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紅艷
摘要: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下的英語閱讀課教學有許多的弊端,教師習慣了課堂上帶領大家一起閱讀,分析課文中的語法,講解相對應的詞匯,對所學習的新詞匯和知識點進行進一步的擴展等等。課下雖然也有教師布置的家庭作業,要求大家安排合理的時間進行英語篇章材料閱讀,但是由于沒有充分的閱讀反饋機制來制約,所以自律性差的學生也沒有給自己設置合理的要達成的目標,也沒有合理的有效機制來監督自己進行知識學習的考察和反饋等等。
關鍵詞:多模態;高校英語閱讀課;運用探究
引言
在閱讀課上,教師對文章話題引申,對中心思想、論證進行梳理歸納是培養學生思辨能力的有效環節,引導學生總結議論文寫作模式,體現出思辨能力層級遞增。在課堂活動方面,師生問答、小組討論、全班討論甚至自我反思都是培養思辨能力的可取的活動方式。教師要留充分的時間在語言能力培養方面,不可忽視重點單詞、長難句講解,因為思辨能力仍是以英語學習為基礎,要著力培養學生能用英語表達思維的能力,這才是英語思辨教學的重要目標。采用多模態的信息輸入的教學方式,教師可將想要傳達給學生的信息以圖片、音頻、視頻的方式生動立體地展示給學生,學生也能夠更加輕松地接受教師傳達的信息和知識,減輕認知的負荷,建立生動的學習場景。
1大學英語課程的重要性
《課標》指出:“高校英語課程是各專業學生必修或限定選修的公共基礎課程,兼具工具性與人文性。”工具性是指學生通過英語課程的學習,能夠達到使用英語自主交流的效果。人文性是指學生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創新思維習慣,提高文化意識,從得體地使用英語交流到實現“智慧交流”。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大學英語雖然作為高等院校公共基礎課,但一直處于課時量小、不受重視的邊緣地位,并未發揮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雙重作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長期以來職業教育中存在重工輕文的傳統觀念,一些教育工作者認為高等教育就是為了培養技術人才,開展文化素質教育抹殺了高等特色。另一方面,高等院校的學生存在英語基礎薄弱、學習興趣不高等問題,平時上課時處于消極應付的狀態。高等教育本質屬于職業教育,英語作為職場的必要技能,交流水平越高越能促進個人發展。作為為數不多的文科課程,大學英語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英語教材中有很多時代性強、內容積極的閱讀專題,如“職業與個人”“職業與社會”,通過學習這些專題,學生的語言表達、行為習慣、思維創新、個人品質等都會得到潛移默化的提高,這種綜合素質的提升將增強學生的職業能力,促進其職場發展。
2運用圖像模態,引入本課話題
簡單來說,思維導圖是使用圖形或圖像的方式將中心或主題思想相關的內容逐步展開,以便能夠使大腦快速高效的收獲所需信息。相對而言,傳統的線型學習方法要求學習者逐行或逐段進行書寫記錄,屬于非自然的學習方法,而思維導圖通過一系列關聯分支從中心圖像或主題向外散發的同時提供了豐富多彩、順應自然的思維方式,因此同傳統方法比較,思維導圖方式學習要更加友好。同時思維導圖可以讓學習者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隨著繪制次數的增多,學生能夠更自然高效地進入學習狀態中。在教學中,思維導圖可以保證學習者利用已有知識根據課堂信息構建新的內容,有效地幫助學習者組織、存儲、提取知識(陳敏。此外,思維導圖可以使學習者的各種觀點得到充分展現,并且內容牢扣主題,不易跑題。思維導圖利用于閱讀之中并不罕見。東尼·博贊和巴利·博贊就指出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做讀書筆記。同時在做讀書筆記的過程需要讀者快速瀏覽全文得出初步繪圖,后續根據目錄、索引等跳讀補充其他信息。這個過程要求的跳讀、瀏覽技巧都是EFL閱讀中學生必備的能力。
3運用試聽模態,進入文本閱讀
課件中PPT的演示,能將知識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傳授給學生,很好地解決上述問題?學生可以一邊看PPT,一邊思考?理解,收效甚好?在本課中,學生通過略讀的方式快速概括每段大意,再搭配PPT,能夠清楚地把握住文章的結構?在這里筆者選擇了一個視頻,這是莎莉文老師剛來海倫家的一個片段,發生在飯桌上,老師想培養她的規則意識和耐心,海倫則非常不配合,對老師拳打腳踢,甚至還爬上飯桌,用腳踩爛了所有精美的食物?視頻放完之后,我再跟學生解釋這些詞匯的含義,他們紛紛點頭,積極主動地配合,也對海倫一開始這種缺少關愛和教育?固執叛逆的性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同情?這一段視頻的播放為后面的故事情節的理解做了鋪墊,也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了主人公?文章的重難點是提取文章中關于Helen的學習過程的信息?這個過程分兩個階段:理解簡單詞匯和理解復雜詞匯?教師要引導學生去細讀Helen學習簡單詞匯的過程,體驗情感?通過填寫PPT中表格的內容,學生總結出她是如何學習doll和water的,然后再播放學習這兩個單詞的視頻,通過試聽刺激讓學生去體會Helen學習過程的艱辛,體驗她的難處。同時,信息差也能激發學生說的欲望,對閱讀中學到的詞匯可以進行運用。音頻、視頻在多模態教學演示中應用非常廣泛,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其生動、直觀、具體可感的特點,它能夠充分調動學習者的情緒和熱情,繼而對他們的學習態度產生積極的影響。
4在線直播平臺的形式
在線直播平臺是網絡直播課程存在和發展的依托和保障,在此,筆者通過問卷調查的方法,以在中國高校廣為應用的騰訊課堂、學習通和雨課堂為例,具體分析了這三個平臺在課程設置、教學設計、教學資源和教學測試四個方面的異同和優缺點,也為之后的教學流程探在課程設置方面,雨課堂的網絡直播互動教學模式的互動不夠充分。此外,與騰訊課堂類似,教學PPT因閱讀材料較多顯得擁擠冗長,容易讓學生產生視覺疲勞,影響課堂學習效率;而學習通的閱讀文章內容安排不甚合理,不能很好地對學習內容進行邏輯合理、條理清晰的安排,影響閱讀內容學習的效率和深廣度。由此可見,教學平臺在網絡直播教學時還需提供合理的章節設置和人性化的反饋功能、良好的閱讀條件和便捷的信息獲得途徑。在教學設計方面,三大平臺都有其共性的不足,即教學形式過于單一,缺乏線下的便捷性和互動性。由此,教學平臺需要有機結合各種有效的教學形式,兼顧不同基礎的學生,可采用便捷的教學操作模式。在教學資源方面,三大平臺的資源都缺乏閱讀所要求的即時性和背景資料,也缺少線下閱讀可以批注等功能。因此,教學平臺需要開發更高效、更具針對性的閱讀使用功能,還需要提供優質新鮮、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在教學測試方面,除了學習通具有線上考試的功能,其他兩個平臺都需要輔助考試平臺不便于操作。此外,線上教學測試的共性問題還有試卷設計不合理(尤其是閱讀考試)、公平性問題等。這些都需要平臺不斷地開發,也需要教師合理地規劃。
結束語
總之,多模態的英語閱讀教學通過融合語言、聲音、圖像、動作等多種手段和符號資源,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聽覺、視覺、觸覺等多種感官,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同時也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學會運用多模態的教學設計,不斷地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從而達到有效地提升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孔凡利.多媒體技術在英語閱讀課教學中的應用[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21,35(02):72-73.
[2]張咸艷,李智勇.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高中英語閱讀課例解析[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21(01):76-78.
[3]劉輝明.核心素養背景下讀思達教學法在高中英語閱讀課中的應用探究[J].英語教師,2020,20(24):8-10+14.
[4]童彤.多模態模式下高中英語閱讀課堂上的多項互動淺析[J].英語畫刊(高中版),2020(31):99-100.
[5]王澤芳.多模態PPT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個案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20.