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鳴 鐘連碩 王萌萌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育人的有效途徑,當代學生不僅要學習文化知識更要具備良好的品德,只有這樣才能夠成為棟梁之才,為國家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國家為了更好地推行思想政治教育,特提出了各類課程都要與思想政治理論同向同行,將二者進行有機結合,真正做到教書育人。我國絕大部分高職院校的學生都是十幾歲的年齡,這個年齡段正處于青春期,也是一個人成長的關鍵期,在這個時候要對學生做好正確的引導,培養他們樹立良好的價值觀、道德觀,健康、健全地成長,成為對社會有益的人。“課程思政”的提出能夠更好地踐行教書育人的理念,把專業課堂和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有機結合,讓學生豐富精神世界、掌握專業本領。在“課程思政”新教育方法下,高職院校市場營銷課程教學加快課程思政建設的進程,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以應對今后在工作中會遇見的各種問題和復雜場面,適應世界經濟形勢的新發展和新要求。基于此,本篇文章對新時代下高職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思政元素融合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時代下;高職市場營銷;教學思政元素;融合研究
引言
目前我國市場營銷學發展極為快速,并且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市場營銷學在企業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合理利用市場營銷學可以幫助企業快速應對市場變化,促進企業飛速成長,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如今我國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傳統經營方式已經無法跟上時代步伐,因此企業要對經營模式進行改革,市場營銷學作為工商管理基礎,能夠很好地幫助企業進行轉型和升級。基于這一基礎,社會大眾、國家領導對于市場營銷學課程都格外重視,對于市場營銷學課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場營銷學課程也應該順應時代發展進行創新改革,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市場營銷學課程仍存在一些問題,市場營銷學課程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遵循市場發展規律,改革創新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
一、新時代高職院校市場營銷課程思政教學意義
(一)市場營銷是高職院校商貿零售專業教學基礎
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學主要涵蓋知識、能力、素養三方面內容,學校應該培養學生樹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營銷服務理念,充分的掌握營銷活動的基本原理和流程,商貿零售專業的學生還要具備良好的個人信譽和職業道德。市場營銷課程都是與經濟和市場相關的,既有豐富的理論知識還需要積累實踐經驗。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需要時刻關注國外和國內市場的宏觀經濟環境,并根據市場變化趨勢來判斷未來的市場走向,以此來開展市場活動。新時期的營銷活動需要借助網絡和新媒體的力量,積極開展營銷活動。
(二)有利于正確引導營銷專業學生的價值觀念
隨著市場經濟的日益發達,市場上各行各業皆離不開營銷,營銷專業人才的市場需求量日益加大,但是社會上對于營銷的從業知識、專業素養等要求也多有誤解,認為從事營銷專業的人需善于溜須拍馬、甚至投機取巧走捷徑,類似思想也逐漸影響了高校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因此,加強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成了高校教育義不容辭的責任與擔當。營銷專業的教師應該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從課程思政入手,推動營銷專業思政課程改革,創新思政課程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三全育人”“立德樹人”的教育戰略目標。
二、市場營銷專業課程思政存在的問題
(一)專業課程思政教學目標模糊
目前高校市場營銷專業課程思政都處于起步階段,許多根本性問題沒有研究透徹,如實施本專業課程思政應該達到怎樣的教學目標,教學定位怎樣,不同課程的思政目標如何統籌安排等,這些問題都缺乏統一的標準。最重要的是教學目標模糊,需要達成的教學效果不清晰,很多教學環節安排隨意,導致整個課程思政必將無法保證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
(二)教學方法單一
目前市場營銷專業課程思政內容的教學一般以教師講授專業知識為主,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專業教師個人在教學上缺乏課程思政教學系統理念及思考。且專業課程內容與思政教育內容大多沒有進行有機融合,教師在結合思政內容與專業知識課程講解過程中缺乏教學技巧,呈現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脫節的情況。不僅達不到教學效果,還極易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造成對專業課程反感的學習態度。
三、新時代下高職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思政元素融合研究
(一)在教學目標中體現思政理念
為更好地發揮出課程思政的科學指導作用,市場營銷課程在教學改革過程中,必須確立明確的教學目標。只有教學目標明確,才能更好地實現課程思政的融入,進一步提升課程教學質量。在傳統的育人理念下,市場營銷課程教學目標存在片面性,即提升學生的實踐素養及專業技能。當前,社會對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不僅要求具備專業技能,還要求具備較高的道德素養。因此,為了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更好地提升人才的培養實效,教師在設定市場營銷課程教學目標時,應該積極主動地融入思政理念,確保在提升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全方位提升學生的思想認知能力,優化學生的德育素養。
(二)在教學評價中融入思政理念
在傳統教育形態下,教師對學生更多采用單一的評價方式,沒有給學生正向多元化評價。部分教師過分關注學生的專業成績和實踐水平,將其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在課程思政理念的科學指導下,為深入全面把握學生的認知水平,給予學生正向的引導,教師應該積極創新、變革評價方式。教師除了考核學生的專業成績和實踐水平,將學生的個人修養、道德素養、社會責任感、志愿服務等核心素養也作為重要的考核內容,全方位衡量、研判學生的綜合素養。這能夠指導學生,讓其在優化專業學習的同時,提升自身的個人品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三)將思政內容融入課程教學
由于思政課程具有系統性,因此市場營銷學課程教師在進行思政教學時,可以將思政元素融合進每一節專業課程中,根據教學需求進行教學設計改革、創新。市場營銷學課程教師可以在進行教學之前制定表格,將專業課程章節、思政元素、價值引領目標分別羅列出來,方便后期教學方案的設計,保證專業課程、思政課程完整性。如市場營銷學課程教師在講授第一章課程時,第一章課程主要是講市場營銷概念、范圍以及實踐,教師可以在其融入中國特色思政元素,引領目標主要是為了學生樹立具有中國特色的觀念,如當代中國特征、傳統文化傳承等,通過詳細羅列,教師可以及時發現教學中的問題,并進行修改,同時也能幫助師更好地進行理論知識和思政元素的梳理。
結束語
市場營銷課程的本質是培養營銷人員的素質,其基本內涵是培養營銷人員的精神和能力,是素質教育的深化。在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中,以課程思政為載體,培養高素質營銷人才應當引起關注。“課程思政”作為新事物、新方法、新理念,與市場營銷課程的結合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過程。為此,中職院校應該大力協調各方面資源、力量,積極推進此項工作的探索與嘗試。
參考文獻:
[1]張金邦,李濤,付艷萍.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融入市場營銷專業教育的路徑探析[J].裝備維修技術,2019(02):282.
[2]文求實.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實踐[J].西部素質教育,2019,6(05):37-38.
[3]白云華.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課程思政建設路徑探索[J].才智,2019(26):192-193.
[4]魯晨琪.新時代高職院校專業課程德技并修“雙引擎”育人模式研究[J].時代經貿,2019(08):91-93.
[5]鄧棟.高職素質教育課程體系的建設思考——以市場營銷專業為例[J].青春歲月,2018(01):147+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