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長期以來的經濟粗放式發展模式的應用導致環境問題突出,對生態資源的破壞性開發和對生態環境的不可恢復性破壞導致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減弱,對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產生極為消極的影響。為了能夠有效保護我國的生態環境,近些年來我國的生態環境保護投資額度持續增加,在相關領域制定了專業化的操作規范,以平衡行業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利益沖突。《環境工程技術規范體系》的完善,正是對資源環境保護戰略的有效回應。
關鍵詞:環境工程;工程技術規范;規范定位;規范作用;技術規范注意事項
引言
環境工程技術規范作為技術規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保證常態、合理的環境工程行業發展秩序的同時,維護了環境保護事業的基礎性要素環境,對環境資源保護起到利好性導向效果。實現環境保護的具體目標,增強對行業污染物排放的控制能力,在預防的基礎上實現資源環境保護和環境工程產業發展的協調化,是環境工程技術規范的制定目的,也是其制定緣由。經濟發展模式的綠色化轉型不止關系到產業發展的可持續性,更關系到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和人類自身生存與延續的可持續性。為了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綠色化方向轉變,環境工程技術規范的制定和實施具有重要價值。文章分析環境工程技術規范的重要價值,探究其定位和作用,揭示環境工程技術規范的注意事項。
一、環境工程技術規范的重要價值分析
受到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傳統的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成為中國市場競爭力的源泉之一,并支持了過去中國經濟的高速度增長。但是伴隨中國經濟與科技發展水平的提升,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成為經濟發展戰略的核心,綠色產業的轉型成為常態化、持久化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在高速度增長的經濟周期中,中國整體的污染物排放水平持續提升,環境污染程度持續加深。現代經濟發展和人類社會良好居住環境需求之間產生相對緊張局面的矛盾。有效制約環境污染水平的能力成為決定中國未來發展潛力的重要所在。在此背景下,環境工程技術規范出臺并全面落實。作為系統化的規范體系的一部分,環境工程技術規范是環境工程領域的技術應用最具有代表性的規范性文件,其主要規范內容包括技術內容和技術操作的標準化內容。該規范集中體現了環境工程領域的發展水平,體現了我國環境工程產業的最高技術標準和操作要求,對行業應用技術的發展起到引領作用。在該環境工程技術規范代表的法規系統的影響下,全部行業從業主體所采用的應用技術和環境保護的適應性將得到增強,有利于我國環境工程領域的綠色技術能力的提高,推動產業向更加綠色、環保的方向發展,平衡發展利益和環境利益沖突,維護健康的產業發展環境。環境工程技術規范的產業導向性作用的發揮,同時可以促進相臨近的其他工業產業、生態相關產業等建設和完善本行業的技術規范,推動形成相關行業的技術規范系統,幫助完善相關行業的法規建設,進而實現多個行業的整體性綠色發展方向的進步。因此,環境工程技術規范的制定與實施不但在相關行業具有綠色發展的引領性作用,還同時具備溢出效應,能夠幫助提高我國的綠色產業方向的投資規模,實現多重效益的提高。
二、環境工程技術規范的定位及其作用
(一)環境工程技術規范的定位
環境工程技術規范的主要功能定位為有效規制環境工程建設行為及其后續維護等。環境工程技術規范是環境系統內的技術規范體系的重要構成部分,對保持良好的環境工程建設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性意義。在環境工程技術規范頒布和實施后,環境工程從立項、建設、驗收到后期維護的全部環節都處于相關規范系統的規制下,全部的環境工程行為都屬于符合技術規范對象的范疇,行業的標準化與專業化程度都大幅度提高。環境工程的設計、施工與管理得到標準化規范系統的支持,行業發展的前景提升,環境工程的質量安全得到可靠保證。環境工程技術規范同時也是行業內部建設實踐經驗的集合與凝聚,是行業技術發展的理論化轉化成果,對行業技術的持續進步能夠起到充分的指導性作用。因為該環境工程技術規范是一段時間以來的行業發展經驗的總結和抽象,是具有相對前瞻意義的行業發展指引和技術應用標準,因此其是一個規范體系,代表的是行業內經營與發展的大致范疇,其內在具有開放性和發展性。伴隨行業技術的再次進步或者是顛覆,當出現不符合現有技術規范體系的實踐行為發生時,技術規范體系就需要再次修正或者全面轉變。歸根結底,環境工程技術規范的作用是指導環境工程的實踐,當實踐本身發生變化時,規范需要隨之變化,才能夠適應實踐的要求。伴隨生態化、綠色化發展戰略的提出和推行,中央的環境治理力度在加強,以地方為代表的主要經濟發展區域為綠色發展戰略的落實提供有效配合,在近些年積極發展綠色產業,有效推動了中國環境工程技術實踐的發展,為技術規范的制定提供豐富參考。
(二)環境工程技術規范的作用
環境工程技術規范可以有效制約環境工程行業的經營行為,為環境工程的質量安全提供法規性保障依據,維護環境工程的質量安全,推動環境保護事業的進步。按照環境工程技術規范系統的要求,環境工程技術相關研發人員可以根據規范內容進行技術的深入研究與開發,為技術的可能性進步提供方向性指引。新時期,伴隨環境效益的持續提升,環境保護事業的投資規模逐年遞增,環境工程技術規范的社會效益不斷提高,環境工程的建設數量增速也高于其他行業的平均水平。環境工程能夠協調環境保護事業和經濟發展需要之間的平衡,對可持續性發展型社會的建立有重要促進作用,并且其作用的發揮具有不可替代性。經濟發展的同時需要兼顧環境效益,環境保護事業發展水平提高的同時需要考慮到對經濟發展的制約程度,避免經濟社會的平穩運行受到顯著影響。環境工程行業的投資和經營正是檢驗相關領域發展政策和實踐的標準,能夠保證不同影響社會發展效益因素得到衡平。環境工程行業的起步在國內來說比較晚,行業的持續提升空間較大,行業的未來發展可期。
三、環境工程技術規范的注意事項揭示
首先,有關部門在制定與實施環境工程技術規范的實踐中,需要考慮到具體的行業技術應用需求和內容,技術規范不能夠脫離生產實際,不止不能脫離產業生產過程實際,也不能脫離產業經營過程實際,環境工程技術規范的基礎要求就是始終能夠指導行業實踐。其次,環境工程技術規范的制定與完善要始終跟行業的技術進步速度相保持一致。技術規范相比較于其他規范性文件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可以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實現連續性的變更,而不用過多考慮穩定性的問題。所以當環境工程技術實踐能力提高時,技術規范內容就應該相應變更,以保證技術規范的科學性。
結語
綜上所述,環境工程技術規范的制定與實施具有重要現實意義,能夠指引環境工程行業的發展,推動環境工程與環境保護事業的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曹柳.淺談環境工程技術規范在節能減排中的作用及影響[J].中外企業家,2019,30:194-195.
[2]王玉梅.環境工程技術規范在節能減排中的作用及影響分析[J].綠色環保建材,2019,12:41+44.
[3]劉方瑞.環境工程技術規范的定位及作用探究[J].當代化工研究,2017,04:73-74.
[4]王國興.冶金企業環境工程技術規范的定位、作用與方法研究[J].世界有色金屬,2020,17:5-6.
作者簡介:張鑫,女,漢族,1976-07,湖北襄陽人,襄陽眾鑫緣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中級職稱,業務室主任,本科學歷,研究方向:主要從事環境工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