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喬


摘要:本次研究將針對沈陽市菜市場存在的規劃布局和建設規模等方面的問題進行分析,找出現狀菜市場空間分布特征,運用GIS技術分析方法進行探索,基于此找到適合沈陽市菜市場的規劃布局方式。從而將此種方法推廣到城市其他服務設施的規劃應用中。
關鍵詞:GIS技術;菜市場;空間布局
1引言
菜市場作為城市中最公共和最開放的空間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將針對沈陽市已建菜市場存在的規劃布局、分布集聚程度等方面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
2研究背景及方法
2.1研究背景
2.1.1沈陽市概況
沈陽地處中國東北地區、遼寧中部,是東北亞的地理中心。截至2018年,全市下轄10個區、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全市國土面積1.3萬平方公里,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31.6萬人。
2.1.2菜市場定義
本文中菜市場是指由市場舉辦者提供固定商位(包括攤位、店鋪等)的相應設施,有多個經營者進場獨立從事蔬菜、蛋品、家禽、肉制品、水產品、豆制品、調味品等各類農副產品的經營場所,是城市公益性的公共配備服務設施。
2.2研究方法
核密度估計法,可從集聚和分散兩個方面獲取點數據的分布特征,從而直觀地描述地理現象分布特征。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K表示空間權重函數;h為閾值;n為閾值范圍內的點數;(x-xi)2+(y-yi)2表示點(xi,yi)和點(x,y)之間的距離;d為數據的維度。
3沈陽市菜市場分類及分布
本文通過高德地圖API接口,借助火車采集器獲取高德地圖后臺沈陽市中心城區菜市場相關POI數據,包括名稱、地址、經緯度、type標簽等信息。根據type標簽將菜市場分為便利店類36家、餐飲相關類54家、超市類289家、購物相關類460家、果品市場類452家、農副產品市場類571家、蔬菜市場類432家、水產海鮮市場類30家、專營店134家和綜合市場類144家。
3.1菜市場整體分布情況
沈陽市中心城區菜市場整體分布狀況如圖:
菜市場在沈陽市中心城區的分布并不是均勻的,主要集中二環以內。菜市場在中心城區范圍內不均勻分布的現狀與沈陽市中心城區的功能布局密切相關。菜市場集中區域是沈陽市中心城區內居住功能集中的地區,而在一些政治、文化、金融中心內則鮮有菜市場的存在。這與菜市場作為一種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的特性是相符合的。
3.2菜市場整體分布特征
根據核密度分析法識別的菜市場設施點高值區域主要集中在沈河區與和平區,以及鐵西區,在中部區域明顯規模較大,呈集聚分布。而外圍區域規模較小,呈離散分布。
3.3菜市場分類別分布情況
1.便利店類
對便利店類菜市場進行核密度分析。設施點高值區域主要集中在渾南區與鐵西區,呈集聚分布。而其他地區,呈離散分布。渾南區經濟逐漸發展,人口密度加大,對相關類菜市場公共設施需求加大。
2、餐飲相關類
根據核密度分析法識別菜市場設施點高值區域主要集中在二環以內,但也成分散狀態分布。其他地區零星分布幾個點,沒有太多規律可尋。
3、超市類
超市類菜市場設施點高值區域主要集中在大東區與鐵西區,在中部區域明顯規模較大,呈集聚分布。外圍區域規模也呈一定規模,但呈離散分布。因為隨著經濟的發展沈陽市中心城區為了滿足市民需求,建設較多超市,內部布置菜市場相關功能。
4、購物相關場所類
購物相關類菜市場設施點高值區域主要集中大東區和沈河區,其他主要分布在中部及以南地區。隨著市中心的面積擴大,南部地區發展迅速,人口密度加大,對購物相關場所菜市場需求加大。
5、果品市場類
果品市場類菜市場設施點高值區域主要集中鐵西區,其他地區分散分布。隨著沈陽市鐵西新區的建立,西部地區發展迅速,對果蔬類菜市場需求加大。
6、農副產品市場類
農副產品市場類菜市場設施點高值區域主要分布在中部及北部地區,集中鐵西區和皇姑區,其他地區分散分布。主要集中在老城區,臨近沈北新區,資源來源便利。適宜發展相關類型菜市場。
7、蔬菜市場類
蔬菜市場類菜市場設施點高值區域主要集中在鐵西區、皇姑區和和平區,其他地區分散分布。
8、水產海鮮市場類
水產海鮮市場類菜市場設施點高值區域主要分布在集中鐵西區,其他地區較為分散分布。主要因為沈陽市屬于內陸城市,專門經營海鮮類的市場數量較少。
9、專營店類
專營店類菜市場設施點高值區域主要分布在集中鐵西區和和平區,其他地區較為分散分布。鐵西區和和平區作為老城區,相對富有,人員往來繁多,適宜發展相對高端的相關類設施。
10、綜合市場類
綜合市場類菜市場設施點高值區域主要分布在集中鐵西區,其他地區較為分散分布。主要因為鐵西區作為老工業區人員相對復雜,需求多樣化,并且在初期最先發展。
4沈陽市菜市場分布存在問題及結論
4.1存在問題
沈陽市中心城區菜市場在空間呈現中部密集,外圍稀疏的特點;通過與居住區位置關系的判斷,菜市場在空間分布不均勻,有些區域相關類別菜市場缺乏,供不應求;而有些區域相關類菜市場數量相對過多,呈現一種供大于求,競爭問題較大的局面。這與沈陽市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有莫大的關聯,靠近沈陽市中心經濟條件比較好,人口密集,設施齊全,而距市中心較遠的外圍區域,經濟則相對落后。
4.2結論
根據核密度分析可以看出,沈陽市中心城區菜市場分布集中在中部老城區。在空間上表現在北多南少、西多東少的特點。通過菜市場分布與居住區分布的關系觀察出,菜市場在空間上分布不均勻,若干區域“供不應求”、若干區域“供大于求”,公共設施源分布不合理,有失社會公平。對于沈陽市中心城區而言,面對這種情況,不能從單一建設菜市場這一方面下手;菜市場在這些地區分布少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交通、人口、環境等等,政府應該進行多方面進行考慮,探尋影響菜市場建設布局的根源,進行對癥下藥,才能保證公共設施資源的合理分布,保證社會公平。
參考文獻:
[1]高軍波,周春山,葉昌東.廣東城市公共服務設施分布的空間公平研究[J].規劃師,2010(4):12-18.
[2]張磊,陳蛟.供給需求分析視角下的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均等化研究[J].規劃師,2014(5):25-30.
[3]張曉明,汪淳,李明玉.縣轄鎮級市市域公共服務設施規劃研究[J].規劃師,2014(5):31-36.
[4]熊樂,基于環境數據分析的城市菜市場規劃布局優化,規劃技術,2015(21);311-313
[5]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蔬菜零售網點建設管理辦法[Z].北京:[出版者不詳],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