們自身的足球技術,這是遠遠不夠的,學校需要和一些企業之間進行合作,為學生們建設足球俱樂部等一些足球的訓練場所,使得中小學階段的學生們不僅可以在學校練習足球。而且,在學生們進行足球練習的時候,教師需要對其實技術等級指標劃分的相應模式,對學生的足球技能進行評定。例如:從球感、運球、踢球、身體素質以及比賽這五個方面針對學生進行足球技能水準評定。依照學生們掌握足球運球的技能,可以將學生們足球運動技能劃分出五個等級,每一個等級之間測試的基本內容都不相同,每一個等級都擁有自己的評級標準。最終可以使得學生們自己明確自身的實際能力,教師也可以掌握學生們的實際足球運動基本能力。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當前階段的中小學校園足球訓練的基本思想觀念在很大程度上約束了中小學校園足球的進一步發展,只有通過先進的校園足球訓練觀念,科學化以及系統化來進一步訓練學生們的足球運動技術以及能力,找到目前中小學校園足球運動培訓之中出現的問題,才可以使中小學校園足球運動更為健康的發展,進而獲得十分豐碩的訓練成果。
(作者單位: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官田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