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傲龍 陳斌 李希棟
摘要:在公路養護過程中,路基邊坡防護是非常重要的一 個環節。在實際道路養護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造成邊坡支 擋結構物產生病害失去支擋作用,對公路的正常運營造成了 比較大的影響。
關鍵詞:高邊坡;植物防護;孔位偏斜
1高邊坡防護設計修改
本工程大壩左右壩肩邊坡最大高度為60m。開挖和支護分階段進行。每個階段的高差為10m,并在斜坡上設置寬度為1m的護道。斜坡分為四個等級。一級邊坡為巖石邊坡,坡度為1:0.5。其他邊坡為強風化粒狀花崗巖邊坡,坡度為1:1。邊坡支護形式原設計為:整坡設置。一、二級邊坡采用28個錨桿(入巖3m,間距2m,梅花形布置),C20鋼筋混凝土厚度500mm,二級邊坡采用300mm,三、四級邊坡采用150mm C20噴混凝土支護(掛鋼筋網)。8@200)。水庫進場道路邊坡最大高度為30m,基本為強風化粒狀花崗巖邊坡,局部出露弱風化巖石和大漂石,坡度為1:1。原設計邊坡防護采用錨噴混凝土處理一級邊坡,二級以上邊坡采用框架草皮護坡。
根據邊坡開挖揭露的地質條件,高邊坡地層巖性主要為強風化巖石,在無支護開挖面遭受強暴雨時仍保持良好的穩定性。同時,原設計要求采用框架草皮護坡。通過現場植草試驗,在這些強風化巖石中植草成活率僅為8%左右。通過施工現場試驗,在強風化粒狀花崗巖邊坡施工中采用框架草皮護坡是不可行的。
因此,在保證邊坡穩定的前提下,根據邊坡高度、巖體性質等條件,通過邊坡抗滑計算,并根據計算結果,與設計、業主協商,修改原設計方案,在保持大壩一次邊坡支護形式不變的基礎上,將壩肩其他邊坡及進場道路邊坡改為三維植被網植草支護形式。
2常用的高邊坡防護技術
2.1鋼筋
加固技術是高邊坡防護的一項重要技術。它是在高邊坡實現地基自身穩定的前提下進行的。在使用加固技術時,需要特別注意以下兩點:① 采取多種措施加固高邊坡,有效控制高邊坡的坍塌。常用的方法有柔性主動防護網、預應力錨索注漿錨柱、抗滑樁和抗滑墻等。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邊坡防排水加固技術越來越受到重視。高邊坡崩塌多發生在雨季。采用該方法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作用也十分突出。② 高邊坡排水系統采用坡頂截水溝法。坡溝不需要到處設置,非常簡單方便。在強風化巖石上的坡腳設置抗滑墻和抗滑樁,可有效防止坍塌,從而不斷提高高邊坡的加固效果。
2.2工程保護
工程防護工作實施后,對風化嚴重的巖質邊坡、節理發育、不適宜植物生長的土壤等問題能得到較好的防護,高邊坡的穩定性能不斷提高。在高邊坡防護工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問題:① 抹灰防護落實良好,易風化軟巖更適合抹灰防護。邊坡上鋪設一層耐候保護層,有效隔離大氣,有效抑制風化的發生。常用的抹灰材料有石灰混合砂漿和各種水泥砂漿,抹灰厚度一般保持在6cm左右。② 噴射砂漿和水泥混凝土的有效保護。該防護技術對易風化軟巖、破碎嚴重、邊坡不平整、裂縫的處理效果明顯。通過噴射水泥混凝土和噴射混凝土,可以很好地維護防護,從而達到最佳防護效果。③捶面防護。捶打成型是 捶面防護的最佳方式,經常使用到的材料有黏土、爐渣、水泥 混合土和石灰等,其厚度需要達到 12 cm 以上。
2.3植物防護
對于邊坡防護,植物防護是一種很好的措施。這種方法可以降低水流速度。同時,植物保護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因為邊坡植物的根系深深扎根,側根發達,可以固定土壤。然而,這項技術的使用需要注意:首先,在植物種類的選擇上,要求植物根系發達,能夠適應斜坡土壤、抗濕和易于存活的植物。最好選擇野生種,因為野生種適應性強,可以選擇新品種;其次,植物的根系必須非常發達,主根和側根具有良好的分生組織能力,并且相對容易存活。如果植物的根系相對發達,其固土能力將非常強,并在短時間內形成密集的植物群;最后,植物的高度不應該太高。盡量選擇低檔。同時,它需要強大的抵抗力。該植物適合邊坡防護,能有效防護高邊坡。
3高邊坡防護施工技術
3.1立體植被網植草防護
三維植被網是由熱塑性樹脂經擠出、拉伸、點焊而成,表面有凹凸氣泡的多層塑料。其底層為高膜基礎層,可防止變形和水土流失,表層為發泡層。植被不生長時,保護邊坡免受暴雨侵蝕。植被生長后形成復合防護,大大提高了邊坡的穩定性和抗沖刷能力,能承受高速暴雨沖刷,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保護邊坡穩定,增加綠化面積,修復生態環境。
3.1.1工藝流程
邊坡修整和成型-挖溝-覆蓋網-固定-噴灑草籽-覆蓋透氣土工膜-養護。
3.1.2施工技術要求
(1)斜坡修整和成型。修整坡面達到設計坡率,人工平整坡面,清理樹根、漂石等雜物,并經監理人檢查驗收。
(2)挖溝。在坡頂和坡腳處,根據施工圖紙,人工開挖帶有嵌入式植被網的溝槽。注意不要一次挖溝刷坡過長,以防雨水、風、沙破壞路基邊坡。
(3)網罩:先將網放在坡頂凹槽內,然后從坡頂到坡腳依次進行;網應保持平整,緊貼斜坡,防止掛網;網塊之間的重疊部分不得小于10cm。
(4)固定。將植被網埋入溝內,回填夯實;三維網在坡頂和坡腳用木樁固定,邊坡上的三維網側用U型鋼釘以2m間距梅花形排列打入邊坡。
(5)噴灑草籽
A.根據當地氣候、土壤質量、含水量等因素,選擇易成活、枝葉茂盛、根系發達、莖低、多年生、易維護、經濟的草種,要求摻入30%-40%的灌木種子。
B草籽播種應在無風、氣溫高于15°C的天氣下進行。草籽應使用設備手動噴灑。噴灑時,草籽和肥料應充分混合均勻,避免在旱季和暴雨季節播種。
(6)用透氣的土工膜覆蓋。為使草籽盡快發芽,邊坡應覆蓋透氣土工膜,保持土壤濕潤,適合草籽生長。
(7)維修。草種播種后,應及時澆水施肥。澆水時采用霧噴,防止因草籽分布不均造成徑流影響覆蓋和美觀。
3.2地腳螺栓混凝土護坡的現澆混凝土結構尺寸必須滿足規范的允許偏差要求,不得有抹灰裝飾。外觀質量要求高。表面平整,顏色均勻,無蜂窩麻面。結構部位應無缺邊、缺角,模板與模板的接縫應平整。
3.2.1工藝流程
邊坡修整成型-砂漿錨桿施工-掛鋼筋網施工-模板安裝-混凝土澆筑-拆模養護。
3.2.2施工技術要求
(1)砂漿錨桿的要求
Yt28氣腿風鉆用于鉆孔。開孔位置偏差小于10mm,孔徑大于錨桿直徑20mm以上,超深不大于100mm。鉆孔結束后,用高壓空氣和水清除孔內積水、石粉、碎屑等雜物。然后安裝排氣管,慢慢將錨桿送入鉆孔。孔口用早強水泥密封,預埋灌漿管口,然后開始灌漿,直到泥漿從排氣管溢出。
(2)懸掛鋼筋網的要求
鋼筋安裝應平順、均勻,鋼筋網與錨桿連接牢固,內層應盡量靠近巖面,外層保護層不小于20mm。
(3)模板要求
模板除滿足強度和剛度外,選用誤差小,并滿足平整度和不變形的要求;拼接時模板接縫應規則,接縫應嚴密,無漏漿現象。同時,應選擇合適的脫模劑,以便于脫模。由于鋼模板需要多次回收利用,拆模時應避免模板損壞變形,影響下一次安裝使用。
4結論
綜上所述,在高邊坡防護施工中,要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防護措施,并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進行防護作業,確保防護施工能滿足要求。在這種情況下,采用錨桿與框架梁組合進行防護作業,取得了良好的防護效果,保證了邊坡防護質量。
參考文獻:
[1]張志平.公路路基高邊坡防護施工技術[J].交通世界,2016,23(35):58-59.
[2]陳浩明,吳華藝.高邊坡防護技術在工程中的應用[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6,33(4):176-177,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