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云川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經濟從快速發展時期進入常態化發展的階段。社會的大環境不斷在發生改變,對高職院校的計算機人才培養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如果高職院校想要在社會中繼續發揮自身人才培養的優勢,就應當對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全面的改革,引入1+X證書制度,對教育環境進行全新的改變,從而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的人才,進一步推動高職院校在社會中的持續發展。
關鍵詞: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1+X”證書制度的探索
引言
進入以培養高質量技能型人才為主要任務的新階段,高職教育便緊跟時代要求進行了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進。中國教育部門關于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實施的方案中明確指出了“1+X”證書制度,這是關于社會主義社會發展過程中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技能型人才培養活動的基本制度,本文就當前高等職業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初步探究,對其“1+X”證書試點工作予以簡單探討,期望能為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高質量人才的培養作出一定貢獻。
1“1+X”證書制度的含義
在“1+X”證書制度中,“1”指職業教育的學歷證書,“X”指若干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學歷證書是學生系統學習公共基礎課和專業課的結果體現,其反映的是學校教育的人才培養質量。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是對學歷證書的拓展和延伸,分為初級證書、中級證書和高級證書,是判斷畢業生、社會成員的職業技能水平的重要依據。因此,“1+X”證書制度和以學歷證書為主、職業技能證書為輔的教育理念不同,其目的在于堅持學歷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并重,讓學生在校期間就能夠掌握相關的就業職業技能,提升學生就業的競爭力。同時,“1+X”證書制度可以促進學校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深入了解企業的實際崗位技能需求,制訂符合企業發展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21+X證書制度下的中職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性
2.1促進職業教育改革,完善職業教育體系
在高職院校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當中落實1+X證書制度可以有效地促進職業教育的進一步發展。為了促進高素質人才的培養,高職院校應當積極地進行培訓,促進學生職業技能得到進一步提升。不僅如此,為了使1+X證書制度得到進一步落實,高職院校應當積極地創建職業教育與技能培訓的管理體系,從而保證教育培訓的工作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2.2促進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需要
1+X證書制度的實施為高職院校調整人才培養規范及相應的課程體系和教學體系,開展有效的教學改革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途徑。要實施1 + X證書制度,就需要實現學校專業設置的“三對接”,即“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專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實現這種安道爾化的主要教學方法是以產業工作過程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方案,加強能力評價,根據企業高水平技術人才職業發展法制定專業課程,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切實實現“邊干邊學”,真正實現學生職業能力的發展。
2.3促進職業教育的教育教學改革
“1+X”證書制度的實施,不僅為高等職業教育指明了新的方向,也帶來了新的挑戰。為了推進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證書的有效銜接,職業院校都試圖在課程體系、課程標準、教學考核方式和教師隊伍等方面進行改革,制訂符合“1+X”證書制度的人才培養方案及模式,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課證融通,進一步深化教師、教材、教法的“三教改革”,促進職業教育的教育教學改革,切實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提升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
3探析1+X證書制度下的中職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措施
3.1制訂校企合作的模塊化課程體系
高職院校應當始終將企業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并參考1+X證書制度的需求,促進課程體系的模塊化,并且設置與專業相關的職業技能課程體系,做好板塊之間的相互交融,根據企業標準、行業標準等研發初級、中級、高級教材。在內容的選擇上應當做到與職業資格證書相互連接,確保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直接得到相關職業資格證書,從而減少學生在面對就業崗位之后的競爭。同時,教師還應當鼓勵學生跨專業考證,使學生可以發展成為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的復合型技術人才,促進“1”和“X”的有機銜接,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以及就業率。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增加教學的靈活性,還可以體現出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從而確保素質教育得到有效的落實。
3.2以“1+X”證書制度為契機,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加強校企合作
“1+X”證書制度為職業院校教學改革帶來了新的方向和契機。學校是“1+X”證書制度試點的實施主體,應選擇相關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申報“1+X”證書試點,深入研究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與相關專業的教學標準,推進“1”和“X”的密切銜接,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有機融入技能等級證書的培訓內容和要求。各個院校應讓相關企業深度參與專業人才的培養,邀請相關行業的資深專家、技術骨干與專業教師聯合制訂以就業為導向的基于“1+X”證書制度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基于“1+X”證書制度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應由兩大板塊構成,分別是職業院校的學歷教育、企業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兩大板塊相互結合、融會貫通,達到優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深化校企合作的目的。
3.3創新教學改革方式和方法
在傳統教學體系中,師生對理論知識的研究過于重視,缺乏知識實際應用的培訓。因此,“1 + X”教學改革過程中教師應打破傳統教學方法的束縛,實現教學方法創新。比如,學校和教師應充分利用基于信息的教學方法,開設與職業能力評價相關的實用課程,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此外,學校應積極推進校企合作教學模式,將校企優勢納入人才培養,為學生提供更多培訓機會,加強實踐能力。
3.4促進課證融通,優化教學方式改革
在“1+X”網絡系統建設與運維(中級)項目的實施中,將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和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對接,根據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內容設置相應的教學課程,真正實現課證融通。本專業借助學校的優慕課在線教育平臺,搭建網絡系統建設與運維證書資源庫,學生可以通過優慕課平臺主動學習相關課程資源,教師利用優慕課在線平臺隨時和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在線下課堂教學過程中,課前可以利用優慕課平臺向學生發布預習任務,課中開展情境教學、翻轉課堂、項目教學等教學活動,課后學生在平臺完成學習任務,從而實現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結束語
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改革發展,高職院校應當在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上進行不斷地創新,提升人才培養的水平,從而使高職院校的學生具備人文修養、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等能力。同時高職院校還應當堅持1+X證書制度,從而為學生創建多樣化課堂內容,促進學生認真自主學習。不僅如此,還應當對學生進行科學的評價,使學生可以充分地分析自己的學習能力,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同時高職院校還應當思考人才培養工作與國際職業標準之間的關系,妥善開展兩者的銜接工作,從而使1+X證書制度在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當中得到進一步的落實。
參考文獻:
[1]呂剛.1+X證書制度與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有效融合的探索[J].江蘇教育研究,219(30):50-52.
[2]凌學軍.“1+X證書制度”下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探究[J].教育觀察,2019,9(38):74-76.
[3]王玉敏.“1+X”證書制度下的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教學改革[J].廣西教育,2019(38):59-60+89.
[4]凌敏.1+x證書制度下高職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課證融通研究[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1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