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 李海龍 楊龍 閆會玲 陳曉東
摘要:本文介紹了一種H型鋼組合式支擋結構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該擋墻采用標準H型鋼嵌固土中作為主要受力構件,H型鋼之間設置鋼板作為擋土板,采用焊接連接,輔以泄水孔。該種結構形式工作原理簡單、取材容易、施工方便且占地小,可適用于中小規模的基坑及擋墻工程。其無污染、可回收等特性,也很好的相應國家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關鍵詞:H型鋼;擋墻;基坑支護;碳中和
1.引言
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而碳達峰則指的是碳排放進入平臺期后,進入平穩下降階段。簡單地說,也就是讓二氧化碳排放量“收支相抵”。2020年9月22日,中國政府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2021年3月5日,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
近幾年來,綠色建造工藝逐漸代替了傳統工藝。綠色建造是指在工程建設的規劃、設計和施工全過程中,在保證安全和質量的同時,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進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節約資源和能源,減少污染,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工程建設生產活動。現有現澆工藝主要存在工程成本較大、施工工期較長等問題。為解決工期問題,推廣裝配式工藝技術成為了一條可行之路。
由于現階段擋墻、基坑支護等建設形式以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為主,可回收性差,不滿足國家減少碳排放的號召。且現澆結構需要施工空間大,施工過程中對環境也有一部分污染。因此,需要對現有工程支護形式進行改進,盡量采用能預制、可回收的裝配式支護形式。
2.項目概述
某道路工程位于北京市海淀區西北部,其南側步道緊鄰某小區北側圍墻。因圍墻實施在前,且圍墻底部與擬建人行道處有1~1.5米高差,現況為土坡。如預實施人行道且不破壞現況小區圍墻,需在圍墻根部新建擋墻,以接順該處高差。
3.地質情況
該處土層情況如下:
人工堆積層(第1大層):表層一般為厚約0.80~4.80m的人工堆積之雜填土①層及粉土素填土①1層。
第四紀沉積層(第2~5大層):人工堆積層以下為第四紀沉積層之粉質黏土②層,粉土②1層及黏土②層;粉土③層及粉質黏土③1層;粉質黏土④層及粉土④1層;粉質黏土⑤層。
根據地層條件和開挖深度,此項目適宜采用樁板式結構支護。局部磚渣塊石的存在會影響裝配化效率。
4.支護設計思路
本支護工程周邊相對空闊,施工便利。采用支護類型為:型鋼樁+裝配式面板。結構支護高度1m,其支護起到擋墻基底加固和局部擋土作用。本工程采用H型鋼+裝配板的支護方式,樁間距為0.9m,H型鋼樁的型號為HW300x300x10x15。樁間板采用高分子裝配板(或等厚鋼板)。
5.施工方法及技術要求
施工準備→施工放線→施工槽開挖→HM型鋼施工→修整坡面→冠梁施工→噴涂施工→面板安裝→安裝排水管→背土回填
1、施工放線
根據總包提供的坐標點施放型鋼樁施工軸線(型鋼樁外邊線)。
2、導向槽開挖
根據施工軸線人工開挖300mm寬,500mm深施工槽,施工槽主要作用是清楚地表回填的大石塊及建筑垃圾。施工槽開挖完畢后,根據軸線確定各樁位位置,并做好標記。
3、HM型鋼施工
采用HW300*300型鋼護壁樁做護壁圍護結構,詳見圖紙。
1)施工要求
H型鋼護壁樁嵌入基底深度為2.0-2.5m,全段采用3m長HW300*300型鋼支護,間距900mm;
2)施工工序
檢查定位放線→清理樁位→振打型鋼護壁樁
3)施工方法
型鋼選用振動錘擊打入法。在施打過程中,應確保樁的垂直度及打入深度。施工采用逐根打入法,施工時根據預先放出的軸線鋪設專用的導向架,導向架采用槽鋼或角鋼制成,用沉樁機吊運就位,將型鋼插入導向架中,用纜風繩固定,然后再施打。在施打過程中用經緯儀測量監控,當偏斜過大時不得拉擠方法調正,應拔除重打。
4、修整坡面
將冠梁位置的坡面修整出施工作業面,并將坡面松散土人工清理掉,防止滑落。
5、冠梁施工
冠梁采用18#槽鋼,由一端開始與型鋼樁迎土面進行焊接,焊接位置為樁頂下10cm。
6、噴涂施工
將型鋼樁表面進行處理,保證表面無污染及鐵銹。然后進行噴涂底漆,待底漆干燥后進行面漆噴涂。面板噴涂同上。
7、裝配面板安裝
根據每空的高度對面板進行切割,保證上口與鋼樁一平,下部插入槽底。面板與型鋼翼緣搭接10cm,并用螺栓固定。面板安裝前應檢查坡面是否平整、堅實,如有異物應事先處理。面板安裝要平直,相鄰面板間隙及同一平面度的允許偏差均不大于10mm。
8、排水孔
場地上部有匯水時,需安裝排水孔。
排水孔采用φ50PVC管制作,管長50cm,入土端梅花布置φ10mm滲水孔,用細目紗網進行包裹。距地面30cm高處,在面板上統一開φ50mm圓孔,將排水孔穿過,外露5cm,水平間距根據現場實際進行調整。
6.實施成果
該處擋墻基本按原設計實施。其中樁間插板采用q235鋼板,厚3mm。整體噴涂防腐漆。成品效果較好,受到各方好評。
7.結論
從實際工程應用結果來看,該H型鋼組合式擋墻支護有以下幾個特點:
1、該擋墻占用施工空間小,對現況擋墻影響小。施工期間無混凝土現澆操作,對周邊環境污染小。施工無噪音,對周邊居民影響小,適合在城市內人口密集區域施工。
2、結構輕薄小巧,外觀效果好,適用性很強。
3、材料能預制,可回收,綠色建造,低碳施工,值得推廣。
4、H型鋼的剛度較高,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懸臂體系支護剛度不足的情況,但該型式從計算分析結果看仍不適合高差過大的擋墻。對于深度較小的擋墻(高差1~3米)有其獨特的優勢,值得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