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江
2020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強調,要充分運用“四種形態”提供的政策策略,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有機統一。“四種形態”成為全面從嚴治黨的政策策略,成為紀檢監察工作的重要理念、思路和方法,蘊含了豐富的“仁”的思想、理念和方法,贏得了廣泛理解和支持,夯實了紀檢監察工作的道義基礎和群眾基礎,具有深厚的實踐偉力。
監督執紀“四種形態”體現了嚴管厚愛的“仁”之情懷。俗話講“忠言逆耳利于行” “溺愛之,實害之”,如果只有稱贊、夸獎,出現問題不提醒、不批評、不處理,那么我們的干部就可能會驕傲自滿、小錯釀成大錯。曾經一段時間,個別地方紀檢監察機構政績觀出現偏差,在監督執紀問責中存在“養案”“養大案”的傾向,出現“要么好干部、要么階下囚”的現象,對于受處分干部來說是重大變故,對于組織來講也是重大損失,也損害了黨和國家機關在群眾中的聲譽。
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堅持嚴管厚愛的執紀理念,發現黨員干部出現傾向性問題、苗頭性問題及時批評教育、咬耳扯袖、紅臉出汗,對出現輕度違紀違規問題的及時依規依法進行組織處理或黨紀政務輕處分。2019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運用“四種形態”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184.9萬人次,其中第一形態占比67.4%,第二種形態占比25%,合計達92.4%,防止絕大多數黨員干部因滑向嚴重違紀違規深淵受到斷崖式處理,甚至因違法犯罪成為“階下囚”,體現了組織對黨員干部的真心關懷愛護。
監督執紀“四種形態”體現了懲、防結合的“仁”之策略。仁術,施行仁政的策略。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既體現了“仁愛”的情懷與理念,又體現了唯物的、辯證的、系統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與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形勢要求高度契合,實踐證明是有效的紀檢監察工作理念和策略。
一方面,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在實踐中,紀檢監察機關根據黨員干部的錯誤性質、嚴重程度、不良影響等情況,嚴格依照黨紀條規、法律法規開展執紀執法,注重程序的合規性、事實的確證性、處理的恰當性和手續的完備性,力求做到不枉不縱。
另一方面,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豐富了紀檢監察機關的監督執紀執法手段,可以更好區分不同程度的違規違紀違法行為,選用恰當的處理方式。實踐中,紀檢監察機關在執紀執法中堅持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始終,積極做好感化說服工作,注重綜合考量黨員干部的錯誤事實、認錯態度、錯誤發生時形勢等,注重不同形態之間的選用和轉換,恰當選用處理的方式,努力實現“四種形態”實踐運行的精準性和有效性,讓受處理處分人員真心信服和接受組織處理處分,并自覺做組織政策法律法規的宣講者、踐行者,實現處理一個、教育一片、警示一方的良好效果,達到政治效果、紀法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監督執紀“四種形態”體現了堅決懲治的“仁”之擔當。紀檢監察機關是黨的政治機關、紀律機關,也是國家執法機關,根本職責是監督保障黨內團結統一和維護國家法律法規嚴肅性,必須嚴格執紀執法,必然帶有威權性質,根本目的是實現“仁”之大道。
監督執紀“四種形態”雖然強調第一、第二種形態是常態,第三、第四種形態是少數和極少數,但決不是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一套,而是符合反腐敗斗爭規律的,是處理好“樹木”和“森林”之間關系的有效方法。中央紀委負責同志也曾多次強調,決不能以“四種形態”之名行“寬松軟”之實,必須堅持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對于嚴重違紀違法乃至犯罪的必須予以堅決懲治,嚴紀律正規矩?!鞍螤€樹、治病樹、正歪樹”的最終目的是養護好“森林”、維護好政治生態,為事業發展營造好氛圍,讓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的人有希望、有機會。堅決懲治極少數貪腐分子,為事業發展提供堅強保障,體現了紀檢監察機關的使命和擔當。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了我國到2035年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提出了“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作為紀檢人要把自己擺進去,牢記職責使命,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所蘊含的理念、思路、方法和情懷,堅定信仰信念信心,在營造風清氣正良好政治生態,為事業發展提供堅強保障上,體現新擔當、做出新貢獻、展現新作為。
(作者系長沙學院紀委辦紀律審查科科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