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宜謀
摘要:當今社會,經濟全球化的蓬勃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已經有了強有力的推動力。人們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對我國各行各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建筑行業的發展也息息相關。在建筑工程項目中,對于水工環地質災害的治理過程是工程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就針對巖土工程勘查過程中開展的水工環地質災害治理工作進行分析研究,提出其存在的常見問題和不足,并探討合理的改善措施。
關鍵詞:水工環;地質災害;治理措施;應用分析
一、巖土工程地質勘探的相關概述
對于了解建筑工程行業的人來說,對巖土勘探工作也不會太陌生。因為它是開展巖土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項工作,普遍存在于建筑工程領域。通常情況下,一項工程在開展之前,都必須對所要進行施工的土地進行巖土勘察工作,進行科學正規的分析才能進行后續工作。巖土工程勘察中的重要內容涉及的環節復雜而廣泛,包括對工程的施工規模大小、所選地理位置以及周邊環境的特點等各個因素進行勘察,并對施工方案進行可行性研究。巖土工程地質勘探的每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對整個工程造成或大或小的影響和損失,所以我們必須提高對該工作的重視程度。整個過程都要確保在科學化、正規化的基礎上進行,嚴格按照規定的程序進行作業。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對相關的水工環地質災害進行危險評估,達到防范效果。
二、巖土地質勘探中水工環地質災害的危險性評估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為了更好的保障人們的生活質量以及生活水平,對水工環地質勘探工作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并針對其地質災害的危險評估進行了系統的完善。在此基礎上,建立了相關的水工環地質災害評估系統,使其勘探工作更為全面、可靠,有效地提高了水工環地質工程的穩定性,提升了安全指數。根據水工環地質災害評估系統的建立和完善,使得整個勘探過程更加系統化,更加全方位的對災害進行評估,并得出相關危險性參數分析,通過反映出的結果進行總結,得出有效地解決措施。
三、水工環地質在地質災害治理中存在的問題
3.1對地質災害危險性的重視程度不夠
在進行水工環地質災害的危險性評估工作開展過程中,許多工作人員對其而重視程度嚴重不足,導致一些安全隱患未被發現和處理,進而影響最終的評估結果以及工程勘探質量。在進行具體的勘探過程中,由于工作人員的疏忽,并不會對每個節點進行逐一排查,就會出現評估結果不準確,等到后續工程開展時,安全隱患表露出來,造成嚴重的工程損失。所以,如果對地質災害危險性不夠重視,使得評估結果與實際情況產生較大分歧,相關數據信息缺乏可靠性,都會影響危險性評估工作的進展。
3.2評估的監督管理機制有待完善
作為巖土地址勘察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其自身仍存在不足之處,其中較為嚴重的就是對于評估工作的監督管理體制的不健全。一個不完整的體制必定會存在許多漏洞,一旦問題出現更會對工程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我國在評估工作中中還沒有相對統一、有效的監督體制,這也是為何巖土工程勘察過程總是不斷出現問題的原因之一。
3.3相關治理的工作者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根據巖土工程勘察過程的復雜性可知,該項工作需要專業化程度高的綜合性人才的加入,整個過程需要通過大量的專業性知識進行,因此對人員的引進和使用上極其嚴格。進行治理的工作人員首先必須具備較高的專業能力為基礎,其次有相對豐富的實際操作經驗和能力。但就目前的現狀來看,大多數企業對人才選用方面并不重視,很多在崗的工作人員都很難達到所需的條件和要求,專業素質低下,甚至對地質災害防控工作所需要使用的儀器設備缺乏熟練性,整體上缺乏進取精神和責任意識。當代科技發展迅速,巖土工程的勘察工作也引入了許多國外的先進技術和設備,但工作人員不能及時的提升自己的能力,思想過于落后,導致資源的浪費。
四、水工環地質在地質災害治理中的應用策略分析
4.1更新實驗技術,引進更加科學、高效的實驗器材
當前,我國的建筑行業的整體發展水平還明顯低于發達國家,因此,企業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解決儀器設備老化的問題,及時的引進和創新。在技術和設備的引入上,要敢于和舍得投入較大的資金,確保勘察過程中的土木試驗所需的設備更為精準,增強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在實驗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按照流程和規章進行操作,對儀器的使用和規整必須符合標準,避免不必要的損壞。及時的更新實驗技術可以更加高效的進行工作,并降低成本,提高土工實驗的科學性。
4.2加強水工環地質勘察的管理力度
當今,我們已經進入了信息化的大數據時代,勘察單位通過對工程進行信息化的管理,不僅符合了當今時代的發展趨勢,還能對工程進行科學的控制。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就是將各種數據信息進行整合和分類,包括對工程的資金流動、相關成本控制、勘察現場的秩序等進行管理,做好協調工作,避免一系列風險的出現。在此基礎上,利用信息化的技術手段對勘察過程進行更為全面的監控,包括對全體勘察的技術人員的監督工作,做好預警機制,保證在風險到來時能做到及時識別和處理。
4.3加強對現場的考察力度
對于水工環地質勘探工作的過程,由于涉及到的工作環節較多,工程相對復雜,作業量很大,所以各個環節的一點缺陷都可能導致各種問題的出現,對水工環地址的治理帶來負面影響。因此,對其進行更加優質的管理以及提高考察力度已成為必要。首要任務是要對施工現場進行科學、整體的勘察,考慮各種因素對工程的影響,包括對自然災害、地面坍塌災害等各種災害類型以及人為、自然因素等建立健全相關的監督機制,借助水工環地質技術對危險進行精準處理,進而有效提高水工環地質的保護程度,降低危險等級。
五、結束語
時代在循序漸進的發展中不斷變化,各個行業都在與時俱進,我國也從計劃經濟向著市場經濟進軍。我國的建筑工程行業也在努力追隨著新時代的步伐,而對地形地勢進行地質災害防控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一項環節。為了更好地加強水工環地質災害預測,進行及時地、積極地治理,要提高技術應用的整體水平,做好危險評估工作。
參考文獻:
[1]李寧.水工環地質勘察及遙感技術在地質工作中的應用[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21,39(01):29-30+55.
[2]薛光明. 水工環地質在地質災害治理中的應用策略分析[J]. 冶金與材料,2020,40(04):158+160.
[3]王東.水工環技術在地質災害防治中的應用策略淺析[J/OL].世界有色金屬,2019(18):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